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字妙批     
汉字中存在着同音字或形似字,在书写或阅读时容易造成别字,闹出一些笑话.现将一些妙批别字的故事摘录如下: 一、谐音式 李鸿章一亲戚参加考试,但这位仁兄胸无点墨,便欲仰仗李鸿章的权势得到优待.于是,他在考卷上写道:"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口."欲写"戚",无奈搜索枯肠,就是想不起"戚"如何写,最后写成"妻"字.为此,考官批曰:"实不敢娶(取)!"  相似文献   

2.
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作为语料来源,分析并归纳了留学生在汉字习得过程中的别字偏误类型。文章对别字进行了分类归纳得出:别字偏误的类型主要有形近别字、音近别字、异形同音字。本文在分析中又考察得出别字产生的三个方面的原因:汉字文化背景因素、汉字认知心理、汉字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积累运用(共36分) 1.同音字体现汉字的复杂性,也是造成"别字"的主要根源,下面这两组同音字你一定要分清.(3分)  相似文献   

4.
在孩子们的造句、写话中经常出现错别字,其中大部分是同音字替代(写别字)现象。我以北京版教材小语四册集中识字(二)11课的6组同音字为教学文本,以区别它们的形和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区分并运用这些同音字,最终目的是找到避免同音错替错代的方法。形近字辨析  相似文献   

5.
汉语有“九多一少”:字数多(五万多字),形近字多,同音字多,同音词多,异体字异形词多.多音字多(有的字甚至有八种读音),字的笔画多(最多的有64笔),字的义项多,不少词的释义多.由于人们频繁使用电脑,书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汉语正遭受着三方面的侵蚀:一是网络语言中出现了大量生造词语;二是“新词酷语”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现象;三是英语在蒸笼里坐、母语在冰凌上强卜的冷热不均现状。致使许多人对汉语越来越生疏,报刊、书籍和电视屏幕中频频出现别字。该文对编校中容易忽视的别字举了一些实例,并对别字“顽疾”的病因、诊断技巧、治疗方法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研究中发现低年级学生产生错别字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别字的产生:学生写字习惯不好,低年级学生写字习惯不好,导致多一笔,少一笔,或者笔画写错,造就别字的产生.如"真"里面有三横写成两横,"饭"的"横折弯勾"写成"横折斜勾"等. 其二,错字的产生:低年级识字量很大,形近字、同音字在一起,搞得小脑袋晕乎乎的,碰到差不多的就写一个,形近字、同音字混用了.如同偏旁的字"特""牧"混用,同音字"进""近""进""尽"的混用等.  相似文献   

7.
彭樟清 《初中生》2003,(18):33-34
别字的产生,主要是读书写字时对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掌握得不准确造成的,也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所造成。别字的类型有三种:一是同音相混,随便用同音字代替。如克(刻)苦、典形(型)、欢渡(度)节  相似文献   

8.
辨字儿歌     
辨字儿歌○柯桂泉(九江市湖口县马景镇东塘小学)在汉语中,形似字、同音字的使用率、检索率最高。形似字由于形状相似,所以常会读错、写错;同音字由于发音相同,常会错用、别用,造成混乱。这种情形,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但只要认真掌握其规律,就能准确地...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学生记忆汉字的伸缩性很大,有易学易忘的特点。新课程实施后,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这就意味着识字总量越大,字形、字音混淆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汉字结构复杂,有些字的结构相同或部分形状相似,差别细微。学生存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在很多同音字面前,不知道用哪个,造成同音字互相替代;或者是形近字混淆而用别字,于是出现了许多错别字:那么,该如伺有效地防止学生写锚别字,提高写字质量,也就成了教师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对此.我采用了以下策略:  相似文献   

10.
胡英 《民族教育研究》2012,23(1):122-128
随着汉字识字量的增加,预科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汉字的书写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即由字音相同或相近造成的学习难度渐渐大于字形相近造成的学习难度,同音别字呈现递增的趋势。本文针对两族预科学生经常出现的同音别字的偏误和偏误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同音字教学的主要难点提出适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3.过字关(下)许启仁(萍乡市湘东区教研室)第四关字误关1.汉字形近字特别多,只有细微的差别。找出下面错字最多的一组。()①抢救庄稼准备宫殿②刺刀时侯颀尝拔草③玩要方问例外分④严历舞稻仍旧坚持2.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分辨不清,就会写别字。找出下面别字...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语音复习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2004—2009年这六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拼音题年年必出,稳定性好,总是连续两年题型完全相同。04、05年选“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考同音字;06、07年选“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考同音字、形似字;08、09年选“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考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字。广东省属粤方言区,方言根基深厚,从推广普通话,促进文化融合与快速发展的角度讲,广东高考语音题。应该继续保持下去。我们对字音考题的复习。应该做到明考点,抓规律,识记忆,重积累,懂归类,收实效。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04-2009年这六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拼音题年年必出,稳定性好,总是连续两年题型完全相同。04、05年选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考同音字;06、07年选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考同音字、形似字;08、09年选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14.
形似字“似”也“不似”彤珊汉字当中,有许多字形体相近,熟称形似字。摸··················清形似字的“脾性”,对克服别字现象大有裨益。那么····················形似字的“脾性”是什么呢?一言以蔽之:“似”也“不····...  相似文献   

15.
【考点分析】积累:这部分的考查范围一般为《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科书中要求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和一些现代诗文名篇、名段,及一些教科书中虽然没有,但在现实生活中广为流传、使用频率很高的哲理名言、俗语、谚语、格言、警句等。运用:指语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内容。识字与写字这部分的试题以对字音和字形的考查为重点,主要考查同学们辨析错字、别字和不规范字的能力;辨析常见的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的能力;辨析形近音同字、音同形异字、形近义混字的能力;正确、端正、…  相似文献   

16.
狐狸聪聪是森林动物学校的一名学生,他虽然成绩不错,但他不爱查字典,所以常写错字,还经常把一些同音字、形似字搞混淆,为此,他还闹出几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记得有一次,他  相似文献   

17.
王新玉 《考试周刊》2013,(71):35-35
为了增加初中学生的识字量,在写作中少写错别字,在中考中获得满意成绩,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了牢记生、难字的注音,辨清同音字的形旁,差别辨形似字,结合词义、词性辨多音字,阅读巩固识字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考点说明】判断对误是多年来考查字形的主要方式 ;课本以及报刊上常见常用的字是考查的主要指向 ;别字 ,特别是成语中的别字是字形考查一个热点。从2002年高考有关字形方面的考查情况分析 ,在检测的难度上 ,2002年均为常见字词 ,没有较为生僻的字。复习时要关注使用频率高的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能力精炼】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反馈振聋发聩贬值针砭时弊B 遐想闻名遐迩折叠层峦迭嶂C 剪彩神采飞扬涣散涣然一新D 覆盖天翻地覆付款入不付出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紧急急不可待委屈…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写错别字的主要原因是写字不用心,观察不仔细,常表现为“多一笔少一画”,对一些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出现混淆,对一些独体字变成偏旁书写不规范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对易写错的字,讲明笔画,讲清字义;开展写字比赛、书法展示活动;科学进行写字评价,以达到减少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释今天闽南话里所见的《吐鲁番出土文书》(简称《文书》)里的俗语词数例。文中注音,系笔者家乡诗山方音。若写不出本字,用同音字代替。邵荣芬先生已考定唐五代西北方音平上去可互通(邵荣芬《敦煌俗文学中的别字异文和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国语文》1963年第3期,简称邵文)。1.脱:买。偷: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