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乡村空间"负"效应已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乡村人居环境的恶化.维护和谐的乡村人居环境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居住条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构建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湖南省1991~2007年间乡村人居环境进行动态评估.结果表明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虽在逐渐改善,但因生态环境恶化和公共服务滞后,其发展水平仍处于一般水平.最后,从乡村居民和政府两方面对湖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认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乡村居民,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徽州古村落人居环境的选择与营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居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准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和唯变所适的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观。人居环境观一直指导着人们选择与营造人之居处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其二,改造完善非理想的人居环境。理想的人居环境可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的模式。古徽州许多村落选址符合这一要求,“枕山、环水、面屏”也因此成为古徽州村落人居环境的基本格局和模式。但也有不少村落的人居环境并非完全符合理想模式,对于非理想的村落环境,古时徽州人在遵从自然的同时。进行积极改造使之趋于理想。非理想人居环境改善与营造有许多方法,修建水利设施,改造自然水系是最常见的措施.最负盛名的范例当属世界文化遗产—黟县宏村。植树造林是改善非理想人居环境的又一重要措施。水口是徽州古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的门户,也是村落人居环境营造的重点所在,常形成自然和谐、文化寓意深刻的水口环境。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居环境是近年来关注度持续升高的一个话题,它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息息相关,因此,构建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至关重要。以南宁市为例,从自然环境、城建环境、人文环境三个研究路径着手总结南宁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并对南宁市的城市人居环境进行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南宁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应继续打造"绿城"品牌,以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感为重任,加快支柱产业建设,加强社区与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体制对中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总体而言,新时期中国村镇人居环境建设应该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绿色环保为方向,以田园城镇为模式,创建高效、和谐、富有个性的人类栖境。  相似文献   

5.
区域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根据构成人居环境质量的基本因素——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性质和相互联系,建立人居环境综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选取36个具体指标对江苏省13个省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把13个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分为三个类型,最后分析了江苏省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中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蒙本曼 《华章》2007,(11):42
环境道德建设的本质是人类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问题.要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需要在思想层面上创设环境道德建设的良好氛围,在现实层面上以实际行动开展环境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性资源的日益枯竭和人类生存环境品质的急剧恶化。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合理高效地使用自然生态资源,强调人环境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8.
本文受日益兴起的人居环境学研究的启发,提出了建立系统的人居文化学的构想,认为真正的舒适宜人而又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建设,必须有相应的人居文化思想作指导,如钱学森先生的“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得益于中国传统山水诗画园林的艺术构图;吴良搞先生的“广义建筑学”理论、人居环境学思想,充分考虑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目前国内开展的古村落文化、乡土建筑等方面研究,也是人居文化学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因此,新兴的人居文化学将以和谐观、生态观、适宜观、可持续观和责任观为指导原则,有力地推进人居环境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学.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观的理论基础,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评估还没有成熟的方法,但伦理学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涵已是共识,作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0.
论环境教育的价值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教育的不断发展,其成效也日渐凸现,而其最重要的价值目标则体现在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追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发展观,弘扬人类利益的新公正观,重塑“真、善、美”相统一的新人格观几个方面,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推动环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聚落是地域环境中人类活动的据点,体现了一个地域的特色。它往往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相互交叉影响的综合反映。本文简述了长江流域乡村聚落的类型(个体类型、聚落群类型):揭示了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诸如依山停水,相地合宜,通风采光等;分析了长江流域传统聚落的精华是可以与持续发展的理念相对接纳,明确指出只有促进乡村聚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才能保证其“青山绿水环绕,万物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良好的生态环境系统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也是人类发展的源泉。我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生态环境却在不断恶性化。目前 ,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着七大问题。今后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必须遵循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 ,制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太空丰富的资源对人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人类开发太空的同时,也给太空带来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为人类将来的发展和当代国家主权、环境权的需要,国际社会十分迫切需要通过太空环境立法来保护太空环境。在立法过程中,人类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共同但有区别责任、风险预防、损害预防、国际合作等原则,并注意太空在国际环境立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通过分析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梅州市教育的影响,认为封闭的环境和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梅州市教育可持续发展,传统客家文化在梅州市教育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要通过提升教育战略地位、加快开放教育步伐、均衡培养各类人才、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侨乡优势、加强高等院校建设等措施,促进梅州市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将环境保护作为矿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础,矿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及系统构成的基础上 ,讨论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优势领域 ,从人地关系、区域可持续发展、地理综合集成及地球信息科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必须同生态持续发展相协调。地球的特异性使其成为至今发现的唯一有生物体系的高度文明的星球。人类今天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经过了亿万年的演变和发展 ,而人类自身的演变历史也无一不与自然环境紧密相关。当人类成为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物种时 ,如果只顾自身的发展而不顾自然规律 ,人类将承受来自自然界加倍的报复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70年代对人类生存环境因素的研究开始,到当今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表明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觉醒,人们逐渐意识到,不能再盲目地沉浸在经济文明的成就之中了,应当对我们人类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对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地检讨,在此通过对当前不可持续发展因素的分析,旨在从宏观上阐述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强调人类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不可分性和协调性,反映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共同性,需求性和公正性相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环境安全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复合体。环境问题之所以演变成安全问题主要是经过三条安全化路径:环境问题与传统安全要素的结合;环境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基础产生影响;用安全概念分析宏观意义上的自然环境要素。基于环境安全化对人类社会安全与发展会形成重大影响和现实威胁,人类社会日益重视在多层面构筑环境安全治理体系以实现环境问题的非安全化,在国家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地区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地区环境合作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在全球层面,主要表现为一个包含多元内容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