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12,(9):4-5
“吃什么食物能致癌”、“吃什么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备受大家关注的话题。近来.网络上一张“舌尖上的癌症”图谱迅速走红。这张图谱的全名是《舌尖上的癌症:那些增加或降低肿瘤风险的食物》.一共列举了近20种食物与15种癌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云无心 《百科知识》2011,(15):41-42
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例如“某某食物中的某有害物质超标了多少”的说法。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同一种食物中,同一种有害物质在不同国家的“安全标准”不尽相同。这就产生了一个“荒诞”的结果:有害物质在某个含量一定的食物中,其数值在一个国家是“安全”的,在另一个国家却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3.
《百科知识》2010,(13):55-55
陕西省考古人员今年在干阳县进行田野考古勘探与发掘过程中,不仅确认出一座秦汉时期的皇帝行宫建筑遗址,还在其内发现用陶井圈构建的2000多年前冷藏食物的“古代冰箱”。主持考古发掘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岐说:“2006年村民取土时发现的陶井圈单体直径1.1米、高0.33米,  相似文献   

4.
巧用装奶袋     
张凤祥 《知识窗》2006,(7):62-62
装奶用的塑料袋无毒无污染,用后冲洗干净,可用来当作食物“保鲜袋”。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2,(12):39-41
”油菜15元一斤,菠菜18元一斤,白菜27元每颗,韭菜21元每斤”,打开一个有机食品购物网站,在那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食物下面,写着让人咂舌的价签。冠一个“有机”的头衔,食品价钱便能翻十倍甚至百倍。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这些色泽诱人的有机食物成为追求品质生活的首选。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5,(9):42-42
蜜蜂用舞蹈向同伴描绘到达食物所在地的路线,这一著名理论受到不少人的怀疑。法国科学家表示,人们已通过各种实验再一次验证,蜜蜂的确是用舞蹈来“说话”。  相似文献   

7.
孙未 《科技新时代》2009,(9):103-103
臼齿是口腔最内侧的一组牙齿,用于将食物碾磨成容易吞咽的小块。人类口腔中的第三臼齿也就是常说的“智齿”,它对咀嚼食物没有什么帮助,而且容易出现发炎等问题,很多人都曾感受过智齿发炎带来的巨大痛苦。  相似文献   

8.
“激素”这个名词,人们已不陌生。然而,对“类激素”即“环境激素”可能还不很了解。人类用化学方法制取的一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各种渠道混入食物和空气中经消化和呼吸道进入人体  相似文献   

9.
赵桂玉 《知识窗》2008,(5):33-33
最具虚荣心的动物:金钱豹。挂了一身的“钱”,整天还要为食物到处奔波。 最绅士的动物:企鹅。无论春夏秋冬,总是一身礼服的装扮。  相似文献   

10.
彭文 《百科知识》2003,(7):17-18
麻省理工学院移动机器人实验室里有一个“蚂蚁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台面上,一群小小的“蚂蚁”在爬来爬去寻找食物,它们相互交往,行为与蚂蚁无异,一切都没有什么异乎寻常之处,但这些蚂蚁是用金属和塑料做成的,它们不是用腿爬行,而是由电动轮子驱动。每个机器蚂蚁装有一个微处理器,其程序是模仿蚂蚁群体中的真蚂蚁的行为编制的。这些机器蚂蚁被分派了任务——诸如寻找食物(由黄铜标记作为食物)或者玩捉迷藏等游戏。真蚂蚁通过复杂的社会交互作用和协作实现目标,机器蚂蚁则利用红外光束共享行动计划和信息,模仿真蚂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食物测毒尺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食物“测毒尺”,可以用来检测食物是否腐败变质。  相似文献   

12.
“狗急跳墙”这一成语,是指狗在危急时会做出意想不到的举动,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后果地冒险。“狗急”为何能“跳墙”呢?原来,动物体细胞内贮存着一种叫三磷酸腺甙(简称ATP)的高能化合物,它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肪和蛋白质),平时它除了用一部分维持体温和日常  相似文献   

13.
1902~1905年,英国生理学家贝利斯和斯塔林用狗做实验时首先发现:当食物进入小肠后,立即刺激了小肠的肠黏膜,使小肠的上皮黏膜分泌出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随血液循环进入胰腺并刺激胰腺分泌多肽。因此,他们给这种物质起了个名字,叫作“homone”(荷尔蒙或激素)。  相似文献   

14.
《金秋科苑》2012,(15):120-121
民谚素有“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早吃三片姜,胜过人参汤”。诸多民谚都反映了生姜的保健功效。姜之益处毋需赘言,烹制美食或入药调理乃食物一绝。殊不知,用热水泡姜也可以治疗生活中很多常见的病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现代化工作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一愿望,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应运而生,许多人争相购买。然而那些价格昂贵的保健品未必是您的“健康之宝”。而黑色食物确是你名符其实的生命之侣。营养学家研究表明,自然界天然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它们的颜色体戚相关,其营养价值最佳的是黑色食物。因而,国内外许多营养学家倡导“黑色食物”。所谓“黑色食物”主要是指黑米、黑玉米、黑芝麻、黑枣、黑豆、豆豉、黑木耳及香菇、乌骨鸡、海带、紫菜、发菜等食物。  相似文献   

16.
刘云 《科学与文化》2011,(10):44-44
我国食物众多,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堪称世界上的美食大国。很多外国人对中国食物一向评价很高,但是却有这样一种我们看来很平常的食物,都被列入全球“最恶心的食物之最”的黑名单,你能猜出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
何计国 《金秋科苑》2008,(1):105-106
在各种调味品中,芝麻酱的“变身”本领无疑最大——遇盐变咸,遇糖变甜”,单吃也很香.用“入口绵,到口光,嚼后香,吃后想”来形容毫不为过,但近年来,它却背上了“高油脂、高热量”的罪名,让许多人避之惟恐不及。其实,芝麻酱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可称得上是一种具有坏名声的好食物。  相似文献   

18.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火种的发明,一是为了烧煮食物,二是为了冬天取暧。古代先民为了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种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古时人们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比较讲究的炭盆是用铜或铁制成的,最次的就是用泥土烧制的炭盆了。  相似文献   

19.
用火取暖,早在原始社会初期就有。火种的发明,一是为了烧煮食物,二是为了冬天取暧。古代先民为了随意挪动火堆,保存火种,便把火种放在烧制的陶器里,这个陶器就叫“炉”或“灶”。古时人们取暖多用木炭,一般人家都有炭盆,比较讲究的炭盆是用铜或铁制成的,最次的就是用泥土烧制的炭盆了。  相似文献   

20.
韩华 《内江科技》2000,(3):22-22
由于“饮食回归自然”的潮流日盛,各国相继掀起一股空前的“食花热”。尤其是花粉作为天然的食物资源,其利用价值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花粉已被科学家证实含有96种物质,包括22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学家指出,除花粉外,没有哪一种食物包含全部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因而花粉是“地球上最完美的食物”。我国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