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何处有人认为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新”在具有科幻色彩,“可以大胆想象”和“可以编述故事”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1999年高考作文命题,主要“新”在以下三处:1.突出考查创造性思维能力。(考生作文表现出视角新、立意新的特点)创造性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考查,绝不仅限于以有  相似文献   

2.
对2000年高考作文较1999年高考作文出现的变化,从试题题型,写作内容和文体要求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指出2000年高考作文具有开放性,新颖性,深刻性,现实性的特点。2000年语文学科《考试说明》的作文部分由“整篇作文”、“单项能力”变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这种变化导致今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变化。文中具体阐述了新的评分标准的内容及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算起,高考作文命题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走过了10年的光景。冷静地审视近10年来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会发现这10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实际上已经自然地形成了三个阶段:1995年至1998年的第一阶段——“材料作文”阶段,1999年至2003年的第二阶段——“话题作文”阶段,2004至2006年的第三阶段——“以话题作文为主”的阶段。这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异常鲜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命题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指挥棒。也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改革的风向标。但长期以来高考作文命题“生命”的缺失成为阻碍语文作文教学的一大困惑。1999年全国卷的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奏响了高考作文向生命进军的号角.话题作文开始大规模登陆高考。这种命题形式凭借其“三自(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自选角度)”方针的灵活多变性迅速成为高考作文命题的主流。话题作文的优越性即使在2004年以来部分省市自主命题.从而打破国家命题一统天下的格局的情况下也毫不逊色.而是更加完善与成熟。毫不夸张地说.2004年至2006年高考中大量涌现的话题作文.让我们目睹了话题作文趋向成熟的盛宴。笔者作为一位普通的高中语文教师。在品尝高考话题作文所彰显出来的思辨、人文、审美等关键词的同时.也欣慰地感受到了高考作文命题内在潜伏的生命化取向。诚然,这种取向只是“潜伏”。却已然让人看到了曙光。  相似文献   

5.
自从1999年高考作文采用话题作文以后,虽有少数批评的声音,但总体来说是肯定的多。而肯定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是认为近年来的高考作文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而这两年我逐渐发现这“具有很强的开放性,给予学生较大的写作空间”的评价是不真实的。应该说:近年来高考作文虽然采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却是虚假的“开放”——有开放之名,无开放之实。  相似文献   

6.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至此,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高考作文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每年人们对高考作文都怀有极大的关注,人们对作文的关注点各不相同,但是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怎样命题才能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导向?学生的作文怎样写才能真正符合高考作文的要求?我通过对历年高考作文试题的认真研究和思考,认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和写作要突出“四关注”和“四具有”,才能真正达到高考作文的要求。下面我以2008年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作文试题为例,来具体谈谈高考作文应该如何命题和写作。  相似文献   

7.
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与前几年比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促进高考作文命题改革,指导高考作文教学将会产生较大影响。认真审视与分析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启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999年高考作文题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范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2000年高考作文题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则在不少人的预想之中。不必说课内、课外的各种预测、辅导,仅看近一年来,在北京市各个区县、各种报刊编发的备考练习中,有哪一个作文命题不是在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提供话题呢?且看:  相似文献   

9.
曹阳 《中国考试》2003,(2):4-27
“深刻”要求的具体解说是“透过想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这三项要求实际上是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表现主旨的要求。为什么高考作文要做到“深刻”呢?因为高考作文是对考生思想素质、认识素质、思维素质和表达素质的综合考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越来越重视考  相似文献   

10.
自从1998年高考作文题给出“关于心理承受能力”的话题材料后,1999-2000年的春夏高考又相继给出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题、“新世界感言”的话题以及“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话题,“话题作文”正倍受高考命题者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2011年高考已经尘埃落定,语文试题也已撩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其中备受关注、饱受争议的无疑是有着“半壁江山”之称的高考作文.纵观2011年高考的十余套作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的高考作文无论是命题还是内容都出现了“滑坡”甚至“倒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作文教学占据着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同时作文也以它“天下第一题”的大分值直接决定着高考的成败,因而高考作文的命题走向随着高考的临近越来越备受关注。那么展望2010年高考,我们应该在作文命题方面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俗话说:“温故而知新。”通过触摸近几年各省高考作文的命题脉搏,我们是可以感受到2010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律动的。  相似文献   

13.
自2004年江苏高考独立命题以来,江苏高考已经走过十年历程,高考作文始终以70分的高分,占据高考“第一题”的位置,令诸多师生家长关注。江苏高考作文经历了由材料作文到话题作文到新材料作文的转变。今后,江苏高考作文将何去何从,有必要对过去十年的作文试题进行回顾,以期把握高考命题者的思路和方向,探寻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的好坏,在语文高考成绩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颇受社会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有哪些特点?人们关注的热点是什么?根据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的评点和有关媒体的披露,笔者作了一次粗略的扫描。社会关注高考作文高考作文是所有高考试题中得分最高的一道试题,满分为60分。加之它是地道的主观性试题,评分带有较大的“弹性”,所以,几乎全社会都在关注一年一度的高考作文。高考越严酷,越难绷住那股劲。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实话实说”编导请了魏明伦、何祚麻、聂卫平来做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广州的《南方周末》也在拿这…  相似文献   

15.
跟随着高考三十年的风风雨雨,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作文”“旧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四个不平凡的阶段。其中的“新材料作文”,已成为现在高考作文命题的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2008年高考出的是一道命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它继承了2007年的命题思路,较2007年“提篮春光看妈妈”的命题则更加成熟。“带着感动出发”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高考作文命题“淡化审题意识”之声甚嚣尘上,在如此的一个舆论氛围里,不少的高考作文命题将“淡化审题”引向了极致:所命之题让考生无需审题,只要把自己曾经准备过的优秀作文,靠背诵抄到试卷上,  相似文献   

17.
一、高考作文命题的回顾与思考高考作文试题,是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中学语文教学的“指挥棒”.高考作文试题,对考生命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每年的高考作文题便成为社会上的热门话题.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建国以后,“文革”以前高考作文命题的情况.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题,题型均为单纯性命题.例如:1953年《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1961年《学习毛主席著作以后》1965年《谈革命与学习》  相似文献   

18.
“年年考作文,岁岁题不同。”尽管高考作文的命题很难猜中,但只要吃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精神,探寻近几年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和规律,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趋势还是可以预测和把握的。  相似文献   

19.
高考作文,由于分值大而对考生成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在高考作文中,一些作文水平低的考生通过“套作”甚至抄袭等不正当手段获取高分,那么其结果不但有损于高考的权威性,更可能误导中学作文教学。因此,为了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在命题时都明确有“不得套作”的要求。“防套”成为作文命题的第一要务。同时,严厉打击“套作”也成为各省份在高考作文阅卷评分中的共同举措。  相似文献   

20.
工夫在课外     
高考是“年年岁岁考相似”。高考作文题则应该“岁岁年年题不同”。今年的湖南高考作文题悄然变脸,自主命题9年来,首次采用看图作文的形式,来了一个成功的华丽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