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送教上门”是切实保障重残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益的重要路径。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针对重残学生残疾类型多、地区分布广、足不出户久、教康需求复杂等特点,在融合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创新送教上门工作路径,通过完善送教工作机制,创设开放送教场域,开发多元送教课程,畅通送教转衔通道,区域重残学生教育正逐步实现从“送好”到“融合”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可是,有的学生读课文时,只满足于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却没有从内容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有碍于真正读懂课文。因此,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从内容去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认识上有所提高,情感上受到熏陶,思想上得到教育。本文以《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浅谈几点具体做法。一、抓课题分析体会课题是文章的“窗口”,凭眺“窗口”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让学生读题思考:(1)长安街在什么地方?总理指谁?(2)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是什么人送总理?这里的“送”与平常的“送”意思有什…  相似文献   

3.
送教上门,是针对不能坚持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山东省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实际需要,开展送教上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学定教”“以需定教”的精准送教模式。  相似文献   

4.
薛元荣 《中国德育》2007,2(7):74-74
下午放学时候,我在楼梯口遇到了我的学生玲雅和小燕。“薛老师,下个星期我要送你一张贺卡。”玲雅说。“老师,你人好。我也要送。乔老师太凶,就不送了。”小燕说。“人好?是吗?我怎么不觉得?”背后还会“议论”老师,这群小家伙。“不算好,马马虎虎吧。对你们好,可是咱们班的成绩上不去呀。”我受到了学生的“表扬”,心里有些洋洋得意。被学生“表扬”一句“你人好”,酸楚中有一丝甜蜜的感觉。我这个语文老师“好”在哪里?想了想,大约有这样几点。  相似文献   

5.
上完课,我忘记把U盘从电脑上退出来。想到前几次总有学生给我送来,就没在意。可这一次,到快放学了还没学生送U盘来。“谁把老师的U盘抽走了?”没有学生答腔!“哪位同学想帮老师送U盘,现在是不是忘记送了?”我换了一种语气。学生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还是没有人回答。“U盘里装的可都是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复习资料啊!再不拿出来,  相似文献   

6.
张俊 《班主任》2002,(9):16
听说过家长或学生给老师送礼,没听说过老师给学生“送礼”的吧?其实教师给学生“送礼”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给学生送的“礼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物质上的“礼物”,另一种是精神上的“礼物”。这些小小的“礼物”,可以使失去信心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诗歌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想学”,并培养学生的“能学”和“会学”能力,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送学生一双自主学习、自由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2007,(3):53-53
本刊讯 不久前,湖南飞度车友会27名青年志愿者来到国家贫困县隆回县,在该县特困山区十里山建华希望学校开展了“送资金、送文化用品、送寒衣”的“三送”爱心助学活动。他们为11名孤儿、残疾孩子、特困学生捐赠了5650元爱心助学款、800多元文化用品和近百件衣服。  相似文献   

9.
指导看图作文《雨中送盲人》时,我先挂出图画,让学生按观察顺序认真看图,然后口头作文。我提示大家从“雨”说起,抓住“送”字,并从图中找出例证。这样一来,同学们都开动了  相似文献   

10.
解决“因残致贫”问题是我国推进精准扶贫落实落细、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必须面对的难点和挑战。重度残疾儿童学生是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象,更是国家政府重点关怀的群体。“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组织实施让“送教上门”得以实现,但依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以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为契机,通过参加山东省潍坊市“送教上门”社会实践、家长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开展调研,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总结中国“送教上门”工作现状,挖掘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中国“送教上门”工作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丁辉 《学习之友》2014,(7):56-56
刘瑜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谈到她初到剑桥执教,即被学生们交上来的作业“吓”得一愣一愣的。有学生在作业中控诉西方国家如何“毁”了发展中国家,甚至有学生为“斯大林主义”大唱赞歌……  相似文献   

12.
雨伞     
快放学了,外面的雨依然很大,一位老人站在教室门外,很明显是来给学生送雨伞的。我环顾四周,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出来认领。于是,我轻声问正在看书的学生:这位老人是给谁送伞的?”教室里一片寂静。“是不是搞错了?”我带着满心的疑问,走到门口,问老人:您是谁?给谁送伞呀?”“我是小文的爷爷。”我一愣,小文,不就在班里吗?他为什么不来拿呢?我向小文望去,只见他涨红了脸,头也不抬,再看老人,满脸的皱纹,穿着朴素。我顿时明白了。“小文,别忙着看书了,来拿雨伞。”我对小文说道。小文不情愿地走了过来,接过雨伞,没有多看送伞人一眼。“同学们,小文…  相似文献   

13.
(一)多义词与同形词多义词同时存在着的多种不同的意义,一定是互有联系的。例如; “送肥”的“送”指“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送信”的“送”指“把东西递给人家”,“送客”的“送”,指“陪着离去的人一起走到某一地点”,“送礼”的“送”是“赠给”的意思,“送电”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学生向我们反映,某些辅导员竟然公开向学生索要礼物和礼金,否则就会为入党等事情“亮红灯”。在网上,我们发现了一个学生发布的求助帖子:我想当班长,打算让辅导员照顾一下,想给辅导员送点礼,200元差不多吧?送现金,还是送购物卡?还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吗?  相似文献   

15.
学会做真人     
学会做真人■●王根明最近一段时间,《新民晚报》“读者之声”栏目据一封《送梨引出风波来》的读者来信,开展了“送梨风波”大讨论。事情说的是:某小学一名班主任,在班会课上,对送给她礼物的学生以回赠梨“表示感谢”,而没送给她礼物的学生,则被冷冷地晾在了一边。...  相似文献   

16.
不少学生一动笔写作文,总是觉得没有材料可写,普遍存在“等米下锅”或“无米下锅”的现象。那么,教师如何把作文的“活”素材搬进课堂,为学生“送米下锅”呢?一、在课堂上动手学做。有的学生写家务劳动的作文过于简单,几笔就带过。如何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相似文献   

17.
“主任”     
妻是一个后进班的班主任。班上学生成绩差、纪律差是全校出了名的,不时还有“摩拳擦掌”的事情发生。对此,“主任”倍感头疼,常向我苦诉要尽快放弃“主任”头衔,早日脱离“苦海”。每每我都笑而不答。一日,妻的朋友过生日,询问我送什么礼物好。我说:“就送那个你最不喜欢的月亮  相似文献   

18.
孟祥菊 《班主任》2013,(9):68-68
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我给一年级学生上了一节语文识字课。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我在巩固识字阶段设计了一个“答题送卡”环节,将一些难读字、难记字、难写字归类誊写在一张张印有各种卡通形象的塑料识字图片上,并对学生承诺,只要能将图片上生字全部读对便能获得那张图片。学生兴趣高涨,人人争抢着答题,正确率极高,获得图片的学生都兴高采烈,爱不释手。  相似文献   

19.
轻松一刻     
《考试》2003,(9)
待人接物语文课堂上,老师问道:“‘待人接物’是什么意思?”一学生起立说道:“就是呆在家里,等着接受别人送的礼物。”老师:“啊?咳!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这学生接口道:“那没关系,我是老二!”  相似文献   

20.
活动进程:1、选1(或2)个学生做动作.2、将“登山”“划船”“摔胶”“跳绳”“踢毯子”’“荡秋千”“放风筝”“滚铁环”“压晓跷板”等12个词语卡片分给12名学生;3、做动作,送词卡.一个学生做着动作,如做划船的动作,持“划船”词语卡的学生走过去,亮出“划船”其他学生当裁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