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公鸡打鸣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科学家早就发现,公鸡打鸣是由其内在的生物钟决定的,并且一窝鸡里,总是一只公鸡先打鸣,其他的公鸡一呼百应。那么一窝鸡里到底是哪一只鸡先开始打鸣的?日本的科学家发现,鸡打鸣也不能乱来,它们也讲辈分、地位尊卑。如果我们有机会观察,就会发现一窝鸡里总有一只公鸡像老大一样,它走到哪里,其他的公鸡都要稍稍回避。而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科学家发现,鸡窝里确实遵循着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每一个鸡窝中都有一只公鸡是  相似文献   

2.
半夜鸡叫     
<正>公鸡是在天刚亮的时候打鸣,所以古人称公鸡为报晓鸡。著名作家高玉宝的《半夜鸡叫》,写了地主周扒皮要长工们早早起来给他干活,就半夜钻到鸡窝里学鸡叫,引得公鸡们纷纷打鸣。前些日子,我家养的公鸡也常常在半夜里啼叫,扰得周围邻居很有怨言。我家的鸡半夜为什么会叫呢?我们家人很是困惑。  相似文献   

3.
杨朝明 《知识窗》2008,(11):51-51
在老家的时候养了一窝鸡,闲时,我常从家里的谷仓中抓一把谷子喂它们。谷子撒在地上,再向鸡一声呼唤,鸡们像听到了集结号,从四面八方扑过来。喂的时间长了,便有了发现。  相似文献   

4.
朱孟军 《知识窗》2011,(10):55-55
一个农民在山里打柴时.拾到一只样子怪怪的鸟。这只怪鸟和出生刚满月的小鸡一样大小.还不会飞.农民就把这只怪鸟带回家给小女儿玩.调皮的小女儿玩够了.便将怪鸟放在小鸡群里充当小鸡.让母鸡养育着。怪鸟长大后.人们发现它竟是一只鹰.他们担心鹰再长大一些会吃鸡。然而.那只鹰和鸡相处得很和睦.只是当鹰出于本能飞上天空再向地面俯冲时.鸡群会产生恐慌和骚乱.  相似文献   

5.
心理活动课上.带领初三的孩子们一起玩“鸡蛋变变变”的游戏,两人一对猜拳.赢者可以从鸡蛋进化成小鸡、公鸡母鸡、战斗鸡.输者要从现有层次上依次退化。这是一个自我体验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情境和不同位置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  相似文献   

6.
去年暑假,我们发用小组的几位;和学到市养鸡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I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对于肉鸡养殖,小公鸡去势的时机把握足个较为关键的问题,苦延误几天,每只公鸡去势后催肥约要多消耗2至3公斤饲料,而已要迟上市十万人右。就这样,一个中型养鸡场因此每年要损失好几万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找们小组的同学决心攻充这一难关.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发现问题就出在公鸡去势的手术方法较落后,耽误I公鸡的去势时机。多少年来,养鸡都是由农家小个体经营,少则几只,多则十几只、几1只,每年要去势催肥的小公鸡并不多,同此形成了相对应…  相似文献   

7.
伊索寓言中有则《公鸡和宝石》的故事:说有只公鸡在扒地,要给自己和母鸡寻找食物吃,不料却扒出了一颗宝石。它对宝石说道:如果不是我找到你,而是有人找到了你,就会把你捧为宝贝,但是我找到你却一点用处都没有,哪怕得到全世界的宝石.都不如我得到一粒麦子。  相似文献   

8.
当斯里兰卡有一种叫燕卷尾的小鸟遇到麻烦时,它不仅会寻求同类的帮助,还会模仿其他鸟类的求救声,从而获得它们的支援。更有趣的是,燕卷尾似乎懂得在一个特定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叫声,这表明它知道这些叫声的含义。除了自己的叫声外,燕卷尾还窃用了超过6 种其他鸟类的求救叫声。对于窝边的掠食者,例如鹊,燕卷尾会模仿正确的叫声,而对于飞行中的敌人,例如鹰,则会使用另一种偷来的叫声。这种模仿无形中将叫声转化为一种武器,当附近其他种类的鸟听到燕卷尾的叫声后,都会  相似文献   

9.
有一天,狐狸抓到一只黑毛鸡,想扩大一下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于是,它心生一计:目前正是科学技术吃香的时代,我何不报上一个科研成果呢!既可以获得一笔奖金,又可以挣得一个发明创造的荣誉,何乐而不为?主意既定。于是它便筹划起科技成果申报的有关事宜来。首先是材料准备;它是怎样发现这只黑毛鸡的?又是怎样抓到这只黑毛鸡?其次是黑毛鸡对身体的营养价值及医疗效果,最后要加以科学的论证:“黑”者即乌也,黑毛鸡即乌毛鸡也:其毛是乌的,其肉其骨当然也就乌了,故又名“乌骨鸡”是也。君不见“乌鸡百凤丸”乎?乃此鸡为原料所制也,病人服之,治疗多种疾病;好人服之,可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10.
智利摄影师克劳迪奥·亚涅斯在海边摄影时.发现在沙滩上有一条干枯的死鱼。死鱼已死了很长时间了,只剩下一些骨架。海浪不时地冲向它。好像在深情地亲吻它:海鸥不时地在它上面盘旋着.发出悦耳的叫声。好像在和它呢喃。  相似文献   

