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越来越深入到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网络化的特点决定了它既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也会侵蚀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要未雨绸缪.从校园网建设、网上引导、网下教育等方面积极应对,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网络交际处于一个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我们从讨论大学生网络交际的主要方式入手,分析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影响,并从大学生本人、高校教育工作者、高等学校自身及社会等四个方面探讨解决网络交际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四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抽取通化师范学院 8个系 36 0名学生为样本 ,从大学生上网的动机和意向等方面对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 ,大学生是网络的最大受惠群体之一 ,网络的发展对大学生的休闲、娱乐、交友、学习以及思维方式、人生观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此 ,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网络的特点 ,努力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德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西部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高校网络教学普及,大学生网络主体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高校网络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大学生网络主体性调查及其研究对于高等院校实施网络教学,提高网络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自主利用网络资源,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上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开放网络的普及、高考报考条件的放宽和高校允许在校大学生结婚的尝试.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受到种种强烈冲击。本客观的分析了网络、上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负面影响。并从弗洛尹德的性本原观点、人格结构理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李馨 《文教资料》2010,(10):218-220
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量化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大学生网络设备及网络安全方面的相关知识比较欠缺;对网络软硬件操作方面的技能不够熟练;在使用电脑和网络时焦虑状态差异较大。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各高校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提供良好健康的上网环境.鼓励学生多参加网络实践活动等方式综合提高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提出了增强网络文化意识、培养合格队伍、构建良好网络、及时教育引导大学生应对网络文化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高校网络德育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是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人才最集中的地方,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思想观念等方面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心理,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高校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目前国内上网生力军中的绝大多数主力,他们的网络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在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盛衰。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上网存在的问题,并从网络素质教育的主体性理念以及高校网络环境的加强和网络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素质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网络正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运用网络,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应加强大学生网络运用意识、信息处理能力、网络控制能力、网络交际能力、网络学习能力、网络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双刃剑”的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等方面既带来了积极的作用也伴随着消极性的影响。为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认真分析,因势利导,积极应对,促进网络社会的大学生健康地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围绕大学生的婚恋现、网络行为、心理状况、课余生活等四个方面对1000名大学生的生活价值现进行调查分析.从多个视角揭示大学生生活价值现的多元化特点.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并对如何加强当前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在队伍权威、教育方式、主旋律教育、适应性选择性教育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高校应对挑战的具体办法:(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高队伍成员的网络沟通能力;(2)探索网络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扩充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3)加强自律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和免疫能力;(4)健全网络制度建设,努力加强对学生上网行为和上网时间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网络文化的特点及网络信息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方面的正负面影响,探讨了高校加强大学生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浅谈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党课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特点,丰富了党课教育的思想资源,更新了党课教育的模式,给大学生的党课教育带来了机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党课教育,同时对网络环境中潜在的一些危害因素要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6.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通过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以应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现时代互联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信息工具,网络在大学生信息交流、人际交往、视野拓展等方面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道德构成了冲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令人担忧。对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进行研究无疑十分迫切也十分重要。本文仅针对网络时代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从教育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一些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高校稳定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政治参与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大学生群体利用网络获取政治信息、利用BBS论坛表达诉求、利用网络发起现实活动等网络政治行为,直接给高校的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传统政治参与相比,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不同的方式、途径与特点,对高校稳定构成“双刃剑”式的影响。面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我们应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化、制度化、理性化,促进高校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逾发显现出来,通过透视大学生上网的现状,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从提高认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建设有吸引力的校园信息网络,加强校园化建设,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学生明辩是非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校园网络上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它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文章从更新高校网络舆论管理理念,树立主动介入理念、民主平等理念;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管理,加强网络舆论研判,改善网络舆论引导方式,加强大学生网络主体意识教育等方面阐述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