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日语使役句式是日语表现的重要形式。在日汉翻译中,各种使役形式让译者倍感困扰。从各种日语使役句与汉语兼语句间的联系进行分析,探讨总结了日语使役句的几种汉译处理方式。并从日汉使役句互译时的对应和非对应现象入手深入分析日汉使役句翻译的各种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经验者使役句是日语使役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汉语的使役句无法形成对应关系。系统梳理日语这一特殊使役句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日汉两种语言中的使役表达。本文从与汉语的对比研究角度对日语中的经验者使役句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揭示了这一特殊表达方式的意义及此类句式在翻译成汉语时所对应的表达形式等。  相似文献   

3.
在日语教学中经常出现使役句,也就是表示强制命令、允许、放任、接受恩惠等的使役表达。这种使役表达对于日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教学重点,而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学习难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从运用大量的例句对比研究日语使役句的构成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入手,探讨使役句在翻译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在翻译时,日语的使役句不能千篇一律地全都译成汉语的使令句。相反,日语中含有使役意义句子并不都具有使役句子的形式。对于形式上不是使役句,但具有使役意义的句子,也要根据汉语表达习惯译成汉语的使令句。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表示程度差别的汉日语比较句(本文称为差比句)的否定形式进行对比,找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否定结构上的不同,进而归纳出汉日两种语言差比句否定形式之间的意义对应,并用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形合和意合是日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主要区别,也是日汉互译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日语侧重"形合",汉语侧重"意合"。日汉语言之间的这种特点与差异,对日语学习和日汉互译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形合和意合的角度出发,重点考察日汉典型目的接续辞「ために」和"为了""以便"的对应形式,探索其对译规律,为汉日翻译教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武惠方 《文教资料》2008,(32):61-62
汉语中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带有被动意义的介词或助词构成的被动句,另一类是意义被动句,被动句在日语中被称作「受身文」,是由「勤词の未然形」+「受身助勤词れる/られる」构成.怎样将汉语被动句准确而又符合语言习惯地翻译成日语被动句,本文从几个方面浅谈日汉翻译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冬莉 《考试周刊》2012,(32):84-85
在翻译日语被动句时,我们往往倾向于译出一个"被"字。可事实上,"被"字并不是唯一的表达方式。如题目中的「昨夜、子供に泣かれてよく眠れなかった。」这句话,由"泣かれて"这个动词的被动形式就可判断出这是一个被动句。但翻译为"昨晚,一整晚被小孩子哭,没睡好"的话,明显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本文通过对日语被动句中哪些需要翻译为中文主动句和中文不含"被"字的句子中哪些要翻译为日语被动句这个角度,来具体论证在进行被动句的日汉互译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日语使役表现的分类及格助词「を/に」在其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使役表现可以表达多种不同的意义关系。本文从使役表现的分类人手,分析了自动词使役句和他动词使役句中,助词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语中有不少形式名词,如"こと""もの""の"等,是日语中特有的一个成分。在日语中,形式名词也称不完全名词或形式体言,是相对实质名词而言的,日语中常见的形式名词主要有有"こと""もの""の""ところ""わけ""はず""ため""とおり"等。形式名词在句中主要是起语法作用,没有或很少有独立的词汇意义。因此,在日译汉中,如何对形式名词作出恰当的处理,是翻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侧重从形式名词的特点出发,以"こと""もの""の"为中心,针对日译汉过程中遇到的形式名词,通过实例来详细分析形式名词翻译的基本技巧。  相似文献   

10.
有些日语句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句子竟长达三、五百字,而汉语是以简洁为传统,忌讳冗长的句子,除特殊情况之外很少用特别长的句子。如何将长短不一的两种语言进行准确、合理的翻译是日译汉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日语长定语句的翻译、日语长状语句的翻译、长句的拆译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日语长句的日译汉翻译技巧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在语言表达方面多用被动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或叙述一件事,而中华民族正与之相反。因此,日译汉时就必须把一些被动式改为主动式,使之符合中国人的表述习惯;而汉译日时也应当考虑日语的特点,把一些主动式改为被动式。本文概括了日语被动句的主要表现形式,又具体论证了日汉互译时应当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因受印欧语系的影响,被动句在日语中的使用比汉语更广泛、更繁琐,因此,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和运用日语被动句时经常出现译文因母语干扰显得生硬。当教材对日语被动句的翻译、解说不够清楚,例句不十分恰当时,更容易给日语学习者造成理解和运用上的困难。通过研究日语教材中关于日语被动句的翻译、解说以及列举的例句,发现其问题所在,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元结构主要表示述语和与之相关的名词短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致使句表达某实体发生某种情状是受某种致使主体的作用而引发的,论元易位指某些动词通过其论元位置的调换可以进入不同的框架结构。通过研究英语和汉语的致使句,对比英汉致使句论元结构及论元结构易位的异同,介绍英语中心理致使动词翻译的常见错误,以期对英汉致使句差异的了解及翻译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14.
日语被动句对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个习得上的难关。通过对日语基础教材的考察,发现教材存在不利于习得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教材对日语被动句的解说不够清楚,例句不十分恰当,这已成为需要关注和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致使性述补式是由具有致使关系的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构成的句式。述语构件和补语构件之间有一个句法界限V重,V重具有管界作用。类型繁多的致使性述补式都是在"___V重(得)___"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的合并、移位、添加和隐含派生的。"___V重(得)___"框架表示"话题—述题"结构,各种致使性述补式可看作是"话题—述题"结构。致使性述补式的歧义是由于派生过程不同和语用强制移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翻译在国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项技能。要掌握、运用好这种技能,需要良好的外语基础、较高的母语水平、广博的知识积累。尤其是日语长句的翻译更加复杂、困难,其翻译技巧更值得在翻译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这些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利用隐喻这一认知语言学理论,从致使句的原型句式出发,对英汉致使句的扩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认为隐喻的认知功能与映射功能使它在致使句的扩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为隐喻与致使句的研究开启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存在诸多差异,为了使中国学生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掌握日语被动句,初级教学中可以通过日汉对比方法进行讲解。  相似文献   

19.
英语长句的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句的翻译是翻译的难点之一。本文从长句产生的原因和长句的基本分析方法入手,阐述了长句的基本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俳句的特点分析以及汉译译案的比较,拟从翻译的角度探讨中日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