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注重向学生传授必要的法学原理和基于现行规范的法律知识,忽视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因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批评和责难。面对压力,国内部分法律院系开始引进美国的“实践性法律教育模式“,它包括“诊所式法律教育“和“模拟法庭训练“课程。这种法律教育模式在诸多方面根本有别于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改革极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具备的条件入手,探讨了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认为,高素质法律人才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宽厚的多学科知识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必须从学制,课堂设置,实践教育,学术教育和高教师资等方面彻底革新,形成适应司法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型的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文摘要览     
“法律诊所”挑战传统教育模式  不久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上,一种被称之为“诊所式法律教育”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国内外知名大学法学专家、教师的热烈讨论,人们认为这是对传统法学教育发出挑战的“面向21世纪”的法学教育模式。《中国青年报》记者崔丽、程刚对这种法学教育模式作了介绍。  诊所式法律教育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顾名思义,它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践过程,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从而缩小法律理论教育与法律职业技能的距离,同…  相似文献   

4.
法律制度是上层建筑,决定这种上层建筑的,当然首先是经济基础。但是,我们又不能简单地以为只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才能决定法律模式的特色。必须看到自然、人环境时法律模式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构成西夏法律模式的化气候土壤不外四个方面:特殊的地域气候或自然环境;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国家组织管理的水利工程;与周边政权利益冲突的关系。这四综合地决定了西夏法律模式的性质特色。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本土化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玉政  金伟 《教育与职业》2006,(18):113-115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舶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对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但“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生成背景、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法律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差异,这给“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的本土化带来了相当大的不便。“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能否弥补这种差异,并且实现外来模式与本土模式的有机契合。  相似文献   

6.
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和职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引入高职院校法律教育势在必行。诊所式法律教育对高职院校现有的法律教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职院校法律教师只有更新观念,迎难而上,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行政法律制度三种模式,指出市场经济建设引起中国行政法律制度由传统的行政支配型的管理模式向理想的市场导向型的平衡模式转变。基于中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应设计一种运用控权等多种手段的平衡模式,才能真正实现效益、公平、秩序价值互补,国家、社会、人个利益兼顾的恰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法律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术、法律观念和法律信仰的法律人。根据我国法律传统、法律制度体系和社会经济文化的特点,着重从法律教育模式的定位和相应教育体制的构建方面,宏观地探讨了我国法律教育的目的及其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法律课时不足、教学成效较低的状况,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律课程中应用,分析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高职法律课程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阮富坚 《广西教育》2013,(43):92-93
高校法律文化传播对大学生法律行为模式、法律观念和法律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分析法律文化与法律社会化相互包涵、相融、促进的关系,探讨了法律文化传播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清末法制改革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清政府不得不将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法律变革紧密结合起来。总体来看,清末法制改革开启了新式法律教育模式,初步建立了法律人才的选拔任用制度,但是因为缺乏实施的诸种必要条件,法律人才的准备不足依然成为困扰清末乃至民初司法制度近代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法律是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要做到对法律的有效运作,就必须通过市场机制对这种资源进行配置。用“供给——需求”的方法对法律的供给因素及供给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影响法律供给的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状况和经济结构、政治、既存法律制度、法律价格、法律生产成本、法律供给技术水平、法律社会福利等,而供给模式主要集中在强制性供给和诱导性供给、粗放型供给和集约型供给之间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3.
法律行为素质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法治意义;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德育属性和大学生法律行为素质的现状决定了该门课程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行为素质作为追求的目标;加强法律行为教育应遵循大学生法律行为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法律行为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方法和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法律职业共同体,而我国法律职业教育却未能培养出大批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美国JD教育,作为美国最为重要的法律教育模式,是以培养法律家为目标的本科后职业教育。本就我国法律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借鉴美国JD教育的成功经验,完善我国法律硕士专业教育即JM教育,是我国法律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娟 《双语学习》2007,(10M):131-132
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区别的,不能相互替代、混为一谈,也不可偏废,所以单一的法治模式或单一的德治模式不免有缺陷;同时,法律与道德又是相互联系的,在功能上是互补的,都是社会调控的重要手段,这就使得德法并治模式有了可能。德治与法治并举,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6.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要求,应改革通才式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介绍了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我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学术型、实务型、综合型法律人才的分类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法律行为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行为。法为人的行为设定了正面和负面两种行为模式。法上不存在所谓的第三种行为模式。法律行为内含合法性和违法性双重品性,法律行为品性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法的实现过程。当然,法律行为的双重品性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性和互通性。法的行为模式的缺陷决定了对现实的法律行为进行合规则性修补的必要性。借助规范评价,行为与法实现了秩序下的结合。规范评价机制从不同侧面和意义上讲是一个行为解释机制、价值判断机制以及利益激励机制。利益激励机制是规范对行为的最具决定性的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8.
SARS防治问题,反映了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所存在的不足,以及依法行政的若干缺失。为此健全法律、普及法律、强化法律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并就我国行政经常进行的“严打”作了深入的探讨,认为:要从根本上克服“法律空转”现象,就必须冲破“严打”的思维模式;只有解决“法律空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  相似文献   

19.
在多民族多文化地区法律的运行机制受很多因素影响,本文分析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语言问题对于少数民族普法教育模式和法律职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温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法学教育模式决定了法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传统法学教育模式在培养研究型人才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一不足,在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明确法学教育改革的内容、目标和关键问题,引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构建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体系是这一模式选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