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古典人权内容的抽象性和形式性导致了结构性的人权缺陷,引发社会的不安定和劳动者的反抗,由此导致经济社会权的产生。二战以后形成了现代人权观念,其中经济社会权纠正了古典人权的缺陷,价值目标上更注重创造性自由和实质性平等。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及时修正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结构性缺陷,降低社会分配不公,发挥司法作用,并创造宽松、自由的政治环境,以加强对公民经济社会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人权的保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国内保障而言,人权的保障系统由经济保障系统、文化保障系统、法保障系统和政治保障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这四个子系统分别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共同保障人权在社会生活中的实现。通过对人权国内保障系统的功能分析不难看出: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权的保障系统的运行才是最有效的,人权的实现才是最有保障的。  相似文献   

3.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4.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法治的根本价值和目标只能是保护人权,如果法治离开了保护人权的目标,就不是真正的法治,并且,法治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它是人权的根本保障。促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要求进一步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各国对社会权的保护路径主要包括:通过宪法条款实施司法救济;通过立法实施保护;通过发挥人权保护机构的作用而保护。我国宪法明确确认了社会权,但在现实政治运作中,公民社会权的保障主要通过宪法条款立法具体化的途径。我国公民社会权保障既不能把司法审查作为唯一路径,也必须克服过度依赖立法产生的消极后果。同时,完善我国的违宪审查制度、行政救济制度、建立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以及有效实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促进我国社会权保障制度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权作为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权,是人类社会明长期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中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又一重要的权利,是一项独立的、得到一系列国际人权件确认的基本人权。它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具有法定性、复合性、非对等性和母体性等法律特征。作为实质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了保护人权、良法之治、实质正义等基本法价值取向。就当代中国而言,在很大程度上,社会保障权的确立和实现将必然会促进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加快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从而从整体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的人权观,其主要内容是:国家的独立权和民族的自决权,是实现人权的根本前提;从中国国情出发,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在中国,只有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才能使中国人民享有真正的政治权利;保障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社会主义人权的本质;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促进民族共同繁荣,是中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各少数民族只有在新中国才能享有完整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刑罚理论研究中,报应刑论在技术和价值层面存在一系列理论障碍,目的刑论则在罪刑均衡和社会公平等问题上有失偏颇。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折中说由于没有从更高的层次上对报应刑和目的刑进行有效整合,也不能从根本上克服前二者的缺陷。从人权保障的高度重新界定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主张以保障包括犯罪人在内的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是刑罚权正当化的根据,刑法不得已原则是践行人权保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努力提高人权保障水平.但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特别是中国法治观念和人权意识较为淡薄,导致了中国人权保障水平在一个较为低水平的层次上徘徊不前.笔者介绍了现行我国刑事司法中的人权保障制度并对现行刑事司法中人权保障制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1.
人权最初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口号,但人权并非资产阶级的专利。从"天赋人权"思想的诞生到资产阶级人权文献的发表,从西方人权到世界人权,从个人人权到集体人权,从公民权到民族权和发展权,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人权概念不断被补充新的内涵而逐渐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基本价值,并最终以国际法的形式确立下来。表明人权的概念不断完善,人权的保护不断加强,国际人权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程斯辉 《教育学报》2005,1(5):75-81
人权是人类成员即所有的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存在形态是由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力构成的互相关联的体系。“受教育权”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它具有神圣性、不可缺少性、不可取代性和不可转让性。“受教育权”主要由“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与“获取受教育结果权”构成。从应有、法定与实有三个方面来考察“受教育权”,我国公民之“受教育权”的保障与实现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形势下也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和研究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人权作为公民的最基本权利,日趋成为一种法的价值追求和普适性的司法准则,并上升到宪法的高度,倍受人们关注。但是,长期存在的户籍规定却影响了公民基本人权的全面实际,成为相关政策的制度性基础和根源。以户籍为据的国务院住房贷款规定即是通过不平等的贷款标准限制外地,厶\民的购房权。因此,为切实保障人权,有必要对以户籍为据的政策进行人权分析,以寻求积极的人权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权力须以权利为出发点与归宿.不论是权力对权利的积极保护,还是权力对权利的消极限制,皆以人权保障为首要价值.政府基于对社会连带关系、公共利益、实质人权保障的合理考量,获得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正当性,然此种限制亦必须遵循一系列严格的合法性要求,惟其如此,方能实现民主法治与人权保障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信访制度在党和政府沟通人民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转型期各种新的社会问题的涌现,信访制度逐渐演变为一种权利救治的制度。虽然目前信访制度与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目标有矛盾之处,但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问题在于如何促使其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宪法学视角下人性尊严的核心内涵是指人基于人之为人的本性而具有的不可侵犯、不可剥夺、不可放弃,而在法律上享有的无差别的人格精神和主体地位.是人的价值基础和权利根源。人性尊严的权利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基本权利,而不是具体法律权利;人性尊严的价值属性决定了其更适合作为宪法最高价值原则,而不宜单纯地作为人的内在价值。人性尊严作为宪法基本权利所具有的权利功能.包括消极防御功能和积极请求功能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7.
知情权应是一项宪法权利 ,这可从它在国际人权法文件和各国法律制度对知情权的规定、知情权与表达自由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得到论证。我国宪法应明确规定知情权 ,这是人权保障的要求 ;也是宪法实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迁徙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在国际公约、各国宪法和其他法律中都有着广泛的规定。我国已经加入W TO,并先后签署了两个国际人权公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迁徙自由越来越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因此,无论从国内社会发展的需要还是从履行国际条约的要求来看,我国都应当尽快在宪法中对迁徙自由加以确立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平等既是宪法的价值,又是法律适用的原则,还是一项具有具体内容的基本人权。平等分为机会平等和结果平等两方面,但其本质是权利,或叫机会平等。各国宪法都将平等规定为基本人权,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都规定了对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朱应平博士的《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探究了平等权的司宪保护机理并探讨了怎样通过司宪保护我国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