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名是称谓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一般而言,人名包含两部分,即姓和名,它的组合方式有“姓+名”(如中国人的姓名)或“名+姓”(如英国人的姓名)。但缅甸人的人名既不同中国人的人名,也不同英国人的人名。因为缅甸人没有姓只有名字。主要通过缅甸人人名命名的文化规律、取名的文化观念以及人名的使用上来论述缅甸人的名字与缅甸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同一人物的名字有不同写法?按照国际惯例.翻译外国人名一般采用音译法。这是因为人名的本意往往难以考查,有些虽然可以推究本意.但意译的结果反而不像人名,如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加西莫多,如果意译的话.就是“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汉语中存在大量的同音字.所以音译后同一个名字经常有不同的写法,如高尔基《母亲》中的主人公,有的译为“尼洛夫娜”,有的译为“尼落夫娜”。  相似文献   

3.
一、英美人的姓名英美人的姓名和中国人的姓名正好相反。即名在前 ,姓在后。译成汉语时保持英语的特点。如 ,David Howe表示此人姓 Howe,名 David。译成汉语为大卫·豪。但在人名辞典、图片目录、索引及某些表格中 ,是姓在前 ,名在后 ,在姓后用一逗号隔开。如 Howe,David.英美有些人是双名 ,即在名和姓之间插入第二个名字 (second name) ,形成全名 (full name)。这第二个名字是以和孩子关系密切的父系或母系的人名字命名的。如 David Richard Howe,Richard就是这个人的第二个名字。不过 ,一般情况下 ,可省去第二个名字。另外 ,也有的父…  相似文献   

4.
组成宇宙万物的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名称。它们的中文命名或是沿袭古称,或是我国化学工作者根据外文名称翻译创造来的。而外文名称的命名则大都源于拉丁文,其原义各异,来历不凡,追根朔源,饶有趣味。其中,有的命名直接表示它们的某一特性,看了叫人一目了然。有的用以纪念元素发现者的祖国,读罢使人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有的又以世界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令人敬仰,催人奋发。还有的则采自神话中的人名,颇具风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细考起来,大约可分以下七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人的名字伴随着人的一生,成为这个人的标识,直至记入册籍。命名,成为一种文化习俗,反映命名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希骥愿求和兴趣爱好。满族人早期命名极为随意,无任何规律,更无任何意义,随命随叫,自由自在,毫不避讳,甚至族内重名、祖孙重名,皆以“各叫各的”而成俗。清入关后,满族人渐习汉俗,吸纳汉族命名文化,名字渐以“范”字命定,体现了氏族血脉和族群关系,也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至清代中晚期,满族完全接受了汉族命名文化,体现了对命名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人名和人名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因此,命名应当首先考虑语音是否得体。一、注意谐音的负效应谐音是一种重要的命名手段。如“赵中华”,“赵”与“照”同音,表达了希望名字使用者能像阳光一样普照中华大地的意思。此  相似文献   

7.
摆脱文化差异对翻译之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望文生义而曲解或误解原文意思是翻译中常见的错误之一,其主要原因除语言基础及专业知识等因素之外,就在于初学者不了解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行文时随意性太大。因此,如何帮助初学者摆脱文化差异的影响,并走出这一误区是值得探讨的。一、了解文化差异,准确表达译文英语汉语分别属于两种不同的文化,这种文化差异也充分体现在英汉两种语言之表现形式上的各个方面。例如:中国人的姓名书写格式与西方人的大相径庭。在美国有160多个城镇以历届总统的名字命名。而在中国则很少用人名为城镇命名;在接受别人赞扬时,中西方也显示出差异,…  相似文献   

8.
参加美国职业篮球赛(简称NBA)的各支球队的队名大多直观形象,特征鲜明。有的队以动物命名,如亚特兰大鹰队,其队名给人矫健勇猛感;密尔沃基公鹿队的队名则给人机灵善跑感。有的队以能使人产生特征联想的事物命名,如奥兰多魔术队取名“魔术”,给人精于安排、战《“大网”挡住“子弹”“黄蜂”蜇死“老鹰”》(见《新华日报》)。题中“大网”指新泽西网队,其队名给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防守严密的联想;“子弹”指华盛顿子弹队,其特征当然是进攻猛烈而密集。记者以“大网”挡住“子弹”为喻报道比赛结果,动感强烈,言简意…  相似文献   

