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技创新、科技资源、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其良性耦合是落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对以往文献进行系统化地回顾和梳理,厘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三者的耦合系统,进而基于中国大陆2007—2017年除西藏外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测算了三元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并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发展规律,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科技资源、经济增长发展的同步性较强,但是整体良性耦合水平仍待提升;(2)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科技资源、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突出的地区差异,具有空间集聚性和时间累积性;(3)科技资源和经济增长之间的不协调是抑制三元系统内良性耦合的主要内在障碍,周边地区的发展牵引能对耦合协调度的提升形成正向促进作用。基于研究发现,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认识三者耦合关系,实现政策体系系统化;(2)辨析关键制约因素,实现政策导向集中化;(3)重视地区发展基础,实现政策设计地方化。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以贵州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2001~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科技活动人员数和R&D经费投入等数据,测算出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得出贵州省经济增长与科技活动人员、R&D经费投入均高度相关,且R&D经费投入对经济促进作用更显著的结论,并结合贵州实际,提出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孟祥云  孟祥红  程桂荣 《情报科学》2004,22(8):1019-1021
科技投入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经济增长是科技投入的基础,本文在分析我国科技投入状况的基础上,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地分析经济增长对科技投入的影响,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产业结构变化等角度,分析了蒙古国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现状,剖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优化路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2019年蒙古国科技创新发展缓慢,社会对科技创新的关注度亟待提升,经济增长态势良好,产业结构转型取得明显成效,蒙古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的耦合协调水平,其协同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范柏乃  江蕾  罗佳明 《科研管理》2004,25(5):104-109
文章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3—2002年度统计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因果关系,科技投入是引起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2)在1953—2002年期间,科技投入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约为17.6%,表明科技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其促进作用并不是十分明显;(3)要加强科技投入在经济增长中的促进作用,不仅要关注增加科技投入的总量,更要重视优化科技投入的结构和提高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8.
通过新疆科技创新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分析新疆科技创新能力现状,提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把科技创新摆在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促进新疆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回顾,提出科技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通过ADF检验和因果检验对科技中介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对于其他机构技术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但是对于整个技术市场的贡献比较大,进而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武汉市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灰色关联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文章根据1991~2000年武汉市的统计数据,对该市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对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灰色关联研究。结论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作用,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年度数据为样本,结合Hansen提出的门限检验方法,以各省技术创新水平为门限变量,运用双重门限模型,对各省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省的科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呈非线性关系,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各省科技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向关系将会显著提升,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根据1998-2004年广东省的统计数据,以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为基础,对广东省科技投入的两个指标--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与经济增长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和科技人员投入对广东省经济增长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且科技人员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及空间外溢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合理配置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前提。利用我国30个省(市、区)1996—2013年数据,采用截面加权法和似不相关法对此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该作用受空间外溢影响而削弱,同时创新呈现显著的外溢效应,农村人力资本能有效调节区域内外科研机构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2)东部地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中、西部地区偏小,但外溢效应略高于中、西部地区,表明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出现边际生产率递减趋势,东部更具备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空间外溢的条件;另外,东、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调节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反映了农村人力资本呈边际报酬递增的规律,以及东、中部地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和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本的匮乏。该结论对于提升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管理》1997,17(2):54-55
<正> 1993年,建立地级莱芜市后,我们注重加强了对科技发展的宏观规划,一方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吃透市情,摸清全市科技与经济发展的现状,选准科技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突破口;另一方面在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反复论证,制定了有莱芜特色、符合实际、又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通过科  相似文献   

16.
提出科技研发投入、专利产出效率和经济增长实力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构建江苏省2001—2014年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科技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效率之间、经济增长实力与专利产出效率之间虽存在相互作用,但其作用呈现非对称性,三者之间还未形成一个良性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经费支出、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三项费用以及科学事业费四个科技因素,根据年统计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这四个科技因素在这个时间段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关联度。结论表明,所选科技四个因素对甘肃省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正相关关系,且以经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最大,地方财政科技拨款、科技三项费用和科学事业费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很大,以灰色关联度分析为基础,依据我国1991~2001年的统计数据,对科技投入各个指标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联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科技投入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是研发经费的投入,其中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作用最明显,同时提出如何更好的利用科技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西科技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人力资源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该文应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2001—2008年江西省科技人力资源的贡献率作了实证研究,发现在此期间江西省科技人力资源存量迅猛增长,但其贡献率仍远远低于物资资本存量的贡献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江西省科技人力资源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蕾  辛宇 《科技与管理》2006,8(5):137-140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对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理论分析,构建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一般性模型;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人力资源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旨在引起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