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中国现时约有3500个电视频道,大城市的观众可以收看50个以上的频道。与巨量的频道及收视人群不协调的是,中国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电视台普遍出现频道增多而节目资源稀缺的情况,电视节目资源成为中外传媒互动的重要领域。对海外大型媒介集团来说,中国媒介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直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2.
媒介传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过程"。既然要生产、流通和消费,那么,节目这一特殊的媒介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就必须考虑成本投入与最后收益,这就使得电视节目在制作时要树立成本意识。  相似文献   

3.
杨萌 《新闻传播》2012,(3):102-104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受众产生了新的特征:受众角色从单一发展到多重交叉;受众话语权和传播地位提升;受众分层加剧。因此,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也有了新的要求。首先,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拓宽了电视节目内容的来源。其次,媒介多元化的发展提高了电视节目的互动性。再次,媒介组织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电视节目的整合优化。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电视节目的创新策略也相应发生着变化。"电视节目的创新"要从节目内容的创新、节目形态的创新、节目风格的创新、节目制作的创新和节目市场的创新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节目主持人是电视节目的灵魂。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是在电视媒介实现有效传播过程中应运而生的,在由许多栏目和板块构成的电视台整体节目中,  相似文献   

5.
新媒介时代下,多媒体竞争加快了传媒企业的聚合,扩大了节目的碎片化。本文通过电视媒介应对激烈竞争而采取的营销策略分析,对媒介融合的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是一种基于数字化进程而产生的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在此过程中必将对传媒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产生影响。传媒的竞争与合作属于媒介经营管理的范畴,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合作体现出跨媒介生产与经营的特征,媒介融合又成为媒介集团化发展新的动力和突破口。本文在论述媒介融合带给传媒发展何种影响的同时,也试图厘清媒介融合的相关概念。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媒介转型为线索,回顾了2014年中国传媒业界和学界的焦点话题,分析了中国传媒业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焦虑和失范问题,以及传媒业进行的创新探索.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中国传媒业发展的几个趋势:即媒介内容生产将走向开放、定制;媒介社会化和社会媒介化的程度都将在融媒体的催化下进一步提升;传媒产业将从规模经济走向范围经济、集成经济;传媒失范问题的治理有赖于中国媒介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张璀  宁耕 《视听界》2002,(6):77-78
所谓“媒介生态”,是指某一特定时代中媒介各构成要素之间、媒介之间、媒介与某外部环境之间相互关联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中美两国由于不同的政治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形态和媒介本身的属性等诸多因素造就了不同的“媒介生态”。因此,作为两国电视节目所共有的节目  相似文献   

9.
从分析电视节目沦为低俗文化、庸俗文化、媚俗文化的集散地的原因入手,提出电视传媒要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审片规章,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采编和创作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以减少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不断涌现,传媒业出现媒介融合的趋势。面对新媒体造成的冲击,我国新闻电视节目有衰退的迹象,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需要电视新闻节目在形态上进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交移动电视的受众特点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媒介技术孕育了公交移动电视这一电视新媒体。但对于受众来说,技术是其次的,他们最关心通过这个新媒体是否能看到更新更好的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媒介市场竞争中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受众为本”是生产媒介内容产品的指导原则,公交移动电视的节目制作必须基于自身的受众特点。与传统电视受众相比较,公交移动电视受众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2.
毛传俊 《新闻世界》2014,(11):39-40
在国内电视节目中,一些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缺乏人文关怀与品牌创新,面临"娱乐至死"的窘境。因此,一些电视节目积极应对媒介融合的挑战,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品牌传播创新。本文以电视节目的品牌传播角度为切入点,对国内两档亲子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分析,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节目的品牌传播创新问题,并对电视节目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湖南卫视《变形记》看中国电视"身份互换"真人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真人秀节目一直是媒体节目的重点,湖南卫视的<变形记>可以说是新一代置换类真人秀节目的典型之作.节目从选材、形式制作、传播特性上都有创新,在现代电视媒介过分追求商业化的趋势下,是一个良好的尝试.同时,作为新电视节目形式,它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  相似文献   

14.
吴颖 《新闻世界》2012,(3):36-37
近年来,电视情感节目在荧屏上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私人情感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的风行,凸显的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危机,即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的过程中,不恰当地将私人领域放入公共领域。本文以电视情感节目为切入点,探讨在当今社会媒介环境下公、私领域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对传媒的影响,并阐述如何正确发挥传媒在构建公共领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邵鹏 《新闻记者》2013,(6):90-93
读书类电视节目已成为今天电视屏幕中的濒危节目,现在观众能看到的读书类节目仅存五档,且依然在苦苦挣扎着。面对一种节目形式即将消失,是出手保护,还是任其自然淘汰。本文试图从媒介生态学视角分析读书类电视节目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科技在文化领域和传媒领域不断延伸,促使我们的传媒媒介形态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传统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都在向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发展。网路媒体的低门槛、零时差、多元化等特性非常迎合当下社会媒体受众的需求,从而使他们从传统媒体受众转为网络媒体受众。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类的节目冲击非常大,所以新闻节目媒介融合是必然的,本文重点研究在媒介融合这个大潮流中新闻节目的形态变化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我国传媒行业整体的进步和发展,其发展的具体路线和趋势更加明显,那就是媒介之间的融合。在过去传媒行业之中各个媒介之间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这样的差异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减小。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电视是我国人民群众最为喜欢的媒体,而当下媒介不断融合的整体趋势必然会对电视新闻这一行业的工作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传媒行业中各种类型媒介相互融合的整体趋势,探讨了媒介之间的融合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的重要程度,并且从媒介整体环境方面的变化出发,研究并分析了媒介之间的相互融合对电视新闻行业之中的采编工作带来的具体影响,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环境的变迁,地方电视台开始面对从未有过的严峻挑战,纸质媒体、电台、有线网络以及互联网的重重冲击下,地方电视台的生存压力巨大。新的传媒格局下,继续稳定并进一步提高收视率.地方电视台就必须以本土化开创全新的节目风格,利用地方特色打造独有的或具有相对差异性的品牌栏目。根据地域细分与受众媒介接触差异的情况,来制定相应的本土化或本地化战略。要把电视节目本土化落在实处,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时约有3500个电视频道,大城市的观众可以收看50个以上的频道.与巨量的频道及收视人群不协调的是,中国各级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电视台普遍出现频道增多而节目资源稀缺的情况,电视节目资源成为中外传媒互动的重要领域.对海外大型媒介集团来说,中国媒介市场广阔的发展前景,一直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但中国传媒业在各种政策的严格控制下历来处于比较封闭垄断的状况,对外资传媒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并坚决禁止外资介入内地传媒,这使得各种外资传媒想要参与到中国内地的媒介市场的投资中来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在全球化时代和中国加入WTO的影响下,中国电视业面临着传媒市场更加开放的压力,我国电视节目资源从内容、技术到传播、发行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西方传媒集团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希望对我国传媒的集团化发展有所贡献。西方传媒集团的特点媒介集团化是世界媒介组织普遍采用的一种战略,已成为世界媒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欧美国家媒介产业集团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般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