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我国近年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跨入了大众化的行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呈现出“政府主导的跨越型”、“后发型”、“内涵式”、“无差别型”、“非协调型”、“非均衡性”等特点。新特点、新问题的出现,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政府、学校、家庭(学生)之间的责权关系,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找准办学定位、改革课程设置、改变教育教学方式,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未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冠疫情给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加剧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变革。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高等教育格局面临重构,高等教育国际化流动模式与主体也将随之发生转变。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除了要从经济驱动转向文化理解,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外,还应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多样性。中国要在正确看待政治、经济、教育环境变化的基础上认识到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仍然牢不可破,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文化霸权”短期内仍然难以撼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规模与质量矛盾仍然长期存在,进而强化研究、大力创新、文化引领并重视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更好地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学科建立40年来,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大致形成了“人才培养说”“文化本质说”两类主流观点。采用“历史考察法”“教育本质推演法”“学科语境阐释法”三条主要路径,产生了“高等教育本质与教育本质是否一致”“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元的还是多元的”三个重要争论,出现了将高等教育“内涵”“本质观”“属性、性质和特性”“目的、价值和功能”误解为高等教育本质的四种倾向。观点的转向与路径的拓展呈现出高等教育本质认识的流变,争论与误解则源于认为本质不言自明的偏见。未来应给予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应有的重视,并通过高等教育现象进一步寻找本质,同时承认在哲学视阈下探寻高等教育本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如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现代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日趋显著等。世界高等教育领域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各国转型以来积极参与欧洲高等教育学区的创建。但这种由西欧主导的高等教育一体化忽视了西欧国家和中东欧国家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由此导致欧洲高等教育学区形成了“核心”与“外围”的结构。中东欧国家在参与创建欧洲统一高等教育学区中面临的遭遇,与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处境如出一辙,其实质依然是“老欧洲”国家与“新欧洲”国家之间经济利益和政治权力的不平衡分配。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深入和扩展,高等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也在不断拓展,强调高等教育“为知识而知识”、“为学术而学术”的认识论哲学,与强调“为国家政治服务”的政治论哲学仍然是当今高等教育存在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强调高等教育为“消费者服务”的资本论哲学给出了市场导向高等教育实践存在的理由。认识论、政治论和资本论哲学从不同侧面诠释了高等教育的存在基础。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几个阶段为例,说明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在伯顿.R.克拉克眼里的高等教育系统是无序和有序矛盾并存的系统,经过不同的协调方式实现了整个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协调和发展。文章通过对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所指出的官僚、政治、专业和市场等四种协调方式的进行分析,认为在高等教育系统整合中的各种协调方式是利弊共存优势互补的,且融在“此起彼伏”的动态平衡和发展过程中。加深我们对高等教育系统的协调发展的理性认识,并对高等教育决策者和研究者在工作中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1 9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的一系列变革 ,可以较为确切地称之为“重组”。重组并非是抛弃原有的系统 ,而是以新的理论和原则为指导 ,用新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对原有系统进行根本性的改造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系统。其基本发展趋势可以归纳为“分权”、“分层”、“竞争与合作”。新系统的形成为中国高等教育适应 2 1世纪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为历史分期,通过对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分析,总结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时代特征。在农业社会中,高等教育饱受宗教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重文轻理”的特征。在工业社会中,高等教育中应用学科得以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呈现出“重理轻文”的特征。进入信息社会后,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社会生产相互融合,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出现了多元化趋势,呈现出“多学科协同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普及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系统特征发生了许多变化。主要体现在:在高等教育目的方面,政治论与认识论逐渐统一;在高等教育功能方面,交往功能日益突出;在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学校类型更加多样;在院校管理方面,民主化与专业化成为一种趋势;在学习者方面,来源更加广泛、他们承担部分费用、地位获得了提升。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是西方社会结构功能学派经典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意指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将高等教育发展置于特殊的“结构性变动”的总体背景下,我们发现,社会转型往往会改变高等教育的传统走向,对高等教育的传统理念提出许多新的挑战,亦使其面临诸多选择。  相似文献   

12.
以认识论为基础和以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哲学之分野是高等教育主旋律下的多重变奏,二者从不同方面深化并发展了高等教育哲学,尽管都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和历史合理性,但也都具有各自不足之处。高等教育哲学的走向是整合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和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即在“哲学”与“政治”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进而寻求“理性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美、英、法、德、日五国都属市场经济国家。在庞大的市场体系中,五国高等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强大市场力量的影响,如在入学和招生政策、学生对专业和课程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呈现出高等教育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调节力量,尤其是美国,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成了市场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个“超级市场”。市场调节性,可以说是各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和运行力量。然而,近几十年来,各市场经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又出现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这就是国家政府普通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计划调节活动。  相似文献   

14.
学术资本主义与高等教育系统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结构发生剧烈变化的年代,学术资本主义作为市场与学术对话的产物,正在成为影响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并正以极具象征性的方式冲击着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改变着高等教育机构的组织文化与传统形象,使得高等教育系统融入了更多的市场因素。高等教育仍然努力地延续着学术传统的核心价值,但在学术资本主义营造的美丽新世界里,高等教育系统的景象更加多元与开放,高等教育机构学术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也需要从学术与市场对话的新角度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5.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日共睹的贡献。而自2001年起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发动国内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共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色列历来重视“教育强国”的思想,特别注重高等教育的规模与质量建设,并将其视为社会、经济、文化振兴的基础.建国以来,以色列高等教育体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改革.1958年至1994年,以色列对高等教育实施了第一阶段的体制改革,我们可以称之为“国家监管体制”.面对入学人口迅速增长,传统的“国家监管体制”逐渐表现出它的低效.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入了第二阶段,主要是调整高等教育的格局与结构,开始转向多元化、私有化和国际化.第二阶段的改革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入学需求.进入21世纪,在第二阶段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色列为更好地推进“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国家新监管”的高等教育体制.在尊重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以色列不断加强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体制的监管.与原有的“国家监管体制”不同,“国家新监管体制”充分认识到高校的自主地位,并根据国家的战略规划与长远目标发挥其监管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高等教育市场化观点评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关于高等教育的价值观理论中,高等教育市场化标示着高等学校系统从权力分配、管理运作到教育内容安排等全方位的再建构的思想指向,它关涉到在意识形态层面与“立场”紧密相关的价值观问题、文化观问题等。如何从理论上思考和回应这一层面的问题,是我们在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大潮之下不可回避的深层次思想基础问题。本文认为,在这一层面,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关于高等教育市场化观点也许为我们提供了批判与思考的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场域中的定位逐渐走向理性与规范;不过政府的定位仍然存在着与其身份不协调的现象,这种不协调源于政府身份定位的偏颇,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越位”与“缺位;”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场域中应回归到“认证者、创设者、资助者、规划者”的本位。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市场化在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教育政策体系.但许多国家不顾各自社会、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先天差异,采取趋同的政策转向和组织变革,导致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适应不良"现象.文章通过描述肯尼亚高等教育系统中由于盲目追随市场化潮流而造成的各种弊端,并采用两种质量评估模型对其进行分析,藉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面对市场进行的各种改革提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不仅体现在量的程度的不同,更重要的是两者在价值追求、理论基础以及哲学理念上存在着根本区别。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模式影响下,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在数量与质量、公平与效率以及政治论与认识论的对立性被极大地激化。然而,大众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它们具有统一性,表现为实践层面的互补性、价值层面的包容性以及目标层面的一致性。只有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观念、保障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实现高等教育系统功能的合理分化、完善高等教育大众化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实现两者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