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变指令性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选择学习,努力构建自主、开放的语文学习环境,努力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把学习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学校教育应着重于"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指导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发展"。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语文教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学习方式已走向语文教学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学习方式。”这里明确指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笔者现结合平时教学经验,谈谈怎样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规定: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提示我们,学生不能盲目地无计划地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5.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语课程标准)。自主学习是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途径。在“指导——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叩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心扉,消除学生学习上沉闷、压郁、胆怯、被动的心理障碍,产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和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善于创设“学”的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规定:"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提示我们,学生不能盲目地无计划地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课本的传授者,变成了"课程超市供货商",努力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学会独立判断,成为"课程超市顾客",使"教  相似文献   

9.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验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用"指导一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课内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标准要求,作为一名语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针对阅读教学的特点,努力加强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刘学龙 《教师》2014,(30):72-7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堂学习方式,教师应该科学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寻求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简单地谈了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2.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其中探究性学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钻研思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相似文献   

13.
薛玉珍 《考试周刊》2012,(83):36-3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以往的教学,学生一般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沉浸在"烦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之中,活动的机会少。  相似文献   

14.
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打造全新语文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自主、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就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他们不断探索,在探究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赵爱祥 《考试周刊》2011,(66):72-73
“自主探究式”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从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入手.对如何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并提高数学成绩进行探索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数学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就数学课堂探究活动教学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课本的传授者,变成了“课程超市供货商”,努力为学生创造选择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学会独立判断,成为“课程超市顾客”,使“教育回归到人”,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是学习的基础,合作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探究是学习的最高目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与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一致。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契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另一方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本研究尝试对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展开分析,旨在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0.
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实验并结合新课改的要求,采用“指导一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积极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