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 2 0 0 1年 9月 1日开始 ,乒乓球比赛从 2 1分制改为 11分制 ,使乒乓球比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其影响远远超过使用大球。从实行 11分制的世界比赛的情况来看 ,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有个适应过程。本文对 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进行了简要分析 ,意在为不断总结 11分制的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1分赛制中我国乒乓球主力队员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际乒联于2001年9月1日把国际正式比赛制由原来的21份改为11分。对国内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产生很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乒乓球主力队员王楠11赛制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探索11分制的竞技规律,探索新的制胜因素和今后国家乒乓球队有针对性训练,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每局11 分制”对乒乓球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1年国际乒联在第 47届世乒赛上对比赛规则做出了重大修改 ,把沿用了近百年的每局比赛 2 1分制改为每局 11分制 ,于 2 0 0 1年 9月 1日起执行。这一规则变动将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同时也对运动员的多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只有充分认识“每局 11分制”与“每局 2 1分制”的不同 ,尽快在技术、战术、心理等各方面训练中积极采取对策 ,才能使运动员更快地适应新的赛制 ,取得更好的成绩。1 “每局 11分制”要求运动员更快地进入最佳状态  由于 2 1分制比分相对较多 ,如果开局不利 ,因中局较长 ,还可能有较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11分赛初探     
国际乒联于今年6月拟将实行“11分赛制”试行方案。笔者就如何调整多年形成的“21分制”习惯性程序、战略思想和心理方法,建立符合“11分赛制”特点的新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驾驭11分赛制,曾在1993年全国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集训期间,就实行11分赛制后的前三板运用、领先、相持、落后三状态,对62名运动员展开调研,并以此文作为引玉之砖,期待同行们对11分赛制的深入探讨。 一、11分赛制的特点与适应 程度  相似文献   

5.
回顾乒乓球运动这几年的发展,尤其是采用40mm的大球,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的限制以后,乒乓球运动的竞赛规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目的(1)新规则对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2)受新规则的影响,国际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竞赛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录像观察法,三分法对14位顶级乒乓球选手的比赛录像进行了观察与统计.经过文献资料查阅,提出研究假设,分别如下(1)新规则以后,优秀运动员比赛时连续对抗的回合较以前有所增加.(2)由于新规则对发球技术的限制,比赛中运动员接发球抢攻的可能性增加,因而接发球抢攻技术的使用率要比以往高,与此相对应,对于发球运动员而言,发球后抢攻技术使用率应比以往要低.研究结果采用新规则以后,发球后抢攻、双方对攻、接发球抢攻三部分技术的使用率趋于平均.这表明,对于顶级运动员而言,前三个球的胜负对一局的比赛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另外,中国运动员在接发球抢攻技术方面的使用率显著地高于国外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断,中国运动员对新规则的适应要好于国外运动员.另外,采用新规则以后,对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评价所采用的三分法标准应该进行修订,以适应新规则以后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乒乓球     
G846.1 20025486乒乓球新规则下的训练思路〔刊,中,I〕/卢炳勇//中国体育教练员一2002(2).一于31(XH)乒乓球//新规则//训练法//发球//技术//分析G846,19 20025487n分制比赛的技战术分析〔刊,中,A)/陶冶,董扬//哈尔滨体育学院浮特及一2002一20(2)一83一85表5(SJ)11分制//比赛//乒乓球//技术//战术//接发球抢攻//心理调节 本文阐述乒乓示实行11分赛制后,通山寸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李楠和牛剑峰的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3分析和探讨,摸索出11分赛制比赛中抢占主动优势的技战术和竞技规律,为今后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调节和适应竞赛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11分新赛制的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乒联在2001年把沿用了近百年的每局比赛21分制改为每局11分制。这一规则变动将对乒乓球运动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运动员的多方面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乒乓球11分记分制和21分记分制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11分新赛制的特点及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第48届世乒赛男子单打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探讨11分制下乒乓球的技术特点及11分对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为预测11分制的规律提供一些理论和技术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实行,在11分赛制的影响下,运动员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压力,由此在比赛过程中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原有技战术水平的发挥。通过对运动员产生的压力以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分析,找出导致运动员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并根据相应的原则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为乒乓球运动员适应11分赛制所进行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乒乓球实行11分赛制后,通过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楠和李晓霞的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摸索出11分赛制比赛中抢占主动优势的技战术变化,为今后备战世界大赛进行有针对性训练、调节和适应竞赛中心理变化,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捷径.  相似文献   

11.
排球比赛中教练员的谋略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恒 《四川体育科学》2004,(2):66-67,73
现代排球比赛已不仅是运动员之间的对抗,更是场上教练员之间运筹谋略实施举措的有形的无声的较量.在实力水平均衡的情况下,教练员科学的谋略举措将对比赛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从教练员的技术谋略举措和心理谋略举措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现代排球教练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2.
关于11分制乒乓球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表现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乒乓球11分赛制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赛前情绪心理的异常表现,本文对其异常心理表现进行分类、分析并找出原因,提出了乒乓球运动员适应新规则的心理训练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2l世纪初中国体育竞赛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和理论分析法 ,对我国体育竞赛市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指出 2 1世纪初制约我国体育竞赛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竞赛体制、机制以及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浅论竞赛制度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比较研究、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现行竞赛制度的现状、特点、效益及其导向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现行竞赛制度的弊端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危害,提出了改革竞赛制度、提高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研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演变对武术技术风格的影响。指出,竞赛规则对武术风格有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1996年和2002年制定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忽视了武术以攻防技击为主的本质特征,必须予以修正,并提出了若干原则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校乒乓球专选课程的特点及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普通高校乒乓球专选课程的特点进行乒乓球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短暂的时间内,掌握一些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了解、体验乒乓球的竞赛过程,为终身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7.
议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中的训练、竞赛、管理体制和保障体系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为健全和完善竞技体育举国体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2005版新规则的变化展望艺术体操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晨  刘鎏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4):510-512
采用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对比2003年版与2005年版新旧规则的异同点,阐述当今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新变化及主要趋势。结果表明,完成分值所占总分的比例提高,“动作的完成”将成为决定艺术体操比赛中成败的关键,艺术价值中的舞蹈分值提高,身体动作结合器械动作的类型和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具体表现在抛接方式的类型,以及器材运用的多样化等。成套难度动作的数量产生了较大变化,并取消了联合难度。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走向世界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和娱乐、健身、竞技功能,但是它至今难以推向世界,甚至难以跻身大众娱乐天地。吸取其代表性项目武术、围棋、中国象棋、风筝走向世界的经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要走向世界,必须加强理论研究,扶持引导;完善竞赛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民运会实行申办制,比赛项目、会场安排也应改革调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跆拳道协会于2010年10月颁布最新修改、审定的<跆拳道竞赛规则及解释(竞技)>(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在2010年12月5日第15届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上正式实施.规则是构建训练和比赛体系的向导,裁判尺度是竞赛的核心;比赛水平越高,裁判尺度和比赛胜负的关系越紧密.通过对跆拳道新旧规则主要内容的分析与对比,探讨新规则的实施对我国跆拳道裁判员计分和判罚尺度等方面产生的变化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