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华君 《现代传播》2013,35(5):69-72
网络媒体的时效性极易使得政府的负面舆论通过网络传播扩散,形成网络空间的政府舆情危机。危机给政府形象的传播、修复以及政府公信力的塑造等方面造成极大困境。政府形象修复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在于获得公众的认同与媒体的支持。新媒体时代政府应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公信力和执行力,建立系统的危机传播管理体系,才能使政府形象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网络媒体的迅速扩张表明其在信息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这种新媒体也面临着有效传播的问题,要建立网络媒体的公信力,首先要对其进行评价和认定。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网络媒体的利用率、网络信息质量、网络影响力等的评价是目前对网络媒体公信力评价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因缺乏事实说话,公众意见性信息传播自由而泛散;网络媒体的舆论对传统媒体的过度依赖,使其无法自主形成意见领袖,引导舆论功能显得欠缺。强化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舆论互动,发挥网络媒体不同一般的议程设置功能,并利用好网络媒体开放的互动,可望规范完善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融媒时代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进行阐述,从融媒时代网络新闻评论与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高网络媒体公信力,调动大众参与度;明确网络新闻评论价值取向,与传统媒体融合引导舆论;搭建信息化平台,技术手段控制网络言论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基于现代化网络背景下,利用融媒体的优势,保证新闻评论的客观性,传播更多正能量的信息,发挥出正面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成为引导舆论的重要力量,对外宣传的有效载体。新闻网站已经成为发布信息、引导舆论、传播文化、扩大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网络是受众了解信息的首选媒体,特别是国外受众,  相似文献   

6.
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媒体在突发事件舆论传播中具有自身的特点。只有针对这些特点,创新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才能发挥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传统媒体要对网络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就必须具备足以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这是对网络媒体进行引导的前提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公信力",会使这个词得出多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吴永红 《新闻世界》2008,(9):118-119
网络如今已成为公众舆论的“集散地”。而网络信息传播的高度自由和匿名性的特点滋生了形形色色的网络舆论暴力,“舆论绑架”就是其一。本文主张通过加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自律,保证社会公权的行使与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达到促进网络信息自由传播的发展,使尚处于初级阶段的网络媒体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9.
徐涛 《新闻爱好者》2011,(21):37-38
网络传播环境下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传播媒介对舆论的形成、反映、引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新闻和信息传播角度看,互联网被视为功能强大的新媒介,近些年来,人们约定俗成地将其称为网络媒体。这一新媒介以其信息量大、时效性强、信息源广泛、传播迅速、互动性强等优势,在当今整个信息传播格局中发挥  相似文献   

10.
网络打破了传统舆论局面,多元舆论场并存。同时,传统主流媒体主导舆论的形势和使命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这是我们面临的舆论新生态、新格局。而正当传统主流媒体以其权威性、公信力、专业化的优势,面对方兴未艾、泥沙俱下的网络媒体舆论挑战,努力引导、纠偏、过滤网络舆论短板带来的负影响时,网络媒体却频频对传统媒体的纰漏和错误予以诟病、吐槽。舆论生态随之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特点。一、同行揭短开媒体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1.
冯秀果  秦雪 《传媒》2018,(7):81-83
当前,通过网络媒体募捐求助的信息越来越多,然而网络媒体传播的这类信息可信度较低,这导致诈捐、骗捐的现象频繁出现,不仅降低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也阻碍了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参与慈善救助的行为.如何提高网络媒体募捐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规范网络媒体的信息监督,完善网络信息传播体系,激发人们参与慈善募捐的积极性,就成为当前网络媒体募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网络媒体要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入手,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具体方式包括网络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旗帜鲜明地引导网络舆论;及时开通民意传递通道,获取网民的关注点,并对网民关注的热点进行正确引导;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让各种媒体的议题设置,相互呼应、补充加强;设置一些地区性议题,使之通过网络传播成为全球性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传播的认知,其传播情境便利而复杂,呈现多样性特征。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相比也更加复杂和难于把握。分析网络舆论的概念,对网络舆论的构成要素进行剖析,在肯定网络舆论的积极建构价值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当前网络舆论在其四个构成要素方面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理性认识网络舆论,对网络舆论要加强引导、管理。  相似文献   

14.
林凌 《当代传播》2012,(5):27-29,38
移动互联网集传播工具属性、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于一体,使网络舆论在网络"熟人社会"中呈现出病毒式传播,给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崭新的研究课题。移动网络舆论具有随机性、碎片化和聚众传播特点,传播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严重;破坏事实真相的完整性;隐形舆论的隐蔽性更强。因此,难以用引导PC网络舆论的方法有效引导移动网络舆论。必须加强移动网络舆情监测,及早引导移动网络舆论;用全面信息消除碎片化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采用多种传播渠道引导移动网络舆论,提高其引导效果。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新闻报道亟须加强信息引导人角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谈网络引导,大多指对文化、舆论的引导,本文谈的是对受众接受信息方式的引导。在突发事件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和巴以冲突等的报道中,网络媒体虽然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但是相比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报道仍然有缺乏信息引导人的硬伤。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的两位同志为本刊撰写此文,分析其中原因,提倡网络媒体在新闻报道中引入信息引导人角色,值得从事网络新闻传播的同行一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媒体在传播速度等方面较传统媒体有着极大的优势,但是,在媒体公信力方面,新媒体则一时难以超越传统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时代,报网融合成为必然趋势,纸媒如何利用媒体公信力这一优势,增强自身舆论引导力,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以及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网络媒体正在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一只重要的中坚力量,伴随而生的网络舆论正在成为引导主流舆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主流媒体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总体发挥了正能量传播的积极作用,然而,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政务传播和以社交媒体为主导的网络舆论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冲突点”。特别是地方政府部门对专业媒体的批评监督报道回应不足,部分网民对政府舆情回应、政府信息披露提出质疑和不信任,不利于充分实现主流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19.
网络媒体人与网络舆论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网民已达8700万。网络舆论的个性化、言论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交流传播直接性的特点,给网络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引导的艰巨性,加大了网上引导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员———网络传媒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科学的网络舆论引导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做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及引导自发型舆论的工作,是网络媒体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0.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衡量、评判媒体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近年来,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炒作跟风盛行、侵权行为频现、不良信息传播等,造成网络媒体公信力难以提升甚至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