11.
元元 《百科知识》2012,(23):40-41
在动物界,蝙蝠是高音歌唱家,其叫声频率范围在20~20万赫兹之间;亚洲象则可能发出14~24赫兹的低音频率;吼猴则是大嗓门,其吼叫声可达90分贝……相比之下,人类的声音要逊色多了。  相似文献   

12.
人类可以用语言、手势或者神态来交流信息、传达感情,那么企鹅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表达感情的呢?科考中,专家对南极企鹅进行了声波采集和分析。专家专门选择了南极大陆企鹅中具有代表性的王企鹅、金图企鹅、帽带企鹅和浮华企鹅4种来进行研究。企鹅的3类叫声据了解企鹅的叫声有3类:同族群成员之间的联系;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地或者为了取悦异性;发现天敌时发出的警戒。专家在录制企鹅叫声过程中发现,4种企鹅尽管叫声有细微的不同,但普遍都是仰着脖子朝天叫,而且叫声频率非常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动物学专家张树义说,这是因为它们都栖息…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英国剑桥郡一个养鸡场的场主发现,他的养鸡场里有一只母鸡不下蛋了,并且开始啼叫,渐渐地,这只母鸡从外观上看起来越来越像一只公鸡。这一"变性"现象本来并不奇怪。在动物界,有些动物为了更好地繁衍生息,会转换性别。而公鸡经过人为的阉割,也会变成"伪母鸡"。不过,母鸡进行自然的性别转换,这还是非常少见的现象。这只转换了性别的母鸡不再下蛋,模样也发生了巨变。它不仅长出了肉锤和鸡冠,而且开始像公鸡一样昂首阔步,还会啼叫。目前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危难时刻,急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解救,历史呼唤中国的觉醒,走在时代前列的人,恰恰是时代所需要的人。先进思想在中国大地传播,离不开传播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传统的知识分子为何不能挑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在中国生根发芽.反思这些问题我们会发现,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的新转变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一个时代呼唤一种新思想、新精神,在时代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才能阔步前进。面对今天,我们更要高举社会主义旗帜,不断学习和进步,要领会时代精神,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5.
雷利 《科学大众》2009,(5):12-18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都认为动物可以预知地震 公元前373年。据历史学家记载.希腊城发生地震的前几天.包括老鼠、蛇、黄鼠狼等一系列的动物都出现了异常的躁动。自人们发现动物可以预感地震以来.便陆续出现鲶鱼躁动、鸡停止产卵和蜜蜂离开蜂巢的报道。无数的宠物主人声称目睹他们的猫、狗在地震之前吠叫、烦躁,或出现了紧张和不安。至于为什么动物会有这样的异常行为仍是一个谜。  相似文献   

16.
动物会笑吗?     
正"世界微笑日"是唯一一个庆祝人类行为表情的节日,这个节日是由世界精神卫生组织确立的,日期为每年的5月8日。一个人无论来自世界哪个角落,他微笑的样子我们一看便知。如果把类似的笑容和笑声代之于动物,我们会发现动物似乎也是会笑的。比如,一些鸟类的叫声就像人发出的狂笑声或傻笑声,狮子、绵羊、黑猩猩等动物有时也会做出一副笑咪咪的表情。但是,笑的本质是人类喜悦情感的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4):470-470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沈钧贤研究员及同事通过研究表明,作为通讯方式之一.仅雄凹耳蛙进化了超声听觉。他们通过声学、电生理学及激光测振实验发现.将雄凹耳蛙求偶声回放给雌蛙,记录到雌蛙对正常范围叫声的反应(趋声,有时还发出雌蛙特有的高频短声),但对超声范同(频率高于20千赫)的求偶声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18.
《知识窗》2010,(3):47-47
大家都知道,蟑螂死时往往是呈背向地面、腹部朝天的姿态,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研究发现,当蟑螂·播死前.神经系统失去作用(运动神经失调),六只脚就无法控制、于是六脚不自主抖动、缩起、跌倒,整只昆虫便失了重心.由於死前会不断挣札.再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它的身体就会侧滑一边。  相似文献   

19.
湖北神农架是金丝猴活跃的地方,茂密的森林中跳跃着金丝猴的身影,响彻着金丝猴的叫声,这可以说是独特的一大景观。当一位工作人员在山下发出长长的“噫……噫……”声,远处的密林中也此起彼伏地传来“噫……噫……”的叫声。不多一会儿,上百只金丝猴便浩浩荡荡下山来了。据研究人员描述,金丝猴常年生活在枝叶茂密的森林中,视线和表情等联络方式受到很大限制,叫声便成为猴子们主要的通信手段。它们的叫声有近20种。  相似文献   

20.
<正>小鸭子是鸡妈妈孵出来的,为什么鸭妈妈不会孵蛋呢?家鸭的祖先野鸭是会孵蛋的,早期的家鸭也是会孵蛋的。但经过长期饲养后,人们发现孵蛋的鸭子不但下蛋少而且还不容易长肥。人们养鸭子,目的是吃蛋和吃肉,鸭子要多产蛋,就得缩短它的孵蛋期。人们不断选择产蛋多的野鸭,只让它产蛋,而不让它孵蛋,这样一代代加以培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