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系,陈桂生教授的《教育原理》可视为一个成功案例。以陈桂生的《教育原理》为对象,对其进行深度解读,认为它是一本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著作,是关于教育事理的理论教育学,也是科学的教育学。从陈桂生教授的治学经历可以看到,他具有四方面的素养: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二是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三是深厚的传统文化素养,四是元教育学的素养。这四个方面,使得他对中国教育学的研究,能够坚持马克思主义,植根中国传统文化,扎根中国大地,瞄准中国教育问题,建构中国教育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学话语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全国政协委员朱永新教育演说引起大讨论 2002年5月,苏州大学名教育学朱永新教授在教育网站“教育在线”论坛上贴出他的一篇演讲章《中国的教育缺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章迅速被十几家网站转载,引起了几千名网友的关注。在章中,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缺的东西太多:缺钱、缺人才、缺公平、缺观念,特别是缺服务意识、缺人关怀、缺特色、缺理想。朱永新教授观点一出,教育在线网和本报对一线教师、专家进行了调查。近百位教育界人士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阐述中国教育到底缺什么?  相似文献   

3.
<正>《教育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育学辨析》一书(下文简称《辨析》)是怎么来的,时间跨度有多长?对于一位著作颇丰、跨度较大的学者而言,弄清《辨析》成书的原委始末,或可帮助我们走进(近)陈桂生的精神世界。《辨析》果真只有“辨析”这一条“明线”吗?是否尚有其他“暗线”?陈桂生教育学辨析的旨趣究竟何在?以下略谈笔者阅读《辨析》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正朱永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市副市长。在中国众多的市长中,朱永新是学教育、研究教育、主管教育的第一人。因其《我的教育理想》《新教育之梦》《创新教育论》《享受教育》等著作的相继问世和"新教育实验"突飞猛进式的发展,被人视作当今中国教育上的一匹黑马。近期,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改变,从阅读开始》的文章,文章主要包括:阅读  相似文献   

5.
专家访谈     
宋亮  涂皓  陈健  张秀红 《教育》2015,(9):27-28
朱永新:教师轮岗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等校的兼职教授。《教育》:教师轮岗会给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朱永新: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因素。师资质量是推进教育公平至关重要的"软件"。全国各地近几年推行的"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6.
陈桂生教授所著《“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2一书,原名《传统教育学形成史)},初稿形成于199o年暑期,是作者研究“元教育学”的准备之作,初稿打印本为硕士研究生教材;1998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于作者在1994~1995年间发表了一系列“中国的教育学现象”辨析之作(结集于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教育学”辨》一书中),相对于“现实的教育学现象”辨析,在该书正式出版时,更名为《“历史的教育学现象”透视》。要论这部著作的特色,最好是把它同在此以前的“教育学史”加以比较;问题是,在此以前究竟有无名副其实的…  相似文献   

7.
捧着这本《新教育之梦》,我真是担忧。深蓝色的封面,深蓝色的梦,我能穿行于这深蓝色的新教育之梦中吗?读这些理论书,真的有用吗?但是,翻过最后一页,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禁不住热泪盈眶。朱永新教授以理性的文字深情描述了他的十大新教育理想。在他的笔下,一幅幅美  相似文献   

8.
周如俊 《江西教育》2004,(20):45-45
朱永新教授在其教育随笔集《享受教育》《“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一文中写道:“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前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名师这幽默的语言,却道出了教科研的最有效方法,教师的素质自我提高、教育名师的成长秘密!  相似文献   

9.
《教育文汇》2004,(12):40-42
基础篇了刃部)1.《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198()年版2.《学记评注》高时良编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3((陶行知教育文集》肉行知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20()1年版4《爱弥儿》〔法〕卢梭著李平沤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5.《大教学论))〔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德〕赫尔巴特 著李其龙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7.((教育漫话》〔英〕约翰·洛克著徐诚、杨汉麟 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8.《民主主义与教学》〔美〕杜威著王承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2()()l年版9.《给教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教育基础理论脉络中,陈桂生的教育原理研究独树一帜,影响广泛,但不易得到同行理解,因而有探讨的必要。本文将其教育原理研究定性为一种马克思主义传统下的教育基础理论探索,从教育学研究对象、概念建构、命题论证以及教育学体系等方面,分析陈桂生教育原理研究的主要成果,探讨他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探讨教育问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作者简介: 杜时忠,男,1965年12月生,湖北省松滋县人.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1999~2000年于英国沃里克大学教育学院任高级访问学者.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全国德育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学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人文教育论》,主编教材《现代德育论》、《小学班主任》,参著《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德育社会学》.  相似文献   

12.
刘永绪 《山东教育》2012,(11):16-17
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论语》是研究孔子最可信赖的依据,其中的许多言论时至今日仍然被世人奉为至理。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那么,孔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我们又继承了什么?当前,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铺天盖地而来,一股新的教育实验正在大江南北轰轰烈烈地展开。我们不禁要问,"新教育"真的很"新"吗?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否已经过时了?翻开《新教育》,翻开《论语》,会很容易地发现,新教育的学理基础在《论语》里早已提出,只不过我们又重新捡回来罢了。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介     
胡德海教授的专箸《教育学原理》是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推荐的研究生教学用书,曾荣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第一届全国教育图书奖一等奖及中国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等。该著集中体现了胡先生对教育和教育学的基本见解,是先生30多年"教育学原理"教学、研究的智慧结晶。该箸以  相似文献   

14.
李镇西著陈桂生著酱镯纂、碑熟育雄粼给…熬矛隐琦丫胡兴宏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吕型伟著一「上海教育出版社黯黝黔馨醚娜何2004年《上海教育》热门书单  相似文献   

15.
杏坛10年间     
有幸先睹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永新先生的专著(《新教育之梦》(人民教育出版社,即出),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己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略论教育学“中国化”现象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近代以来的教育学原先基本上是从国外进口的教育学,后来中国学者编写了为数甚多的《教育学》,其成就不等,或多或少反映了中国的教育事实与教育价值取向。其“中国化”的程度如何见解不一致。中国教育学家早就有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17.
书架     
《今日教育》2016,(4):71
《教育方法学》[日]佐藤学著,于莉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本书系佐藤学教授为教育研究初学者及教育一线相关工作者编撰的一本教育方法学入门书。本书介绍了近30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变化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教室中对话的结构""课程研究的课题""计算机与教育"等诸多生动的学校教育话题。《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2014年10月  相似文献   

18.
2000年朱永新的一本专著《我的教育理想》在全国掀起了“理想教育”旋风:2002年,他又推出了《新教育之梦》,主持开发了“新教育实验”,再次激起了“新教育”热潮。近日,受《教师博览》编辑部的委托,笔者就“新教育实验”的话题对朱永新教授进行了采访(△为采访者○为朱教授)。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自我修炼、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呢?我以为必须过好“三关”。一、读书关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中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想成为教  相似文献   

20.
来翔宇学校工作以后,卢志文总校长曾发起过一个讨论:“教育”是什么?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教育,就是改造,就是琢磨,就是重塑。那时,教育是我心中一个隐约的美好的梦,读了我的老学长苏州大学教授、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所著的《新教育之梦》后,内心里真的是受到了“超级震撼”。那不仅仅是因为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