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国有企业一直面临着如何强化资产监管课题。国有资产流失主要发生在企业经营管理、重组改制过程和一些违法犯罪活动中。原因在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主管人员选用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主体缺乏权威性。可采取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制度、建立党管干部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人才选拔机制、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对策,从而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不足,资本市场不完善,内外监督机制不配套。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必须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市场约束机制,实行各种监管方式的有效结合,形成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3.
尤琳  李根 《华章》2008,(7):1-2
我国高校的国有资产在全国行政事业性的国有资产中己占有相当的比例.近年来,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主体不明确,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管理工作较差,资产考核指标不科学、不规范等.完善我国高校国有资产的法律监管制度的设想,包括理顺体制,建立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加强对无形资产、有形资产的监管.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加强后勤服务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后勤服务企业的资产性质与社会上的企业经营性资产具有不同的性质,在强化其国有资产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加强对国有资产管理在强调机构健全、制度完善的同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保证后勤服务企业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在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又直接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发展。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规范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促进中小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专业风险评估系统、风险控制活动薄弱、信息传递不及时、监督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要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有效的风险评估系统、畅通的信息传递系统.并强化风险控制和内部监督机制,以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国有产权改革正经历从增量到存量的渐进过程,这些变化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历程。由于改革不配套,规则不健全,在国有企业改制以及产权转让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具体表现在:“合法压缩”国有产权;MBO隐藏流失风险;利用委托运营舞弊。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终极产权的权利义务不对等;隐藏问题随着改革深化逐渐凸现;“正常程序”暴露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监管漏洞。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管理好、使用好高校国有资产,使其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益与作用,必须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是目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必须要从健全体制、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等诸多方面考虑。探求构建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思路和途径是我们国有资产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中外国有企业法人监督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有资产流失严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持续滑坡是当前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往,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其成因和对策进行探讨的视角主要停留在企业经营机制方面,远不能满足实践需要。本文另寻视角,立足监督制度,通过对中外国有企业的国家监督、内部监督、市场监督等机制进行全面比较,从而发现我国国有企业监督机制之不足和完善途径,进而为寻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滑坡对策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煤矿安全生产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因追求利益最大化、政策执行者执行不力、政策内容不完善等不利因素导致的"权力寻租"行为,从而使得安全生产政策不能顺利实施。对此可以通过提高权力寻租的成本、确保政策内容的完善性及科学性、健全煤矿法律体系和企业内部监督机制等措施来保障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各省市已建立了较为健全的高校公开招聘制度,但在开展公开招聘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地方高校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尚不完善,其招聘时人才评价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无法得到保障,引发公众质疑。主要表现为招聘计划不合理、考试过程不规范、结果公开不透明。导致廉政风险的原因在于地方高校制度规范体系不健全,内部监督体系不完善。因此,地方高校应当通过建立制度协同的廉政规范体系和监督协同的内部治理体系完善公开招聘风险防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铁路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铁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登记不及时、投资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产经营责任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加强铁路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扬州晚报》假版新闻获中国新闻奖的事例,说明中国新闻奖评奖机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完善评奖机制,评奖过程中的内部监督需要主动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引进问责制,强化核查环节。在核查参评作品资格的过程中,各个层次和环节的签字人和公章单位都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其目的不仅在于对责任人的处罚,更可以使人们意识到各自承担的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固然有其自身利益的驱动,但也和我国目前与证券市场有关的监管制度不健全,监督体系不完善以及证券市场上的其他参与包括证券公司,会计师事所等中介机构的不规范运作有很大的关系。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问题,应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健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监管制度,监管体系和监管手段,强化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外部约束。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准确地反映会计对象,它可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导致假会计信息驱逐真会计信息和搅混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失真存在五种情况:违规性失真、“充分性”失真、规则性失真、程序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它们分别因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善、供需层面的因素、会计规则制定的偏差、会计环境的改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失误造成。为此,我们要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企业约束机制,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对企业领导人的财务监督机制,完善“一支笔”审批制度;改变现行会计工作管理体制,发挥会计人员内部监督作用;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5.
剖析基层药品监管工作现状,发现我国基层药品监管存在监管部门人员不足、设备缺乏、职责交叉、机制混乱、行业缺乏约束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等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人才选拔机制并充实药品监管力量,争取资金设备投入以增强监管技术保障,整合多部门力量并实现监管职责分明,完善法律体系并健全药品安全信用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并强化外部监督等措施加强基层药品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保高校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障高校国有资产健康有序发展,文章基于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思路,针对当前高校资产管理存在问题,从机制完善、制度健全、队伍建设以及改进管理内容等方面,探讨新时期高校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林鑫  王佼 《华章》2012,(23)
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的案例不胜枚举.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可以让投资人避免因虚假财务信息而遭受到的损失,也可以为国家间接提供较为准确的经济数据,从而形成合理的宏观政策,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国家和公民的利益.本文指出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大原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缺乏完整的诚信体系.最后针对这三个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即健全股权结构,强化内部监督机制,落实公司内控制度;加强自愿性信息的披露、非财务类信息的披露;建立特色的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意义重大。当前高校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认识存在偏差;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方式欠规范;评价体系缺失;预算管理薄弱等。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应该变多头管理为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推动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实现评价与管理、评价与预算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确保事业单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事业单位在资金,资产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薄弱环节,主在表现为:财务管理意识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不严格。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其次要增强全员财务管理意识,第三要切实加强资产管理,建立完善资产内部控制机制,加强对资产处置的管理,建立健全时资产管理的再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分析铁路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权界定不清、产权登记不及时、投资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管理不善、资产经营责任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提出一些加强铁路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