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思维是学生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序思维则是数学思维品质的独特体现。教师在教学预设时立足“序”,在操作活动中抓住“序”,在巩固拓展中体现“序”,可让学生在认知结构中构建“序”,在知识结构中生长“序”,在数学结构中推进“序”,在思想结构中拓展“序”。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超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的相应的数学认知结构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他们的主动参与是数学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内部动因。现在的初中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非常强烈,课堂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适时地为他们提供活动的机会与思维的空间。(一)“看”的机会阅读作为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不但是一种学习过程,而且是一种眼、口、手、脑等器官充分协同参与的认知过程。课堂上教师要针对教材适当地安排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陆丽萍 《江西教育》2001,(10):48-48
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既依赖于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又依赖于他们学习数学的动机、目的、经验等因素,同时还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措施。传统的概念教学普遍强调知识序,即概念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忽视概念学习者认知序的特点。因此,有效的概念教学,应将知识序与认知序有机结合,制定或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策略。1.强化感知过程,重概念引入的策略。概念如何引入,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在概念的引入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建立起清晰的表象。而表象的建立,是以对所感知的材料的观察、分析或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所唤起…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5.
数学观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15,他引:58  
学生对“数学是什么”的认知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数学和解数学题的方式,教师对“数学是什么”和“数学是如何习得”的认知也影响着数学的教学和数学课堂经验空间的塑造,要在学生接触的数学题中引入变化,利用改变学生的经验空间去改变他们的数学观和问题解决。通过学生数学经验空间的拓宽,使学生有更宽广的数学观,有更具弹性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是应该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猜测”“发现”.并通过合作与交流.建构数学认知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生成性学习材料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即时生成的,开放性学材的精准反馈对教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选择要有“类”的意识、呈现过程要有“序”的认知、交互反馈要有“联”的思想三个方面阐述了教师在实施生成性材料教学时要关注数学本质,精准实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问题意识,引导自主质疑,是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敢问”、“多问”、“会问”.让他们不断产生认知冲突,养成质疑的习惯。学会质疑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管理、认知、教法以及学法等方面阐述了非数学专业学生产生数学焦虑的成因,并从“教师之教”、“学生之学”以及“心理调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语言是以教学语言为“基”,以数学语言为“体”的混合型特有语言,它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有机融合体。数学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的多重性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范式的多重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多种思维的辨证统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语义与句法两方面分析教学,不可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应用“问题”“表征”“转换”启发学生,让学生的表达“有思路”“有道理”“有根据”,引导学生规范地、清晰地、简约地表达等。优化数学语言教学,能让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促进学生认知力的提高,带动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学实践同时告诉我们:在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确立开放的教学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利用和挖掘新教材中的探索性、开放性因素,以开放性习题教学为切入口.实施“开放题”的“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切实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自学讨论法”数学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求知欲的天性之上,给学生提供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使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有效地统一起来,使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理论,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数学理论,形成数学思维。在自学讨论法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作用着重体现在三个方面:①示范一引导。教师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学习的方法上,对学生做示范,让学生看到如何展开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4.
数学可分为研究性数学和教育性数学。研究性数学主要注重科学逻辑的序,而教育性数学则注重科学逻辑的序与认知心理的序之间的完美结合,后者即“教育数学”。教育数学是在研究性数学基础上的再创造、再提高,教育数学对数学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数学思考”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四大目标之一。在实际教学当中,如何使学生思之有“源”、思之有“理”、思之有“序”、思之有“创”,这是广大教师应当思考的。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数学自学能力呢?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7.
场景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新范式.教学中,将数学知识还原为学生生活化、经验化的场景,能够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关联.教师可以创设“体验场景”“探究场景”“模拟场景”和“支持场景”等,唤醒学生的认知,激活学生的思维,助推学生的数学创造.  相似文献   

18.
实施课程改革几年下来,我们在数学课上常常见到:课堂上学生的数学书始终没有打开过,有的甚至一上课教师就说“同学们,请把书合上收到抽屉里,身体坐正,这一节课我们研究……”还有的课堂从开始到结束根本就见不到有数学课本。数学特级教师徐斌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文中提及了这种现象,他把这种“无看书”的现象与“无板书”、“无作业”合称为“三无”现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什么老师不让学生翻课本进行阅读呢?  相似文献   

19.
皮亚杰指出:“只有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数学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知发现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教师教学不仅要重视“导”的设计,更要重视学生“学”的体验,关注学生“学”的情感、态度与方式。  相似文献   

20.
张彩环 《小学生》2011,(3):16-17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已成为众多教师探索的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向“学”的过渡,营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创造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