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施行以来,涌现出一大批社会效益考核成绩优秀的图书出版单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文章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及《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相关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
宋木文深化国有出版企业改革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出版业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他对出版单位的企业属性、文化特色、队伍建设、改革方法论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而深刻的论述,为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国有出版企业分类改革,推进国有出版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更好地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的新形势下,出版单位该如何保证图书编校质量,提高出版物产品质量、文化品位及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呢?笔者认为,除了必须坚持已有的三审三校基本制度外,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编校模式.  相似文献   

4.
医学期刊是我国出版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出版单位必须把期刊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本文以“中国实用”系列医学杂志为例,总结分析医学期刊在舆论导向、提升专业影响力、承担社会责任以及加强期刊队伍建设等方面努力提升期刊社会效益的方法,以期有效推动期刊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李强 《中国出版》2022,(23):64-66
经过几年的探索,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成功试行。从实践看,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既出现了一些值得总结和肯定的成功经验,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足。完善和优化评价考核办法,应加强出版单位内部建设,进一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政治性、导向性;发挥外部力量作用,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提高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客观性和公开性;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提升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6.
2018年底中宣部印发了《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本文从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考核评价出发,以Z出版社为例,总结经营发展经验,探讨经营管理策略,以期为出版单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出版改革的深入,经过“管办分离”,出版单位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根据行业管理的特点,推动出版单位实现坚持社会效益为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运行机制,避免“社会效益软指标,经济效益硬指标”这个经常干扰出版业健康发展的老问题重新露头,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近年来在深化改革中做了新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一、历史回顾: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的构想上海探索出版社社会效益评估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下属事业性质的出版社共有18家。建立科学系统的出版社社会…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材出版单位基本上都完成改制转企。教材出版有特殊性,围绕教材出版经营展开的公关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经营。它以维护、增进教材出版单位与公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树立教材出版单位良好形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目标,以双向沟通为基本手段,通过有计划的、积极持久的努力,协调完善教材出版单位与相关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教材出版单位基本上都完成改制转企。教材出版有特殊性,围绕教材出版经营展开的公关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经营。它以维护、增进教材出版单位与公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效益为前提,以树立教材出版单位良好形象,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为目标,以双向沟通为基本手段,通过有计划的、积极持久的努力,协调完善教材出版单位与相关单位之问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报刊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为新时代学术期刊社会效益考核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路径。文章针对学术期刊社会效益考评中存在的虚化、窄化、异化等现存问题,提出以评价促发展,建构学术期刊“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模型。并从“加强选题策划,坚守出版导向”“增强学术品质,提升内容质量”“强化受众意识,促进媒介融合,提升传播质量”“树立运营理念,增强编辑学术素养,提升服务质量”“完善制度体系,建立联动机制,提升管理质量”等维度提出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竞争,不仅提高了图书市场的活动效率,促进了出版业的繁荣,也促进着出版机构自身的改革。因为,任何出版单位,要使自己的出版物被读者接受,并尽可能多的占有市场,从而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必须使自己的出版物适应市场的需要,而且要质量上乘,出版及时。这就要求出版单位对自身的机构、体制、管理制度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就需要全面加强出版队伍的建设,以跟上形势、跟上建立市场经济,跟上图书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二维码融合出版物发展迅速,二维码所链接的数字资源版权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总结了产生数字资源版权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出版单位和用户版权保护意识淡薄;(2)出版单位版权保护技术和能力不足;(3)缺乏针对性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同时指出可采取以下四种措施加以解决:(1)强化数字资源版权保护意识;(2)出版单位自建平台存放二维码链接资源并与作者签署协议;(3)实行一书一码保护机制;(4)加快建立二维码融合出版物行业标准规范并健全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3.
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后编辑工作要更好地为祖国文化建设作贡献。一是进一步建立大文化理念,更好地履行出版单位对民族对祖国的文化责任;二是进一步建立大编辑理念,为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贡献编辑队伍的智慧和力量;三是进一步建立大媒体理念,利用现代科技提供的一切可能,创新编辑手段,开拓编辑工作新的广阔天地;四是总编辑要更加自觉更加有效地履行对编辑工作的总责任;五是编辑工作要更加自觉、主动地为廉政文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主题出版成为当代中国图书出版的一抹鲜艳的亮色。在国家加强对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的新态势下,出版单位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相应的对策和思路,优先社会效益,真正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本文探讨在新态势下,编辑通过实践"四力",即精练眼力、磨炼脚力、研练脑力、锤炼笔力做好主题图书的策划,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陈伟 《现代出版》2007,(1):35-37
我国出版业的改革正驶入改制的快车道,改制的方向是让出版单位成为独立法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如何进行企业化运作,进行科学的公司治理,是出版单位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出版单位必须清楚地认识并有效地解决现阶段其内部治理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并逐步建立起与企业化运作相适应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建立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是在广告主、广告公司和报刊出版单位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三方都认可的衡量制度.所谓的报刊发行量认证,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手段对报刊出版单位声称的发行量进行稽核,确保以真实可信的报刊发行数字向相关的目标群体和社会公众公布.  相似文献   

17.
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建立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评价考核机制,形成对社会效益的可量化、可核查要求.这个文件的出台非常必要,非常及时,对出版单位建立和完善社会效益考核评估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出版企业预算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丰盈 《出版经济》2004,(6):48-50
在计划经济时期,出版社的图书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由发行单位包销,出版社只管出书,不关心市场研究,不重视财务管理、节约成本费用等等,更谈不上预算管理了.现在,中国出版业正处于由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过渡的关键时期,出版单位要树立市场经济观念,以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这就需要出版单位加强管理,借鉴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借鉴是实行全面预算管理.那么,出版单位应如何实行预算管理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大型出版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出版单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因此,做好大型出版项目的运作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大型出版项目具有涉及环节多、时间跨度长、参与人员多、资金投入大、创新要求高、实施难度大等特点,其运作管理中要抓住制度建设、人力安排、细节落实等关键要素,避免落入误区。即将于2012年完成的《外教社双语词典编纂系统》项目,是集多种出版介质复合出版的大型出版项目,其成果对我国词典数字化编纂有较强的示范和推动作用。该大型出版项目运作管理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总结。  相似文献   

20.
媒体管家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须尽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近日,中央有关机构发文,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在转企改制后,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