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一种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学生头脑中形成的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相异构想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本文分析了学生存在的生物学相异构想的成因及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相异构想的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2.
相异构想(alternative conceptions)指的是学生头脑中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成分,既包括对科学概念完全错误的理解,也包括片面的、不精确的理解。相异构想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思维障碍、导致教学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电化学知识是化学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在高  相似文献   

3.
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则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就难以形成科学概念。本文从物理前概念(物理概念的相异构想)的成因及对物理学习的影响入手,着重探讨了中学物理教学中前概念转变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运用不同传感器促进学生化学概念建构的实验表明,通过pH或电导率进行曲线表征,学生在实验前总会存在各种相异构想.以手持技术作为认知脚手架进行实验,促进曲线表象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相异构想的转变.运用不同的传感器对学生的概念建构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通过使用手持技术学习可以建构更有意义的化学概念,并能结合图像思考和探究过程变量变化情况.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效地联系各种表征(宏观-符号-微观-曲线),形成“中和反应”概念的“图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弄清学生的相异构想,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当的传感器进行概念表征.  相似文献   

5.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语言”,是反映化学世界中物质及物质之间关系的符号系统.掌握化学用语对学好化学起着重要作用.相异构想是指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该学习阶段需要达到的科学认识不一致的理解.已有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存在相当普遍的相异构想.化学用语是化学概念的符号化.学生在学习化学用语过程中也存在着较为普遍的相异构想.对学习化学用语过程中的相异构想进行诊断及转换有助于提高高中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作者对前概念和相异构想的一些见解,认为现在大部分研究者对前概念和相异构想的理解其实不再是等同意义的词,也不是包含与被包含,而是两者相互交叉.针对两者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影响,分析它们具有的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由于学生大脑中的“相异构想”作用,输入学生大脑的有关化学教学信息往往失真和畸变,并错误地支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化学学习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学中清除一种“相异构想”要比传授一个概念、原理困难得多。  相似文献   

8.
瞿素芳 《化学教与学》2023,(3):26-28+52
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学生十多年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各种知识和经验即前概念必然影响到化学新概念的学习。文章以“物质的溶解性”教学为例,在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前概念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创设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自我调控、促进反馈和复习等教学策略矫正初中生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  相似文献   

9.
学生的经历生活和学习,已在头脑中形成了认识世界的经验概念和方法,但这些概念和方法往往具有不成熟性,这样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异构想。在实施有效教学的今天,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个教学资源,巧妙地设置经验概念和事实实验的"碰撞",使这个"碰撞"成为学生思维自燃的热源。  相似文献   

10.
初中是理科分科教学的开始,概念转化的成功与否对学生的学习有重大影响。本文从科学本质出发,提出"前概念"是学生理科学习的起点,转变"相异构想"是理科教学的难点,通过对概念转化过程的研究,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进行有效的概念转化,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