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4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属性。传统“主体-客体”模式把毕业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毕业生被当作“加工”的对象,造成毕业生主体地位丧失。主体间性视阈将毕业生从传统“主体-客体”模式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毕业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是对传统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刻反思的结果,也是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贯彻主体间性思想,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理解原则、差异性原则和教育者主导原则。  相似文献   

2.
教育研究范式转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康伟 《教育科学》2006,22(6):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研究的重视,既是教育研究的一大理论收获,也对教育实践起到了积极指导作用。但是,主体性教育研究背后的主客二元对立哲学基础,使主体性教育面临着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局限,即用“学生是主体”的理论指导“学生是客体”的实践。笔者明确提出对象的二分法(对象包括主体与客体两部分)、主体性二分法(主体性包括客-主体性与主-主体性两部分),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分析扬弃,确立主体间性教育在主体教育研究中的本体地位,认为主体间性教育就是主体间主体性和理解性平等共在的指导性学习。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认识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教育与受教育主客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传统理论把它简单地归结为“主体-客体”或“客体-主体”的结构模式是不科学的。对其科学认识应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的认识属性和教育与受教育在其过程中的各自本质属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上作归结。具而得出如下结论:教育是主导性主体,受教育是客体性主体,即“主导性主体-客体性主体”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4.
以“主客二分”哲学为指导的传统法治教育模式主要体现为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灌输性教学模式。传统法治教育范式使大学生法洽意识培养陷入困境,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培养法治意识的兴趣。以“主体间性”现代哲学为导向的“对话性”法治教育范式为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提供了新的路径。学生再也不是被教育的对象,而是与老师共同探寻法治知...  相似文献   

5.
形成、发挥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是近代教育的主题,也是教育技术的主题。学生的主体性在什么样的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的问题不仅是建构、推演教育技术理论的“原点”,也是当代教育哲学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虽然前者把学生当作客体,后者把学生当作主体,但是其教育哲学的思维范式是一致的——“主体—客体”思维范式。在这一思维范式的引领下,虽然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形成,但是又把学生作为客体来认识,认识到的是学生客体发展的规律而不是学生主体的发展规律。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在“主体间”思维范式的引领下,在“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中形成、发挥和提升。因此,教育技术的理论建构必须以合适技术支持的“主体—主导”教学结构为基点进行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6.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形势与政策教育遵循“主体—客体—主体”范式,其各主体是平等的,通过对话、沟通、理解、互动形成一种和谐交往关系,教育过程各主体互惠互利.目前我国高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存在教育者主体弱化、受教育者主体空场、客体媒介缺失等问题,必须培养受教育者主体性、提升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客体的媒介作用来提高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薛峰 《教学与管理》2008,(1):124-125
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在这激荡的变革期,教育作为人类文明和发展的支柱和基础,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体育教育中,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客体地位,确立学生能动学习的主体地位;如何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改革传统体育教育的单一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素养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是培养现代化信息人才的需求。信息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技能、信息品质、信息利用和创新。通过剖析目前高职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路径:一是搭建校园“云平台”,创造便捷的信息素养教育环境;二是构建“公共必修课+专业课+讲座”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三是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实施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四是发挥学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论交往的教育过程观   总被引:64,自引:0,他引:64  
一、教育过程中“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缺陷  长期以来 ,我们把教育视为“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以期变革、改造受教育者 ,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的的活动”。这种“施加影响 ,改造受教育者”的过程观 ,是一种单一的对象化的“主体—客体”两极模式 ,其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单一的主体观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客体”模式 ,只承认一个主体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是被动接受的客体 ,教育就是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训练 ,其教育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赫尔巴特所说的“以学生的可塑性作为其基本概…  相似文献   

11.
传统二元对立的主体性视野中教师和学生不平等的主体-客体关系,不利于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念被引入教育实践中之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拥有平等人格的“主体-主体”关系,教师不再是不可质疑的权威,学生也不仅仅是被改造的对象和知识的被动“接收器”,新型师生关系的根本特征转变为平等基础之上的对话。  相似文献   

12.
对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及师生的地位问题,现有“教师主体、学生客体”,“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体”、“学生主体”等观点。各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过程中师生主客体地位的争论,缘于要确定新的学生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只把教育者看做主体,把受教育者看做被动的客体,因而其实效性不强。主体间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做是能动平等的主体,注重教育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强调双方的互动。在主体间性哲学的指导下,通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进,党团活动方法的创新以及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4.
主体教育是针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弊端而提出的,其要义是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它科学地阐述了教学中的主体与客体、主动与受动的关系,其对立面是“客体教育”和“被动学习”。回顾我的语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应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自己去领悟,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要精心设计足以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创设有利于创新思维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提出后,已经运用到很多学科中去.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过很大成绩,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被更为合理的"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取代.倡导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的"交往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成为消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倾向于管理主体“一元化”和“窄化”,班主任是管理的主体,强调主体的主宰性、权威性,忽视了学生既是班级管理的客体,又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的双重身份;或者把管理当成少数学生的“专利”,大多数学生只能充当被管理或配角。“平民班长制”班级管理模式,是基于每一个学生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让班级管理中一切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是为了满足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教育即交流     
一、交流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教育观念广义上讲每个人都是交流主体。狭义上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是交流的主体,而不是单纯接收信息的客体。两者都有交流的主观能动性,并把对方看作是具有自身独立人格价值的个体.以尊重彼此的自由性为交流前提.所以交流使“教师”、“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生成和发展。这亦即“双主体论”的教育观念。二、交流的受益主体是双向的在教育活动中,交流存在着普遍的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帅生间存在知识、能力、智慧、个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上,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不仅导致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主体积极性得不到调动,而且闭塞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的刺激”。而“指导—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皓  胡会娥  冯子健  陈泽 《教师》2023,(5):102-104
目前国内的智能教育处在基础阶段且发展不够充分,需要宏观理论体系提供指导发展。文章作者以高校“工程材料”课程为依托,探讨高校理工科课程的内容适配性问题,以客体改革带动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进步为指导思想,实现“主体—客体—主体”智慧教学结构健康发展;运用“五步法”优化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完善立体教材;在适配性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构建“教育+技术”理论框架,提出了智能教育环境下高校理工科课程内容适配性改革的通用策略,以期为相似课程内容的智能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主体间交往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交往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应从“主体-客体”生产实践观走向“主体-客体-主体”交往实践观,从根本上使以“物的世界”中的主客体关系转变为“主-客-主”交往实践关系的“人对人的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活动的发生和主体间关系的处理,形成一个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实践场域,指向教育者“价值引领”与受教育者“主动建构”的有机结合,促进主体间心灵对话、道德体验、理解共识的不断生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