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是中国共产党独立确定的,还是由共产国际帮助制定的?这一问题近年来引起党史学界的关注。一种意见认为,共产国际七大及随后召开的中共驻国际代表团会议完整地提出了这一策略方针。正是在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下,中国共产党才通过瓦窑堡会议制订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另一种意见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主要是毛泽东根据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独立制定的。我以为,对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共产国际七大关于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八一宣言》的内容,对中共中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确有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入侵的斗争实践中,积极倡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并主张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结合起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可以这么说,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根本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一、“三月会议”与红军东征的政治意义 1936年3月下旬,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很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不是在陕北大本营,而是在东征战场——山西西部的转战中举行的。会议议题:(1)讨论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进一步研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2)讨论中国共产党的军事策略方针,研究避免内战,实现对日作战的途径。在紧张的转战中,面对数十倍于我们的强敌左堵右截,开会研究如此涉及全局性的问题,足见这次会议非同寻常。(据刘英《在大变动的年代代里》,《人民日报》1991.10.6)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我党早在1935年8月就明确提出。那时候,中央红军尚在长征途中,我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正在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精神,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号召全国各党派各军和全体同胞团结起来,组织国防政府和抗  相似文献   

4.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有极其伟大的意义,它不仅使党获得了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强大的武器,而且使党和人民革命力量获得重新发展的最好条件,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规模入侵中国的开始。这一事实,极大地变动了国内的阶级关系,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国际上,加深了英美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党适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1934年4月20日,党以“中国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筹备会”名义发表了《中国人民对抗日作战的基本纲领》,提出了著名的六条纲领。号召工农兵学商大联合,号召全民动员,  相似文献   

5.
政党先进性主要表现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的此消彼涨局面的出现与政党的先进性密不可分。抗日战争中特殊的政党关系为两党的先进性比较提供了平台,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抗日战争的路线、方针和策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建设和战后建国方针上都走在了国民党的前列,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心骨和领导者。从两党的理论和实践的比较中,中国的政治力量开始重新分化和组合,大多数阶层和人民选择和认同了中国共产党或成为其同盟者。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本文从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妥善处理国共两党关系、广泛争取国内外各种抗日民主力量三方面探析周恩来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活动及其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7.
三、关于《中央关于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中共中央在1935年10月拟定的《关于目前反日讨蒋的秘密指示信》(下称《秘密指示信》),是迄今尚未公开发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统战文件。这个文件对当时的国内政治形势、党的主要任务、革命基础、党的总策略方针、统战的具体对象和具体形式、统战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以及统一战线的领导权等,都作了正确的阐述,其核心就是要大力开展上层统一战线。《秘密指示信》的基本精神和内容,既同《八一宣言》相吻合,又接近瓦窑堡会议决议,它是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现在史学工作者争论的,不是这个《秘密指示信》的重要性问题,而是它到底是由陕北党中央起草制定的,还是由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或上海中央局起草制定的?因为这个文件成为如何评价共产国际对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的重要依据(关于这一点,在《教学与研究》1986年第4期发表的杨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在反对外敌入侵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坚持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本文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方针,以及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关系等作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全国抗自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制定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程中的里程碑之一;东北抗日统一战线有一定的具体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以及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唯一领导者等特点,为“七·七”事变后建立的全国范围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增添了异彩。  相似文献   

10.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华北,企图并吞全中国。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继续出卖华北。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潮开始在全国出现。 12月下旬,党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讨论当前的政治形势和党的任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抗击日本的侵略。会议对于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劳动人民,这是没有争论的。但是,对于统一战线是否包括剥削阶级,即是否联合民族资产阶级,是否利用统治营垒中的矛盾,却有严重分歧。经过讨论,取得了一致的意见,并由张闻天依据毛泽东的发言精神,起草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以下简称《决议》)。12月2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致通过了这个《决议》。12月27日,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决议》和《报告》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思想。  相似文献   

11.
保安会谈的历史意义杨晨1935年10月,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12月,根据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并将“打倒一切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修改为“同一切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卖国贼相反对的国家、党派、...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孙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重要法定之一,它的确立和形成是中药在斗争实践中独立自主处理中国革命问题的结果,同时,也与共产党国际的影响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一)共产国际“反帝统一战线”方针与中共...  相似文献   

13.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作为党中央总负责人的张闻天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直接参与并领导了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酝酿、确立和完善,并将这一方针运用于实践,参与和领导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使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初步形成,直接参与和领导了西安事变后的国共重要谈判斗争,促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14.
<正>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和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统一战线中,我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磨擦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保证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5.
1935年12月17日至12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2月23日,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报告,作出《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提出:在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的总任务下,"必须  相似文献   

16.
在我党实现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的关头,张浩为我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及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统一,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作为中共驻共产国际的代表,他归国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是传达和帮助党中央落实共产国际“七大”的精神等,从而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他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帮助党中央克服了张国涛的分裂主义,从而使之为建立和实践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最基本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17.
以《八一宣言》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为抗日救亡力倡国共合作,几经努力至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方成。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充分说明,团结就是力量。  相似文献   

18.
贵阳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息息相关,贵阳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英勇奋斗14年(1931-1945),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革命的宏伟凯歌。今天回顾其历史,总结其历史经验,显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贵阳地区抗日救国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指引下进行的。中共贵州省工委领导的贵阳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性;另一方面,由于地区的不同,又存在着某些差异。(一)广泛的民族性和阶级矛盾的复杂性贵阳地区的抗日阵容以民族而论,不仅包括…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中国进入全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时期。为赢得民族自卫战争的胜利,调动全国一切可能调动的力量,结成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得到全国各阶层爱国人士的热烈拥护,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中国共产党开始公开活动。在祖国西陲的新疆,中国共产党于一九三七年十月在乌鲁木齐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与把持新疆的盛世才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2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主要形式建立起来的,它的建立是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共两 之外尚有第三方,即中间势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而又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