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吃粽子,举行划船比赛。这些纪念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已经流传了二千多年了。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他很有学问,很有才干。可是楚王听了坏人的话,不肯重用他。他忧国忧民,闷闷不乐,写了一首长诗《离骚》,表达  相似文献   

2.
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据说,他是现在的湖北省秭归县人,大约生于楚宣王三十年(前340年)正月初七,死于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五月初五.屈原生在楚国一个贵族家庭里,与楚王同宗,曾在楚国宫庭供职,他品质高尚,学识渊博,口才又好,青年时期便担任左徒的要职,并得到楚王的信任.他在职期间,任用贤才,彰明法令,对外主张连齐抗秦.当时历史的趋势是国家走向统一,秦、齐、楚都是大国,如果屈原的主张得以贯彻,由楚国来实现统一是可能的,但是,由于屈原的主张不利于贪婪腐败的贵族集团,他们非常嫉恨屈原,有个叫上官大夫的就到楚怀王面前进谗陷害.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是战国时楚国人,系楚王同姓贵族,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学识渊博,对内同楚王商量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候。他具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主张任用贤能,修明法度,抵抗秦国的侵略。他在政治上的斗争,包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逝世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是,中国人每到他逝世的那一天——农历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号召世界人民纪念四大文化名人,其中之一就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原,字平,战国楚人。是楚武王之子屈瑕的后裔,楚国的一个没落贵族。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相似文献   

5.
屈原至死不肯离开楚国,除了广为接受的精神因素之外,还有物质现实因素使他离不开楚国。屈原作为与楚王同姓的贵族,在楚国享有较大政治权力,这是他实现自己美政理想的保障;屈原在楚国享有丰厚的经济权益,离开楚国意味着这一权益的丧失,而他又不愿出仕他国或直接从事生产,所以将失去生活来源;家族与政权的相互依存关系使得他还要考虑家族的利益。现实因素并不是主导,但对于塑造一个完整充实的屈原形象,则不得不考虑。  相似文献   

6.
屈原,以他崇高的节操和瑰丽的诗篇赢得殊誉。我们在欣赏他那想像丰富、文辞璀灿的华章之余,自然会产生一个善良的蛇足:诗人的后裔,有无继承其衣钵的呢?有!这就是屈复,以他的高风亮节、自成一家的杰作而名垂青史。心追远祖胸有近忧楚顷襄王廿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市西北),楚王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屈原写下《哀郢》后不久便效法彭咸投汩罗江而以身殉国。  相似文献   

7.
楚辞是楚国的文学,楚辞的主要代表作家是屈原。对这样一个公认的事实,有人怀疑,有人否定,但也有人不断地拿出了更多的佐证,证明它是翔实无疑的。本文作为信息,只谈如下三点:(一)屈原的姓氏:屈原的生死年月,古籍中没有准确的记载,经后人的考证,他大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8年,终年约六十余岁。屈原的“原”,是他的字,他的名字叫“平”。在《离骚》中,他又自称自己的名字为“正则”,字叫“灵均”。但是,屈原并不姓“屈”,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家庭,与楚王是同姓,姓“芈”。还有的记载说,楚王的始封君主是熊绎,所以屈家本姓“熊”。不管怎样说吧,本姓“芈”或“熊”的屈原,为何改姓“屈”了  相似文献   

8.
一、诗人屈原与楚国政治战国中期,是各国继续兼并的时期。在这个相互吞并的战争中,担任主角的,是国势最强的秦国、国土最大的楚国、国力最富的齐国。秦国地处关中,占据四塞之固。自商鞅变法后,国势大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关东六国,为了各自生存,倡合纵以拒秦。而支持合纵的最有力支柱,乃是齐楚联盟。作为楚国的大政治家屈原,他是主张齐楚联盟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曾经担任过左徒的大官,替楚怀王起草文告,接待宾客。上官大夫靳尚嫉其能,挑拨离间,使楚王疏远了他。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令张仪假做逃离秦国,到楚国去,  相似文献   

