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把“得体性原则”放在一个开放系统中探讨,不仅探讨了该原则与其它修辞原则的关系,而且阐析了“得体性原则”与生活、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与哲学的“适度”原则、与美学的“和谐”原则以及与修辞学史等的联系,从而论证了“得体性原则”是修辞的最高原则。这对人们进一步认识“得体性原则”的重要性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2.
朱军 《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45-48,53
具体分析了各种修辞原则在语言中的具体表现,并认为不同的修辞原则在修辞活动的不同层面发挥着作用:目的原则是修辞活动基本层次的原则,同时也是一切语言活动的出发点;美的原则是修辞活动高级层次的原则,是修辞活动追求的理想状态;得体原则是最全面的修辞原则,在修辞活动的主体层次发挥作用;而合作原则在修辞活动中的适应性不是太强,是可以违反的修辞原则。  相似文献   

3.
孟建安先生的《汉语修辞转化论》是一本探讨修辞转化规律的著作,既专注于修辞转化理论的探索,又注重修辞转化实践的研究.该书以得体性原则作为修辞转化的总原则,依据修辞转化所依赖的各种因素,对得体性原则作了进一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4.
修辞原则是《三一语言学导论》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部分,得体性原则是修辞的最高、唯一原则,它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同时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三一语言学"中的,而是和其它核心理论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建了"三一语言学"这个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王希杰先生对于修辞提出了得体性原则,他认为:"得体性是修辞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得体性是评价话语好坏的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决定话语表达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现在我们认为,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本文就从毕淑敏的散文谈谈比喻语境的得体性.  相似文献   

6.
在各个领域的语文实践中,修辞主体在修辞应用上只有做到得体,才能取得理想的修辞效果.依规合体、合情合理、解释得通、认同接受是得体原则的基本要求,而对语言语境、物理语境、文化语境和心理语境的适应则是得体性原则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大了对旅游业的宣传力度,纷纷推出城市旅游广告。一条优秀的城市旅游广告语会使用各种修辞策略,提炼词语、协调语音、运用各种修辞格。以增强城市旅游广告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追求新颖、奇特、生动的修辞效果的同时还要注意讲究真实、精简、得体、煽情的修辞原则,才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辨识度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8.
语用学和修辞学是两门关系密切而本质不同的学科。它们的发生和发展都以语境为基础,研究语言的运用,但其侧重点不同。语用学从指导说写者和听读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角度出发。更注重规则。修辞学从表达效果出发,追求表达效果,以“得体性”为最高原则。修辞上有时遵循语用原则也常常违反语用规则,无论遵循还是违反,都是为了达到最得体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语修辞学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分析修辞学原则中对象性原则、保持自我原则、适应语境原则、明确前提原则和得体性原则在布什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运用,总结了修辞在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修辞学前辈们对修辞原则的不同论述出发,根据所控制的对象不同,修辞原则可表述为“适境原则”和“有效原则”。本文认为应该在这两大原则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修辞活动。  相似文献   

11.
语用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其诞生至今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学习、研究和探讨。学者们认为为了取得交际成功,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而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以及恰当原则被认为是语用学的重要原则。林大津从语用学与修辞学两方面重新界定了恰当原则。林先生将言语行为的恰当性定位于表达者的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对交际目的和语境因素的适应程度,并将之视为言语交际的根本原则。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并在本文从言语内容与语境因素以及言语形式与语境因素的恰当搭配这两个方面探讨了恰当原则在言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王希杰先生把得体性原则作为修辞的最高原则提出后 ,在修辞学界引起热烈反响。得体性原则是对我国传统修辞学的灵魂──“修辞立其诚”的精彩阐释 ,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中国现代修辞学的整体把握。得体性原则具有修辞学上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3.
修辞学是否以诚信为原则,也即是否纳入道德评价、价值评判,反映了两种不同的修辞观,即“主诚”和“辞巧”。人们一般认为西方修辞学更重视方法与技巧,其实主诚派和辞巧派两种修辞观贯穿于东西方修辞学史。两种修辞观分歧的焦点在于对修辞学的性质、目的及用途的认识不同,同时也就必然涉及对表达得体性的界定问题。东西方主诚派的观点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其深刻原因就在于重视修辞学的崇高目的,注重于修辞学的认知功能、沟通功能。诚信原则并非外加于修辞学的道德要求而是修辞学功能得以实现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Grice认为会话是受规则或条件限制的,人们在会话时要遵循“合作原则”。但没有详细说明人们在套话时为什么经常故意违反合作原则。其实话语的修辞性(话语的象征力量)弥补了合作原则之不足。话语不过是话语修辞者(或说话者)根据其修辞目的和语境,利用多种修辞资源对其受众表达思想或进行说服的行为而已。  相似文献   

15.
论英文商务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写英商务信函应当注意礼貌语用原则的应用,礼貌原则与礼貌现象、言语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语言现象的表现程度在商务信函中的得体性,不同化中的不同礼貌原则是商务信函中做好生意不可缺少的注意事项。这是国际商务英语信函中一定要遵循的不可忽视的语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诚信原则是人类道德或人类理想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体现,也是变动的自然法的缩影。现代意义的诚信原则是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中实现平衡。现代诚信原则的价值基础是由市场环境、市场主体、立法--司法模式等影响其本质变化的因素所决定。其价值判断包含社会妥当性、实质正义、公法手段介入私法合理化等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得体性原则是修辞唯一的、最简单的、最高原则,但是从原则内部角度来讲,它又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系统,得体性原则的层次有高低之分,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微观和宏观的统一,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它的层次内容是相互联系、运动和发展的,它的划分依据是“四个世界”理论。  相似文献   

18.
研究训诂学必须贯彻联系性原则。所谓联系性原则,就是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不要孤立地研究词义。这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要把词义的解释研究同音韵学、字学、语法学、修辞学等有关学科联系起来;一是要把词义的研究与化历史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9.
模糊语言的根本特征是语义的弹张性与内容的联想性。模糊语言的运用原则、修辞效果、审美特征等都是围绕着这一特征进行的。语言交际目的的准确性原则是使用模糊语言的必要条件。联想是模糊语言的修辞灵魂,含蓄是模糊语言的审美至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