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旭东 《作文》2024,(15):48-50
<正>要写好作文,收集素材很重要。那么,什么是素材呢?说白了,就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大事小事,大景物小物件,即写作文时要写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等。素材的范围比较广,日常生活是素材,学习生活是素材,生产劳动是素材,社会交往是素材,自然景物是素材,四季更替是素材,等等。素材包含个人的生活(主要包括与个人成长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社会交往和见闻(社会经历和旅游见闻等),自然界的景物和四季变化等。与这些素材对应,  相似文献   

2.
画家写生是为了取法自然、搜集创作素材、锤炼笔墨功夫;作为初学者,写生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技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阶段。慢写更有利于初学者学习、掌握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自然景物的丰富变化;选景和取景是写生过程中首先要面临的两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走近金秋     
习作要求:同学们,你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什么了解和感受呢?请你们将自己收集到的图片和资料、见闻或趣事等写下来。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还要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相似文献   

4.
黄春凤 《广西教育》2014,(13):43+53-43
作文需要积累,积累才会有创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最怕写指定写作范围的单元习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生活缺少观察,缺乏写作素材积累,特别是缺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素材积累。要让小学生喜欢作文,把单元习作写好,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习作素材。  相似文献   

5.
乡村夜唱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写一写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或者活动过程中的见闻、趣事等等。可以写自己经历的,也可以写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作文风向标:走进乡村田野,感受独特韵味。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学生要“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那么,高中作文如何才能成为有感而发、有个性、有创意的优秀作文呢?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习作要求中提出: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写作素材。现在的小学生见闻广、接触的东西很多,生活丰富多彩。可是,写起作文来,他们又觉得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学生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材料来写。为此,我在指导学生选材时,重点在"选"字上下工夫。一、选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材料小学生年龄小,对很多事物和景物都很好奇。但是,在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这是针砭时弊的真知灼见。然而许多学生在生活中见得少,知道得少,积累也少,又如何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鲜活饱满的作文呢?笔者认为,要让学生大胆地走进生活,在生活中索取作文素材,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才能有效地提升作文水平。一、学会观察,留心生活,向广袤自然索取作文素材  相似文献   

9.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创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走进生活,深入生活,占领生活这一阵地,在生活中捕捉和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观察是写作的起点.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调动各个感觉器官感知纷繁复杂、变化莫测的生活,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准确把握生活中的景物、场面、事件、人物等,以此积累丰富具体的写作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深入细致地进行,切不可流于形式.如观察动物,可引导学生从形态、动作、生活习性几方面进行认真的观察;观察人物可从外貌、动作、神态、性格特征等方面入手,使人物在学生脑子里显出栩栩如生的形象;观察自然景物,可以引导学生从自然景物的变化,以及具体时间、地点、形状、色彩等方面进行,利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使自然景物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小学生作文指导应指向关注生活、实践生活、品味生活,从中积累素材,写好纪实作文,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乡间的5月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对乡村生活和田园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收获也很大。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可以说说自己在农村的生活情况,可以说说对田园风光的感受、体验,也可以边说边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可以谈谈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的见闻或趣事,等等。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是自己经历的,也可以是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写的时候,把要写的内容表达清楚。注意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写完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相似文献   

12.
古代人将字写在木片上,较狭较小的木片就叫“札”。“札记”,顾名思义就是短小的只言片语。将生活中的见闻偶感、琐碎思想随时记录下来,这就是生活札记。勤写生活札记,不仅积累了素材,而且练习了笔法,长期坚持,作文水平自然会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么,怎样写生活札记呢?  相似文献   

13.
高一册 第一单元 【学习要点】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写景状物的抒情型记叙文。景物要写活,作者必须要有独特的感受,文章必须写得情景交融。本单元的学习要点是: 一、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二、分析课文寓情于景、托物传情的表现手法,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自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作文教学"重技法,轻积累;重模式,轻创新;重范文,轻实践",导致很多学生愁作文、厌作文,学习多年仍不会写作文。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使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应当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自觉积累习作素材。日常教学中,要通过激发兴趣、广积素材、指导构思、由说到写、互动批改等措施,真正让学生放手写作,逐步由"怵写"变成"乐写",让写作天地真正成为儿童的乐园。  相似文献   

15.
写景物,重要的是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写好这篇习作,应该做好这样几点:仔细观察,按顺序写,写出特点。一、要仔细观察。观察是写好景物的第一步。观察时先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可以距景物较远时看,也可以站在近处看;可以自上而下看,可以自下而上看……这要由景物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二、要按顺序来写。写景物时,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很重要,一般应按观察的顺序写。描写景物的顺序多种多样,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由景及人(或由人及景)等等,这样才能将景物有条有理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三、要写…  相似文献   

16.
郭为 《教师博览》2022,(33):37-38
学生在习作中言之无物主要是不会从学习和生活中开发习作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学习开发素材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开发类似的习作素材,在生活经历中重视体验、记录与表达,以积累习作素材,借助想象表达虚拟世界或补充细节等丰富习作素材,善于抓住身边的现象、见闻中对自己有触动的素材,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随时随地抓取习作素材的本领。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强调"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高中生课程多、时间紧、生活范围狭窄、见闻经历不广,作文时常常感觉无话而写。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指导作文时首先应该重视作文中"写什么"的问题。多方积粮——重视积累,丰富素材(一)从生活中借"米"积粮。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有意义的活动、最普通的声响、最短暂的瞬间都能成为学生笔下的素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捕捉瞬间的感动,定能体会到浓厚的亲情、师长的关爱、成长的快乐苦恼等等,将这些细节感受记下来,便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写作的灵感,他们就会惊奇地发现,不  相似文献   

18.
【写法指导】游记是记叙文的一种,以写景状物为主,适当穿插一些文化内容,可描写山川景物,名胜古迹,也可记叙各处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传说。一、抓住景物特点。在游记中,描写景物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并将其逼真地写出来。写作时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注意自然景物的地理特点;二是要抓住季节的特征和变化,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风景;三是要注意写出时间变化的特点。二、注意描写顺序。把景物写清楚,要注意描写的顺序。确定某一景物,可按方位顺序来写,也可按类别顺序来写,还可以按逻辑顺序来写,或者以观察者的行踪先后顺序来写。三、写景要有选择…  相似文献   

19.
写作文,特别是写记叙文,常常要写到景物。这里说的景物,不光指自然风景,还包括生活中的场景、人物活动的场面等。写好景物的关键,是学会细化景物,即把景物写细。景物写得足够细,才会显得生动、形象,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具体、准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真实体验和想法,使他们根据习作需求,运用合适的表达方法来开展写作,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稳步提高。由此说明,习作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鼓励他们从生活中积累相关的写作素材,并丰富学生的见闻,让他们能够围绕生活经验写出简单的、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从而促进其生活化写作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