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职中应重视农技推广山东莱州市路旺镇党校贾成国农职中在农业技术推广上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首先,从生源看,农职中的学生来自全县各地,还有些是跨县招生。因此,具有广泛的推广范围,容易在一定范围内形成推广网络。其次,农职中有理论和实践俱佳的专业课教师,可在...  相似文献   

2.
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农职中专业课教学河北省藁城市职教中心张娟,李兰云农职中专业课教学的特点是易懂难记,实践性强,课堂密度大,常常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能够记忆、消化,掌握并且变为能力的东西寥寥无几,实际操作时又束手无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运用...  相似文献   

3.
“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少农业大专院校转向混合型高校一样。有的农职中“农”型专业已不存在,有的学校存在个别班级也只是还未毕业罢了。农职中进入了非农职业学校的行列。而在农职中“农”型专业教师由来已远,人数多,师资水平高力量强。同时,近几年来职教师资的培养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就此,人们不仅要问“农”型专…  相似文献   

4.
衢州农职中基地建设的三级跳浙江衢州市教委蒋吾达近年来,衢州市的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进得来,留得往,学得好,用得上”,农职中成了“为当地人民培养致富人才的摇篮。”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非常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教委的领导下衢州市各农职中...  相似文献   

5.
有关全国各地农职中的实际办学状况,近几年总体的感觉是办学困难很大,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下降。农职中“不姓农”,农业类专业普遍滑坡,而农村基层生产却缺乏技术人员的现状,造成了对农职中办学不同的评价,往往以批评和指责为主。有的提出:农职中应端正办学方向,一定要为农业发展服务;应该正确处理农与非农的关系,向农业专业倾斜,保证农职中在主体上“姓农”。其依据主要是对农村现有产业构成和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形式的认识和估计。对上述观点,我认为是不客观的。农村职教近几年在调整专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农职中不姓农”而…  相似文献   

6.
农村职中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产教结合鞠廷忠八十年代农村体制改革,振兴了农村经济,同时也带动了农村职教的发展,农职中从开办就连续出现了高潮和繁荣。进入九十年代,工业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使农职中从高潮步入低谷,不得不转轨办学甚至停办,“农职中”似乎名存实...  相似文献   

7.
农职中学生管理“四化”论曹文华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农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农职中肩负着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农民的光荣使命。根据市场要求,农职业中学采取多层次、多规格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给农职中确实带来了生...  相似文献   

8.
来稿摘编     
来稿摘编农职中应该有“农”重庆市涪陵第一职业中学鞠廷忠目前大多数农职中在进行所谓的“转轨”,全面开办“非农”性专业,使曾经作为农业初、中级技术人才摇篮的农职中名存实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制约我国农业未来的发展。作者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要不...  相似文献   

9.
“农”字型专业教师何去何从鞠廷忠“农”型专业教师指农村职业中学的种植和养殖专业教师,这些曾经托起农职中半边天的骨干教育者们在今天并不显得那么重要而力不从心了。随着打工热经商热的日渐升温和跳出农门意识的根深蒂固,农职中的种养专业开办一年不如一年,正如不...  相似文献   

10.
笔者认为,农职中办学的依据应当是农村经济建设的现实和未来的需求,只有扣紧这一点,农职中才能实现自身价值。一、注重调研论证,及时了解“三农”需求与20世纪80年代落实生产责任制时的起始阶段相比,近几年来,农民收入的构成、增长方式、增长幅度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与政策、生产力、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日益逼近,“三农”的具体情况又会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因此,农职中要搞好服务就必须变“被动适应”为“主动超前”,否则就会出现“老牛推电车”现象。在办学实践中,我校看准了这一点,把认…  相似文献   

11.
目前,农职中开设的农学专业课大多局限于传统的栽培理论和技术,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发展现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近几年的农学教学中,大胆改革教学内容,缩减传统栽培理论和技术的教学课时,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知识,并且边学理论边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农学课教学中增加农业高新技术知识是适应农职中培养目标的需要。农职中的培养目标是为农村培养输送大批有知识、有能力,为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适用型人才。目前,农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不断更新,若要真正发挥农职中毕业生的…  相似文献   

12.
宜宾县高场职中是一所离城20多公里的农村职业中学。农村职中怎么办?高场职中认为,农村职中为农服务无可非议,但还要有“大农业”观念,要瞄准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养实用技术人才。农村职中既要开设直接为农服务的农类专业,又要开  相似文献   

13.
谈农类职中为农业产业化服务邬学锋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是体现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的一种现代农业模式。各级党政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了全面部署。作为以“为农服务”为宗旨的农类职中,如何为农业产业化服务则是当前...  相似文献   

14.
服务当地经济办好农村职中刘冰一、培养合格人才,满足当地经济建设需要要提高新增城乡劳动者的素质,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起“顶梁柱”的合格人才.农职中就必须首先”练内功”.建立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教师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高低,因...  相似文献   

15.
“农”字头的职业学校应当如何办?这曾经乃至至今仍然是困扰许多农职中的校领导们的话题。就在相当部分农职中凶生源等原因而感到步履艰难时,江苏省东台第二职业高级中学这所“农”字头职业中学却咬定青山不放松,在黄海之滨、潘堡河畔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学校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劳技教育先进集体、校园经济示范校、绿色学校、盐城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德育先进学校、安全文明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先进集体、诚信教育工作先进集体、依法治校先进学校等,连续多年被东台市委、市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农职中“滑坡”的根由和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农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强化农职中学专业技能训练的思考河北农业技术师范学院赵香兰农职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从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决定了农职中的生命和效益。国家教委强调指出,职业中学“要特别重视实验、实习、生产劳动等环节的实践性教学”。1990年又明确规定工...  相似文献   

18.
入世在给我国农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将给我国农业带来潜在的、回避不了的威胁。广大农民在憧憬美好未来的同时也倍感严峻挑战带来的强大压力。如何引导农民趋利避害,主动调整心态和技术,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获得较高收益?如何为农业、为农村培养了解国际经济法规,掌握国际通用技术,善于涉外经营和交流的合格人才,将是农职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和持久的课题。对此,农职中首先应作到以下几点:1成为农民“入世”的培训中心面对“入世”,广大农民十分需要了解有关WTO的知识和各种情况。农职中应该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19.
农谚在种植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河北清河县职业中学韩万中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它内容丰富、科学、应用性强,仍是当前农职中种植专业学生学习、继承的重要内容。同时,它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押韵顺口,对增强专业课课堂...  相似文献   

20.
职业中学专业课程门类繁多,实习比重大,语文课时相对较少,作文教学时间更紧。按照职中语文教学大纲,要使职中学生用较少的时间,较快地提高写作能力,特别是写应用文的能力,创建具有职教特色的作文教学势在必行。我在近十年的职中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命题三原则和作文三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