9.
英语人名的翻译原则与细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考试周刊》2009,(23):218-218
英语人名和汉语人名一样千差万别,丰富多样。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需要遵循许多规律,本文将这些规律归结为两大类:约定俗成的规律和按照英语人名本身的发音音译的规律。第一种规律是指按照被广泛和普遍使用的英语人名的翻译版本进行翻译,尽管有时这些版本不符合这些人名本身的发音。第二种音译规律涵盖很多方面,如英语人名中姓氏的翻译等。同时还要注意翻译英语人名时的一些细节,如人名的翻译应使用的正确格式等。除此之外,在翻译时,对原文整体透彻的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人名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镜像,通过对21世纪初福建省7万余名大学生人名字种、字音的统计分析,总结出80年度初出生的大学生的命名方式,由此观照出人名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人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2006级新闻、多媒体两个专业185位同学的名字,归纳出80年代末期出生的青年人命名的方式,可以由此观照出人名中隐含的文化内涵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英、美人的姓名来源非常有趣,五花八门。有的取颜色为名,有的取动物名称为名。了解一些英、美人的姓名来源,对于我们来说颇有意义。现简单介绍英、美人姓名来源的种种情况。L、先以人名演变为地名,再以地名引喻作人名。如:WASHINGTON华盛顿FRANCE费朗斯LONDON伦敦2、以山川、江  相似文献   

13.
人名称呼语是一个人与其他人区别的符号,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反映了我国当代一些重大社会历史事件,承载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信息,今天人名称呼语中大量的重名现象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因此,当代汉语人名称呼语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秦代推行“更名”政策,禁止臣民以国名“秦”为自己的名字。汉代则风行“以国为名”,从西汉中期到汉末三国,各个社会阶层中都存在大量以国名“汉”为名的现象。在这个问题上,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禁止臣民以“秦”为名,体现出了“独尊秦”的特点;汉则没有那么强的排他性,臣民在认同国家后广泛地以“汉”为名,体现出了“广宣汉”的特点。这种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秦汉两个王朝在治理理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古往今来的人名如银河星沙,至多至繁,都闪烁着光彩.这光彩是人们文化素养和心理状态的反映,寻绎每一个名字的含义,都是饶有趣味的事情.人们的名字或简单、或深奥、或典雅,直接反映命名者的文化素养;从人名中能够分辨出有关性别、职业、文化层次等区别,又是社会文化背景的折射.因而,人名研究成为文化语言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本文限定语料,以徐一青、张鹤仙著<姓名趣谈>将中国女性名字归为八类为立脚点,用文化语言学方法浅析了中国大多数女性名字所透露的文化信息和心理.  相似文献   

16.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对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方有众多人物的名字都来源于此。《圣经.旧约》中人们命名的方式简单而直接,其中的人名大多表现了本人出生时的情况,或表达了父母的愿望。由于《圣经.旧约》主要是用古希伯来语写成的,所以其中的人名得以直接进入英语和其它语言,成为很多西方人的名字;而在《圣经》的传播和翻译的过程中,各种语言相互影响、同化和吸收,出现了许多变体和昵称,因而产生了大量新名字,甚至由男性名字衍生出了女性名字。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学数学时,会经常看到高斯定理、柯西不等式等以外国人名命名的定理、方法,可能不少同学会问:“有没有以我们中国人名命名的数学定理呢?”答案是肯定的,下面就介绍一些,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赵忠心 《家庭教育》2005,(12B):44-45
我们每一个人.都无例外的有自己特定的名字.亦即“称谓”,如“张三”、“李四”、“王麻子”等。人的名字一般都是刚刚出生时由家长主持起的。  相似文献   

19.
汉语四方方位词的成词理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语四方方位词“东”、“西”、“南”、“北”,应该是一个自足的完整的造词系统,但不可能是也不应该是“假借”系统。“东”的造词关键在于“日”、“木”,而“日”、“木”的取象和意象则准确而全面地表达了汉语四方方位词成词的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这些系统而整体的原始理据,不仅决定了原始汉人在给汉语四方方位词造词时的顺序性、层次性,而且也反映了现代汉人运用汉语四方方位词习惯称序的延续性、历史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的汉族人名表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特点,有的命名体现时事政治和重大文化事件的影响,表达了人们对政治的期许和生话的祝福;有的命名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典故命名、宗族祧名、命理命名与增辞衬字四种传统命名方法重新兴起;有的名字显然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结果,出现了以外国文学名著、外国影视名命名的现象,包括西方及东洋的名字。这些汇集了古今中外命名特点的文化现象,折射出改革开放以后新时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