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化学,历来都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 示实验。旧版内文叙述:"等燃烧停止,白烟消失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新版在"讨论"中提到:"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并且进一步要求学生讨论:"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相似文献   

2.
在空气和氧一章中我们学习了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实验,通过实验我们知道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除书中的实验方法外,还有集中测定氧气体积分数的方法及相关题型,现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量”,是初中化学第一个重要定量验证性实验。但该实验存在三大需要改进问题。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有较大差距。原实验由于玻璃钟罩体积大,反应后期,过量的红磷无法将钟罩内的氧气耗尽,水一般只能上升1/7~1/8。新教材中的实验由于烧掉氧气的集气瓶中有约1/5的负  相似文献   

4.
氧气知识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也是中考化学命题的热点,现将氧气知识考点梳理如下,并对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氧气的典型考题进行研析. 考点一: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原理及方法:如图1,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通过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2)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最终集气瓶内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5.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所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即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小于钟罩内原水面上体积的1/5).该实验现象异常的可能原因有:从药品方面看:红磷的量不足,导致钟罩内的氧气未反应完;从操作方面看:未等钟罩内的白烟消失、温度恢复到室温就读出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从装置方面看: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外界的空气进入钟罩内.  相似文献   

6.
在电化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发明是利用电流分解了水。据精确的实验测定,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从而确定了水的分子式为H_2O。 然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时,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得不到2:1(氧的体积达不到1)。为什么呢?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7.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是一个定量实验,知识容量大、内涵深刻。现将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归纳如下,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把握这个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答:该实验是利用某物质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从而使集气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当集气瓶内外气压相等时,集气瓶内增多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此体积占实验前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的百分数即为空气中氧气体积的百分数。2.燃烧匙内的物质为什么要用红磷?能否用其他可燃物如木炭、硫粉、铝箔、铁…  相似文献   

8.
一、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按照课本要求去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其实验装置如图 1所示。图 1 实验装置图其操作顺序为 :(1 )在空气中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2 )将燃烧的红磷伸入钟罩并塞紧橡皮塞。 (3 )待装置冷却后 ,测量水进入钟罩内的体积。 (4 )大约占钟罩内气体体积的 1 /5。实验时 ,发现如下不足 :(1 )由于所用钟罩体积大 ,携带不便 ,反应消耗药品多 ,实验所需时间也较长 ;(2 )钟罩上部粗细不均匀 ,不易分成五等份 ;(3 )将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钟罩 ,伸入过程中易增大实验误差。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提高准确率 ,我进行了多次…  相似文献   

9.
化学演示实验中经常会遇到:①有毒有害气体的产生会造成污染。②空气成分的测定需要在密闭情况下完成。③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的生成必须严格控制在无氧化性气体下才稳定存在……基于以上考虑,医用注射器以体积小、密封性好、体积可调节、有刻度,并与输液器配合等优点.用于做对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实验,会取得良好的演示效果。一、通过磷的燃烧测定空气的成分实验目的:测空气中氧气体积占空气的1/5。实验创新:利用密闭性好的注射器密闭一定体积的空气。燃烧白磷消耗其中氧气,体积缩小的是氧气的体  相似文献   

10.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是初中化学中第一个实验装置、原理都比较复杂的实验。许多同学只记住了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对其相关的问题却不知“是什么”“,为什么”。也就是对该实验“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为了帮助同学们能深刻理解这一结论的由来。笔者将对这些问题予以解析。本实验的装置见课本第23页图2-3,实验步骤见同页实验2-1。该实验完成时,应看到集气瓶的液面上升到刻度线以上15处。问题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解析:原理1(化学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其体积…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要求1 常识性介绍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水的污染和防治 ;水和人类的关系 .2 了解 空气的成分 ;氧气的物理性质、用途与工业制法 ;水的物理性质与组成 ;氢气的物理性质与用途 .3 掌握 氧气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及实验室制法 .二、知识结构与要点1 空气空气成分研究史代表人物 :瑞典化学家舍勒、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和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研究实验 :让红磷在密封的钟罩内燃烧 ,产生大量白烟 ,钟罩内水面逐渐    上升至约 1/5体积 ,说明氧气约占空气的 1/5组成成分的体积分数 :氮气 (78% ,约占 4/5 )、氧气 (2 1% ,约占 1/5 )、稀…  相似文献   

