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15,(3):67-71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个案访谈为辅的研究方法 ,使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样本数据分析商洛学院大学生手机的使用,特别着眼于大学课堂中手机的使用时间、习惯、目的、动机等情况。力图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状况讨论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降低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培养大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重点探讨手机成瘾对大学课堂的影响程度、形成原因、应对策略等问题,积极建构大学生健康的手机使用模式,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大学生孤独的基本特点、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孤独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采用孤独量表、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52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分析技术和相关分析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发现:(1)随着手机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加入了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整体孤独程度较低,他们的社会孤独倾向尤其不明显;(3)手机媒体使用对降低大学生孤独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4)大学生孤独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合理使用手机,增强社会支持,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孤独感,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国敏 《文教资料》2012,(3):232-234
目前,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基本普及,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换代给大学生带来沟通便捷和全新体验的同时,也给高校教学管理、思想德育带来一定的冲击。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道德失范行为非常普遍,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进行阐释,分析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道德失范行为,以及手机的使用对社会和个人产生道德后果,对高等教育如何行动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现象普遍,多数人成为"低头族"。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使用手机已成课堂的普遍现象,主要用于社交聊天。男女生在使用手机的用途方面存在差异。大学生上课使用手机与课程重要程度、课程内容、老师讲授方式等密切相关。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手机已经成为多数人的使用工具。通过对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问卷的分析,了解了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手机对于大学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探究了负面影响存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有效利用手机并改善手机使用弊端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基本的日常电子用品。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和过度使用手机对身体、心理和学业的影响,提出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手机的使用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过长、使用手机趋向游戏休闲、网络用语时有不文明现象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容易网络成瘾、道德和法纪意识弱化、人际关系淡漠等负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挑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使的状况,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3G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讯技术3G时代,应用3G手机这一随身携带的移动"掌上电脑",主动、高效、个性化和一对一地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同时从政策和技术上加强对3G手机的管理和监控,加大对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引导大学生在网络媒介信息社会里"学会生存",使他们成为媒介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扬长避短,化被动为主动,让3G手机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手机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手机网络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兴平台,而手机网民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新群体。其中,大学生手机用户的增长态势突出,成为手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而了解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的现状,分析手机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带来的改变,是适应3G时代发展,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热点。该研究针对此问题,采用了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调查表",对重庆市四所不同类型高校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手机网络使用率和依赖度的相关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网络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与手机网络的互动关系三个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研究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的学习、身体素质、心理及人际关系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在5小时左右,课堂上非学习使用平均时间为12分钟。手机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时间明显减少,引起大学生睡眠不足、视力下降等相关问题。67.54%的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有一定程度的手机依赖性,大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希望能得到外界的帮助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8,(51):110-111
使用手机APP辅助学习作为一种新颖的学习方法,对大学生的日常英语习得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从大学生使用手机APP学习的态度、动机与行为、英语学习资源三个方面着手,采用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大学生基于手机APP的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进行研究、解析,总结观点从而发掘优化大学生使用手机APP进行英语自主学习的对策,以进一步促进大学生使用手机APP进行英语自主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是近些年来社会及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学生在校期间不正当使用手机会给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造成诸多负面影响。正当使用手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及全面发展至关重要,手机成瘾倾向的发生源于多方面因素。本文就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为改变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习惯,学校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及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现实状况以及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特别是大学生手机使用对其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作用,采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和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对154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方差分析技术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发现:(1)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手机用户的行列,成为"手机世代";(2)大学生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处于中等水平,受物质主义的影响不是特别强烈;(3)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具有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本研究对现实的启示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存在手机依赖的现象,对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学习、课外活动和社交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对大学生手机过度依赖的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减少手机依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调查了安徽省内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基本特点.方法被试为合肥市四所高校在校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结果大学生普遍拥有手机;一半大学生普遍的手机价位区间是在1000-2000元之间;手机的功能用途主要为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玩游戏和聊天五个方面;大学生手机使用存在一些问题:开机时间过长,频繁查看手机的人数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17.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3):139-142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大学生手机使用和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手机使用状况总体良好,但部分学生有过度使用的倾向;手机过度使用总分、强迫性、戒断性和冲突性都和学业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等因子呈正相关,强迫性可以预测学业倦怠状况;在学业倦怠总分及其各因子上,手机使用高分组和低分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使用尚处于正常水平,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意志力和行为控制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彭婷 《教师》2019,(5):103-103
目的:研究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预防过度使用手机提供适当的对策。方法:选取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150例在校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其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所有研究对象均采取学校自制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试,对问卷调查结果与测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5h)的大学生占所有研究对象的45%,其出现易怒、焦虑、精神萎靡的概率较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短的大学生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对手机依赖性越高,对其心理健康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学生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使用动机的关系,为应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合理使用手机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手机成瘾量表、特质焦虑量表和手机使用动机量表,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湖北省三所高校的800名被试进行测试。结果:8.4%的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手机成瘾与特质焦虑显著正相关(r=0.46,P<0.01),并且特质焦虑对手机成瘾有正向预测功能(F=63.13,P<0.001)。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三者的关系成立(RMSEA<0.08,IFI,CFI,GFI,NNFI均高于0.9),路径图显示,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特质焦虑和手机成瘾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部分大学生存在着手机成瘾,特质焦虑是诱发手机成瘾的重要原因,手机使用的娱乐动机在二者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手机上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伴随着危害,为了促进大学生手机上网的健康发展,本文就以河南护理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及附近大学城的高校学生为主要调研对象进行探析。一、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调查显示,超过98%的人使用手机上网,并且超过85%的人经常使用手机上网。大学生手机上网渐成习惯,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每天都会手机上网,并且超过八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