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源于往古而带有许多的古汉语特征。成语的古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构造成分上体现的古汉语词汇特征,二是构造方式上体现的古汉语语法特征。  相似文献   

2.
汉语成语结构对称类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成语在结构上具有明显的对称特征.这种对称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结构关系的对称性,即成语中并列的前后两截的内部结构关系是大体一致的;二是结构成分的对称性,即成语前后两截对应位置上的结构成分在语法性能上是基本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书面语,是现代汉语中保留文言成分较多的语言形式。汉语成语的文言特征表现在结构、用词、语法、语音等方面。了解成语的文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4.
依存式成语指由两个语段组成的相互依存而使用的成语。依存式成语在音节、结构、类属上都具有非典型性特征。依存式成语主要功能是语篇功能,它可以领起语篇、衔接语篇、完结语篇。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是由古代汉语发展来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古汉语的特征。成语是古汉语中的典故、寓言、故事、警句等经长期相沿习用而凝固成的固定短语,带有更多的古汉语特征。所以,分析成语中的古汉语因素,既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古汉语的特点,又能使我们更好地掌握成语的意义和正确使用成语。成语中的古汉语特征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在语音、语义、语法诸方面表现程度不同。语音方面最为鲜明。语义方面弱之。汉语成语的非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语义方面。汉英成语不仅有字面意义组合重合的情况,亦有比喻义重合的情况,而且意义不重合的成语语义文化特征也未必强烈。另外,汉语成语的文化特征有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形象集前代姜子牙故事之大成,具备前代姜子牙形象的各种显著特征,如隐忍待时、文韬武略、聪明睿智等;较之以往,《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形象的最大特点是忠厚,作者尽力剔除前代姜子牙形象中的狡诈成分,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仁厚长者的形象,这主要表现在尊师重道、不恋富贵,有情有义、知恩图报,济世情怀、解人之危,忠厚仁义、慈悲为怀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明 《文教资料》2007,(8):85-86
使用成语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就是:其一,要从语源、感情色彩、同义辨析及意义整体性等方面准确全面地把握成语的意义;其二,要在成语的实际运用中避免成语的误写误读。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是影响英汉成语翻译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汉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才能有效开展英汉成语互译的相关工作。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主要反映在地域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与历史文化四个方面。基于这些差异,我们必须采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意译法、直译加意译等四种主要翻译策略,以实现英汉成语互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在汉语词汇中得到广泛深刻的反映 ,而作为其重要成员的成语 ,最富有汉民族文化特征。我们从“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和“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两个方面 ,不难看到“成语与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多数成语是在古代文化发展中形成并流传下来的,这些成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留有古汉语特征,研究这些特征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  相似文献   

12.
张思永  郝广伟 《文教资料》2006,(35):127-128
语言间的对比可以在多个层面上进行。汉英成语在形成过程中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也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了解汉英成语间在“形和意”两个方面的“异和同”对英语学习和翻译实践都是必要的。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英成语间的两种主要对应模式:完全对应和不完全对应,并讨论了各个对应模式下汉英成语间的翻译情况。  相似文献   

13.
通感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句子当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虽然成语中通感辞格的运用没有比喻、比拟等辞格运用广泛,但是在成语中也存在很多通感辞格。本文主要从通感辞格的角度来讨论成语,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其他的辞格兼用两个部分,主要探讨通感成语的分类。  相似文献   

14.
《洛阳伽蓝记》中的30余条成语有首次出现的成语和沿用前代典故、典籍的成语,部分在结构方式或表义形式上和现行成语很相似的普通四字格因其意义的单层性、指称的行为过于局限,遣词用字过于古雅,不适应人们日常交流的需要,在结构上且在词形上,始终没能取得固定的形式等原因无法定型为成语。部分典故词语存在转化为成语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说,英语和汉语成语包括:固定词组的普通说法、谚语、惯用语词组、俚语、寓言和暗指等等。成语基本上来自民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化特征、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性。不同语言的成语特点既受到其民族文化特征的影响,又影响其民族文化。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关于《汉语大词典》成语释义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商榷:一、多义成语的释义问题;二、兼类成语的释义问题;三、近义成语的释义问题。概言之,前两个问题说的是“释义不全”,当增立义项,以求完备;后一个问题说的是“立目不当”,误把近义成语看作等义成语,当各为主条,以求缜密。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偏正式成语作为成语的一部分,不仅在形式上有其自己的特征,在韵律上也和其他类型成语一样,有很强的节奏性。文章从声调的平仄以及各个音节的开合口等方面分析了偏正式成语,总结了偏正式成语在韵律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举例对比说明的方法,该文将从成语语义类别的转移、成语语义范围的变化、成语语义的褒贬转化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汉语成语语义的发展特征,以求对成语的复杂语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20.
成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留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也是考察留学生汉语水平的重要尺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中级成语教材应兼顾技能和文化两个方面,笔者从成语条目的选择,成语故事的解读,成语理性义、色彩义、语法义的解析以及课堂延伸与课后练习等几方面分析了成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