12.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燃物为何选用红磷?剖析红磷燃烧后的产物P_2O_5是固体而不是气体,其体积可以忽略不计;红磷燃烧时几乎能消耗密闭容器中的全部氧气。2、鉴别Cl~-或SO_4~(2-)时,为什么要滴加稀硝酸?同时鉴别Cl~-或SO_4~(2-)时,要先鉴别哪种离子?  相似文献   

13.
现行初三化学课本 (苏教版和人教版 )中在研究空气成分这节中都引用了如下实验 ,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以此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约为 1/5。具体实验为 :将玻璃钟罩放入水槽 ,搁稳在水底的三块小玻璃片上 ,以水面为基准线 ,将钟罩水面以上的容积划为 5等分。装置如图 1所示。再将盛在燃烧匙(插在橡皮塞中 )内的红磷点燃 ,立即插入钟罩内 ,塞紧橡皮塞。红磷在钟罩内燃烧 ,有大量白烟生成 ,同时水面逐渐上升。当燃烧停止 ,白烟逐渐消失后 :水面上升不足 1/5 (如图 2 ) ,向水槽中加水 ,使水槽中的水面与钟罩内的水面相平 ,这时可见进入…  相似文献   

14.
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是新课标各版本教材中共有的一个重要演示实验,各版本实验装置也类似.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中的实验装置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里的氧气,在瓶内外形成一定的体积差,从而使密封装置中的压强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着导管上升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相似文献   

15.
例 1 在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 ,若所用红磷量偏少 ,则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偏.分析 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是 :足量的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 ,导致玻璃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 ,水槽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钟罩内 ,且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等于钟罩内与红磷反应的氧气的体积 .如果红磷量不足 ,钟罩内就会有部分氧气没有参加反应 ,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将小于钟罩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 ,从而导致测得的氧气的体积分数比实际数值小 .例 2 向量筒内注入水 ,俯视读数为2 0mL ,倒出一部分后 ,仰视读数…  相似文献   

16.
1 滴管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的妙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安排有这样一个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如图1所示).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流入集气瓶补充氧气的体积. 该实验在秋季学期开学后的9月份进行,而实验中所涉及到的大气压强知识,学生则在11月前后的物理课中才能学到,头脑中没有大气压强知识,学生不明白烧杯中的水为什么会流进集气瓶,更不明白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中空气里氧气的体积的道理.在这次教学中,笔者将小小滴管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17.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的实验2-1(图1),利用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引起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常由于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的速度,导管中原来没有水而冷却后有残留水,维持红磷燃烧需要的氧气体积分数相对较高、因而无法除尽氧气等原因,导致实验误差太大。另外,  相似文献   

18.
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存在的问题浙教版8年级科学下册P7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因为集气瓶的形状,它的容积很难均分成5等份,影响测量结果;2红磷点燃后,要立即塞紧瓶塞,装置的气密性很难保证;3要使测量结果更接近1/5,实验前玻璃导管内要先充满水很难;4因为要充分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实验时间长;5红磷  相似文献   

19.
图1实验室常用图1所示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学习时对有些问题不能深入地理解,答题感到无从下手郾现归纳如下,以飨读者郾1郾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运用了什么原理?答:利用某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时不生成气体),这使容器中的压强减小,水进入容器中郾测定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郾2郾燃烧匙内的红磷是否要过量?答:红磷的用量一般比理论量多13,如果用量不足,燃烧中途停止,氧气不能全部反应而剩余,最后测得的体积就不准郾3郾能否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答:不能用木炭、硫、铁丝代替红磷郾木炭、…  相似文献   

20.
按照人教社初中化学课本上的要求测定空气中O2 含量时 ,存在以下问题 :容器较大 ,钟罩水面以上容积 5等分存在一定误差 ;所需红磷较多 ;水位上升位置误差较大。为了简化实验操作 ,减小误差 ,我对该图 1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改进后实验装置如图1。1 改进后实验优点容器较小 ,所用药品较少 ,瓶内先装热水 ,避免外部点燃 ,误差较小 ,能直接读出量筒内水减少的体积 ,约为量筒内水的总体积的 1/ 5 ,即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注意事项气密性检查 ,弹簧夹先夹上 ,燃烧完全后打开 ,红磷换为白磷 ,冷却后读数。广口瓶也可换为锥形瓶、大试管、平底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