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许成磊  段万春 《科研管理》2015,36(10):153-160
为应对"动机不纯"、"近亲繁殖"、"拉帮结派"等多种团队管理难题,结构化、主题化、动态化实现创新团队社会资本关系的系统整合优化,在梳理提炼社会资本关系界面内涵、存在形式、关联特征和表现特质的基础上,结合对社会资本关系强度差序化作用及和谐管理主题辨识的思考,提出应用社会资本关系平等度划分社会资本关系管理主题的思路,给出无层次/交叉层次/有层次三种类型社会资本关系的概念。借鉴能够系统整合团队复杂界面关联的ANP方法,构造改进现有累积前景方法、能够实现和谐主题动态辨识及优化的CPT-ANP决策方法,并进行案例应用。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网络整合优化方法有效可行,能够为应对系列团队管理难题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春好  杜元伟 《科研管理》2011,32(10):89-96
为搭建和谐的合作关系以保证重大科技项目得以高质量完成,首先诠释并分析了重大科技项目中合作界面的内涵和基本类型,然后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分别从控制层、网络层、方案层三个层次构建了能够反映合作界面要素及项目活动子系统之间复杂影响关系的系统分析结构,最后借鉴ANP的决策思想提出了能够从系统运行效率上整合优化合作界面网络资源配置关系的决策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界面网络的整合优化方法具有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李春好  杜元伟 《科研管理》2012,33(7):121-128
为搭建和谐的合作关系以保证重大科技项目得以高质量完成,首先从项目投入与产出、项目组织结构、项目管理过程三个视角对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合作界面进行分类辨识,然后在引申传统序参量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将核心能力设置为反映合作界面整体功能的宏观序参量,最后基于DEMATEL方法构建了能够从具有复杂关联影响关系的诸多合作界面中识别出关键合作界面的决策方法。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重大科技项目合作界面分类辨识理论与关键合作界面选择方法能够为指导重大科技项目中合作管理实践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大规模协作模式下产品动态连续创新决策问题,首先结合大数据、产品动态连续创新理论分析了大数据的驱动作用;然后,从诊断界面、创意界面、行为界面、选择界面4个层面对创新界面系统进行分类辨识,并分析了每类界面中的信息需求以及各类参与主体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复杂系统、管理决策等理论,分别针对4类界面构建了相应的决策信息提取机理;最后,通过借鉴信息融合、多目标规划等理论构建了各类创新界面中决策信息整合机理,并分析了创新界面系统中可能使用的决策分析方法。本研究不仅结合参与主体的类型特征有所针对地提取有价值的产品创新信息,而且还能够通过整合产品创新信息实现创新方案的识别和优选,有利于提高产品创新效率、保证产品创新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科技创新团队的合作效率与合作效果,首先基于和谐管理理论对科技创新团队中可能存在的和谐要素即和谐主题要素、和则要素、谐则要素予以分类分析,然后从科技创新团队固有的关系灵活性、集成创新性特征出发提出了能够表征和谐要素之间错综复杂关联影响关系的网络结构,最后基于DEMATEL方法构建了能够从具有复杂关联影响关系的和谐要素中辨识出关键和谐要素的决策方法。案例应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科技创新团队和谐要素分类分析理论与关键和谐要素辨识方法能够为指导科技创新团队和谐环境营造起到积极的作用,具有应用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探析,本文在差错管理视角下,基于创造力交互模型进行剖析并构建了有利于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织、团队、个体跨层次交互的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开展研究,在研究1中,对研发团队进行案例访谈,识别出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团队过程要素——从错误中学习及其内部迭代机制;在研究2中,运用收集到的112份团队数据,通过fsQCA方法探讨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跨层次交互模型中的组织情境、团队特征、团队过程和团队构成相关要素如何与个体突破性创造力协同影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发现了“试错驱动型”“学习迭代型”及“资源主导型”3种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的组态。本文拓展了团队突破性创造力形成理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为企业从创造力形成组态的源头激发突破性创新的管理实践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Kano模型的服务需求类型,构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需求识别体系,然后给出读者服务需求类型的识别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Kano模型的三个质量管理层次,提出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研团队具有跨区域、跨层次、多主体等特点,往往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然而,以往成果对其风险识别存在缺口。从优势理论视角,揭示科研团队创新优势差异对过程风险的影响机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和探索性案例方法结合的方式,分析3个科研团队及其创新过程,随后对其关键风险提炼和识别,研究结果表明:创新优势差异通过诱发个体参与风险、协同分工风险和目标互异风险减弱创新协作与风险控制的效果。进一步而言,从个体角度看,个体参与风险体现在定位风险、行为风险、能力风险;从团队角度看,协同分工风险表现在成果分配风险、知识共享风险、成员关系风险;从组织角度看,目标互异风险体现在观念认同风险、任务复杂性风险、决策信息不对称风险。据此,从发挥个体优势和创新优势互补两方面给出创新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界面管理实证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郭斌 《科研管理》1999,20(5):73-79
界面管理对于提高企业创新活动效率和绩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企业间界面、企业内职能间界面和企业职能内亚界面三个层次对界面问题的产生原因、界面的信息过程、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和探讨。最后,本文指出了企业界面过程存在的规模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田丽丽  刘竟 《现代情报》2016,36(12):120-125
以信息行为领域的114篇国内博硕论文和124篇国外博硕论文为样本,从基本情况(学位层次、发表时间、所属机构、学科分布)、信息行为的主体和客体、信息行为的类型、高频关键词、研究方法、研究深度6个方面进行国内外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国内外共同点主要有3点:信息行为主体、客体的广泛性和多样化;相对于其它类型的信息行为而言,信息搜寻行为研究占主导地位;总频次位于前3位的研究方法是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国内外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学位层次、学科分布、信息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类型、研究深度方面存在差异。最后,对国内未来有志于从事信息行为研究的博硕士研究生提出5条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