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引,需要国家立法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构与完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完备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可划分为四大系统:监测目标系统、评估系统、报告系统和支持系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政策性、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及运行机制的独立性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标越来越指向国际竞争;监测内容转向学生能力的发掘;监测方法与技术日渐科学化;突出和强调监测的反拨作用。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监测普遍存在着监测内容不全面、监测机构不独立、监测范围不广等问题。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本国国情,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应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独立于教育行政体系的监测中介机构、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制订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从而推动国家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抢占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先机。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面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核心是基础教育数据库建设。建设基础教育数据库,应针对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发展特点,结合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系统布局,主动汲取数据库建设现有实践和经验,对现有数据在科学采集、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分析和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以期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促进基础教育事业的深入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4.
赵瑞雪  靳玉乐  艾兴 《中学教育》2022,19(1):104-112
世界各国在构建基础教育监测体系上纷纷做着积极的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基础教育监测体系的构建以"消除教育不公平"为核心理念,遵循"循证决策"的监测取向,推动实现监测权力的去中心化和监测主体的多元化。基于此,国外基础教育监测体系立足于三大观测点进行监测,即学生发展质量、教师队伍质量和学校办学质量,并凸显了监测方式的可持续性、监测工具的标准化和监测标准的连贯性。国外有益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监测体系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建立督政、督学、督评一体化的运行机制;赋权学校,激发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教育监测信息化引领教育改革现代化;将"一贯式"测评结果作为完善监测体系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编辑手记     
《考试研究》2011,(6):1
当监测基础教育质量、建立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成为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行为后,各种形式相似、各有侧重的监测与评估系统开始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本期,来自荷兰国家教育测量研究院(Cito)的汉克·A·莫兰德斯(Henk A.Moelands)博士介绍了目前荷兰重要的基础教育监测与评估体系。与此同时,江苏省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顾长明教研员也对我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  相似文献   

6.
我们需要构建什么样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国外学校教育督导评估的现状,审视我国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要构建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学校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建立评估经费制度、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强化队伍建设、创新评估方法、完善自我评估体系、创建质量监测系统,建立有国家标准、经费保障、队伍专业、方法多元、质量监测体系完整的中小学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完善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是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国家推进全国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的大背景下,构建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尚不成熟,主要表现为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机制建设不够健全,缺乏有力的组织机构,没有明确的机构职能划分,特别缺少有效的运行保障机制。基于此,构建区域性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框架,有效推进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评估的首要任务就是设置有力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组织机构、科学配置划分相关组织机构的职能、建立健全顺畅的质量监测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一个人成年后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生活所应当获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基础教育要有自身的质量评价体系,高考不能替代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价,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建立自身的质量评价制度。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保障,能科学地把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总体状况,有效地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同时,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还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因此,要通过制定科学的质量标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念,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实施全面的质量监控,以构建科学、高质、长效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改革是近年来各国基础教育发展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英国、法国和德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进行研究,对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的形成背景,各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建立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在建设的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正在逐步形成下列一些基本类型:第一,按照“公共教育政策取向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公平优先、效率第二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效率优先、公平第二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同等对待公平与效率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第二,按照“建设过程中主导者身份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政府主导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市场主导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专家和学术力量主导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第三,按照“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同”来划分,可分为:以“学校民主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主持制”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基本类型;以“校长负责制”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以“董事会(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主持制”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以“教育集团、企业集团领导下的校长主持制”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以“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主轴的现代学校制度基本类型等。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末期,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军队、管理各种企业、管理文化教育的权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最大的权利,最根本的权利".这个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权利的科学内涵,深刻揭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深刻领悟这个论断,对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为依据,对基础英语教学目标体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英语教学目标的特征、编写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剖析,以便为基础英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教育券制度对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券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提出,后传入我国,并在浙江长兴、湖北监利得到实行。本文主要通过对浙江长兴和湖北监利教育体制实行教育券制度改革进行考察,提出教育券对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并提出现阶段在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还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学分制条件下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学分制改革的深入,公共基础课程教育理念、教学资源和管理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从完善公共基础课程选课制、建设师资队伍和建设教学环境的"软硬件"等方面,探讨一种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统一的动态管理运行机制,保障学分制下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与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依附性、过渡性和外在化三个特征,从权力、利润和文化资本化角度分析了其内涵及成因,提出了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校各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其实践性强,学生入学时差异性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复杂性,应通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一套以能力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构造基本命题逻辑BPL带标的矢列演算系统,该系统只有公理和逻辑规则,没有结构规则,结构规则被吸收在公理和逻辑规则中,并且所有的规则都是保持高度可逆的。证明弱化规则、收缩规则在中是保持高度可允许的,并证明切割消去定理,该系统具有弱子公式性质。  相似文献   

19.
建立学习型社会的体系框架和基本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入21世纪,终身学习开始从一种理念变为一种国家目标和全民行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进入新阶段。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前提是经济转型和教育改变,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体系框架,政府、社会、学校和公民的广泛参与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可靠保障。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要率先在全国建立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高校基层学生工作实践性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高校学生工作评价办法有许多弊端。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构建实践性评价体系的设置原则、具体操作构想及可能影响评价效果的几个因素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基层学生工作实践性评价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