9.
以“回到历史现场”为框架对《屈原列传》进行教学设计。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分析屈原除自沉外还可以选择随波逐流,选择离开楚国;但是因为屈原是楚王同族,因为他对楚国矢志不渝的爱,选择自沉具有必然性。第二课时探讨屈原精神的实质,讨论有关屈原爱国的争议,分析屈原精神之所以回响不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铁峰 《娄底师专学报》2007,(2):105-108,133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被贬谪的大诗人,他将自己无辜被贬的委屈、对楚国的眷恋、对楚王的忠诚与怅怨、对奸佞之人的讥讽鞭挞、对自己贬谪生活中的孤独痛苦等情感体验,蕴涵在自己以《离骚》为代表的诗歌作品中且借文学创作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怨”传统,并对后世贬谪者的人生与文学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莲是高洁的象征。我国自古以来许多的仁人志士都以莲来比喻高洁品质和坚贞气节。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战国时楚国的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学识渊博,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起初很受楚王信任重用。后来,由于子兰、靳尚两人对他的嫉妒,谗害  相似文献   

12.
屈原、端午与龙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午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民俗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据典籍所载,至少有五种说法,而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久远的要数纪念屈原一说。而真实的历史却是,端午本是一个祭祀图腾之物——龙的节日。作为一个精通楚湘巫傩之术的爱国诗人屈原,选择了五月五日这一个祭龙的日子投江自沉,本是一种安顿自己灵魂的行为,是乘龙升天之意。而屈原崇高的爱国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高尚竣洁的品格感动了楚国人民和历代中国人民,于是,把端午节、划龙舟与屈原紧密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纪念伟人的节日和活动。  相似文献   

13.
屈原与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自古家家包粽子吃,户户挂菖蒲剑,人人喝雄黄酒,然后看赛龙舟。相传这些民俗都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被世界和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古典文学研究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诚然,屈原的诗篇反映了他建设强大楚国进而统一天下的顽强意志,表现了他与危害楚国的奸臣誓不两立的斗争精神和对楚国人民的深切关注。他对国君的无限忠诚,治理国家的卓越  相似文献   

15.
屈原爱国论     
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一个伟大爱国诗人,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前期大家基本上都同意这一看法。但数年前有些同志提出:“不能象以往那样用爱国去讲屈原。”归纳起来,其理由有三:一曰:屈原爱的不是整个中国,他爱的楚国只是相当于现代中国的一个省,因此只能说他爱乡土,不能说他爱国。二曰:当时进步的知识分子并没有“国”的观念,例如商鞅本是卫国人,后来事魏,又  相似文献   

16.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340-278 BC)。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面对强秦的压迫,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但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怀王去职,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仍心系他的祖国,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在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时,于农历的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17.
中华英魂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后遭诬陷而遭到多次放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秦将白起擒楚王、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8.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这是国内外所公认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么?还有人持怀疑态度:有的怀疑屈原时代是否已经形成了国家观念和爱国思想,说屈原爱国符合历史实际么?有的认为屈原是一个贵族,他的忠于楚国是出自宗族观念而非爱国;有的认为屈原的政治主张不利于中国统一,有背于时代主潮……等等。我认为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9.
端午节     
端午节的来历,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纪念屈原”。《史记》里说,屈原是楚怀王时的大臣,因为他受到整怀王的重用,引起令尹子兰的嫉妒,就在楚怀王及继位的顷襄王之前说屈原的坏话。楚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甚至将屈原逐出都城。屈原满怀悲愤,落拓江湖,在写下了绝笔诗作《怀沙》后,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楚国的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向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小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赛龙舟就是由此演变而来),有位渔夫还拿出事先准备的粽子、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说是让鱼虾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一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  相似文献   

20.
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爱国诗人。我国每年在农历端午节吃粽子以及长江沿岸百姓赛龙舟的习惯,传说就是为了纪念屈原。大约在两千三百三十多年以前,屈原出生在我国战国时代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里。他从小就在父亲严格的教育下和自己的不断努力下,养成了高尚的品德,同时也积累了深厚的文化知识。成年后,他踏进朝庭,很快就以出色的政治才于获得了很高的声誉,也博得了楚怀王的赏识,官居左徒。这是一个仅次于宰相的位子。为了使楚国强大起来,他力图改革,却遭到了一帮腐败透顶的贵族们的忌很。他们勾结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