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推进高校发展的根本保证,强化对高校党建的研究是高校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寻求高校党建研究的关注点、查找不足、提出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思路,则是高校党建研究应有的题中之意,也是推进高校党建研究发展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2.
和谐发展是高校成人教育在学校发展中生存发展的现实要求,高校成人教育的和谐发展是和谐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重点学科建设是推动高校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江苏省教委李志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学校为本。高校(指有能力培养硕士以上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下同)大计,学科为本。抓好重点学科建设,是高校提高竞争力、生存力和事业发展的关键。一、学科是高校的基础1...  相似文献   

4.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这是国家发展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项长期方针。高校是各种专门人才密集的地方,又是科研水平较高和实验手段较完备的地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高校也在不断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高校校办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这是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改革的产物,是高校发展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5.
弱势高校生存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书义 《天中学刊》2004,19(6):111-113
弱势高校是指那些与优势高校和强势高校相比,办学条件差、办学水平低、综合实力弱、公众认同度低、外部环境较差、生存和发展存在明显不利因素的高校。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弱势高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弱势高校要抓着机遇,努力优化外部环境,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扶助,同时着力提升自身品质,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向创新型社会的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把握机遇,这也是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发展提供了学科、师资队伍、科研、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和改革机遇。  相似文献   

7.
高校产业在10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3个具有明显特征的发展阶段。虽然从总体上看,发展是迅速而健康的,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使高校科技产业持续而快速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快改造改组的步伐,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努力进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8.
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优秀研究生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党员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利于培养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9.
正确选择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教育市场规律的发展策略,做好学校发展定位,是当前专升本高校抓住机会、发展自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合并办学中合并是手段,办学是目的,合并办学高校的重点放在合并后学校事业的发展上。章针对高校合并办学的特点和办学目标,思考了高校合并发展建设的几个重点,从普遍意义上提出了合并高校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具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识教育是区别于专业教育的另一种教育,是对专业教育的升华和整全。通识教育的演变历程和与专业教育的比较辨析表明,通识教育具有"知识性"、"精神性"和"信念性"的三重特性。因此,在发展时序上,应遵循三个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预备阶段;专业教育作为通识教育的补充阶段;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引领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应该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因此教育的首要要素是道德教育。而现如今的学校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亲缘关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要使学校教育返回本真的教育,就要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所谓精神教育,从广义上理解,是一个与身体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具体来讲,是指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的总称。重视精神教育是当代西方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探讨并实施精神教育对我国的现代化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精神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不是”和“是”两方面来把握。“不是”即它与别的教育活动的区别:精神教育不是功利教育、社会教育、宗教教育、实用教育。精神教育的“是”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心理教育、情感教育;第二层次,是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第三层次,是审美教育、理想教育。我认为,倡导精神教育,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到当代所应该关注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教育哲学需要一种全新的思,召唤思的转向。存在论在教育中的到场,召唤教育哲学从"存在"的维度重新追问教育的本真存在。存在论的融入帮助教育先行从"教育存在""教育如何存在""教育存在着"这三个维度区分"教育是什么""教育如何是",以及"教育是着"的存在论意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教育是什么",而在于"教育如何是"。在基础性建构方面,存在论的到场优先烛照出教育与世界的存在性关系,教育展开世界、实现世界,教育与世界相互召唤、相互照映,并相互贯通;在教与学的关系方面,存在论揭示出教难于学,教的本质在于"让学"这一生存论教学观;在师生关系方面,存在论认为师生关系是共属一体的关系,师生之间相互成就、相互馈赠。"做一名教师仍然是件高尚的事",从而在共在、共栖的教育之境域中实现教育"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5.
政府的基本教育责任: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政府的基本教育职能之一是供给保障教育公平的有效率的教育政策,并作出相应的教育制度安排。长期以来,我国宏观教育政策活动存在明显的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公办教育偏向和精英教育偏向,教育政策制定主要是以"自上而下"精英决策为主,难以全面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公共参与以及教育利益分配、公共参与的公平性。政府有责任供给"公平"的教育政策,推动建立教育的公共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作为学者型的领导,唐之享的教育思想丰富而深邃,主要体现在他对教育基本理论、学前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民办教育的论述中,诸如他认为教育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学前教育是人生的奠基石、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职业教育是提高职业能力的关键、对民办教育要高看一等厚爱一层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教育现代化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我们长期奋斗的理想。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也是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介于教育体系在教育目的中的重要作用,在分析传统教育体系不利于教育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公平,教育结果公正因素的基础上,阐述了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入学机会,教育过程的技术支撑,教育模式及教育评价体系的多元化等方面对于教育公平实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语境",指站在终身教育的概念、观念下或是理论视野,立场和国家教育现代化意志等基点上研究成人教育话题。涉及到终身教育语境释义,终身教育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语境下的成人教育认知,终身教育语境下成人教育发展的思考等。文中还就一些核心概念作了辨析,关键理论和知识作了引述,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必要的对策和建议。认识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是一种世界观。成人教育是它实实在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育的公正与效率之争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现有的研究主要是以经济学或政治学的角度讨论社会宏观层面的教育公正与效率问题。笔者试图以教育学的视角讨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正与效率问题,提出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公正与效率是一致的,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和教育水平,以及学生自我教育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德育审美化试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德育审美化,就是从美学角度,用美育方法来改革德育课,使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向美学、美育靠近,使德育向审美化方向发展。其依据是:德育本为真善美;美育应以德为魂;以美育德可使德育走出困境,开创新的局面。德育审美化,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编写出德育内容,美学形式的新教材;其次是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就是传播媒介的形象化,教学方法的艺术化。增强德育教学的审美性,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美好道德的陶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