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是当今世界普遍认可的高等教育强国,美国高等教育的司法化运行模式与机制,成功地创建和实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法制化超生态存在形态。这种机制与形态就是遵宪依法举办、从事和治理高等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司法适用的司宪化、全民用法机制司法化、高等教育行政执法机制司法化和高等教育国家立法机制司法化等方面的内容。司法化运行机制历史地扬弃和超越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粗陋原生态和嬗变次生态,有机地衍生、连接和整合了美国高等教育有机化、社会化、民主化、高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等超生态化机制,为美国高等教育强教强国提供了健全的骨架、坚韧的支撑和丰满血肉的生发机制。型塑和强化以司法化运行机制为核心的法制化超生态存在运行形态,当为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均衡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琴 《教育研究》2006,27(2):84-89
自日本近代学制产生以来,高等教育内部便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体系及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从而形成了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这一结构特征有效地解决了日本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二者的关系,使战后日本高等教育得以均衡、协调发展。日本高等教育办学主体的二元结构的构成,为后发性国家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的均衡、协调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
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生态化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循环的一种相对的稳定状态。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平衡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利益均衡的状态。《高等教育生态论》提供了一个从生态学理论系统分析高等教育生态环境运行的崭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并解决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提供了可行性路径——生态化。在当下高等教育语境中,生态化的发展趋向是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走向平衡的过程,是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4.
在本次研讨会上,与会代表用全纳教育、民主教育、全民教育和教育生态公平的理念来解释教育公平,普遍认同实施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针对教育质量,与会代表关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和基础教育学生评价等问题。在顾明远先生的倡导下,研讨会达成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共识。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价值取向决定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的内容及未来走向。本文通过分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嬗变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产生的影响,剖析了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发展趋势,建议通过协调多元化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价值取向,开展适切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建立健全我国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
吴亦昊 《文教资料》2012,(32):185-187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美国生态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影类型正在崛起,生态身份的介入构成了美国生态电影的独特性。通过生态地理面貌的客观呈现、图解生态危机、内化了的个体意识以及贯穿动画的主题意旨这四个不同生态身份的介入,美国生态电影构建起一种均衡的生态理念,融合自然、社会与人为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既肯定人的能动作用又考虑非人生命体的利益,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同时注重生态整体的价值,要求尊重自然规律强调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会的认证在美国具有很高的地位。本文介绍了美国中北部高等教育委员会开展的对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质量改善项目"和"学生学习评估工作坊"两项认证活动,阐述其认证体系的内容、认证过程以及特色。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高等教育教学评估在形式上要重视高校的自我发展;在内容上要考虑社会需求,重视"人"的价值;评估活动要着眼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论均衡的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利益主体对高等教育需求满足的均衡。这一种以市场导向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有本质的不同。它要求:突破传统的一元主义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多元主义的均衡的质量观;改进高等教育质量的评判机制,建立一种协商性对话机制。协商机制的建构是大众高等教育质量观所表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资源均衡配置的不完善问题也凸现出来,如何均衡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直接决定了高等教育投资的效率和效益。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均衡配置应采取一种市场与政府共同参与提供的混合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论述推行民办高等教育的意义与困境的制度分析,提出了推行民办高等教育的制度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绩效评价:美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局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以绩效评价促进大学质量提升的改革措施,将大学生综合能力考查作为绩效评价的核心内容。为推动高等学校绩效评价的展开,美国政府确定了大学绩效评价的主要内容,扩展了大学绩效评价的社会功能,修订了高等学校质量认证的标准,并开发了多种考评系统等。我国高等学校评价应高度关注学生质量,全面收集学生信息,努力提供社会服务,以提升大学评价的社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美国和德国作为西方高等教育强国,在这方面有独到之处。试从美德两国高校教师的聘任制、考核制、薪金制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比较研究,希能找到对我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法系的非单一性,表现为由高等教育成文法与判例法构成的法文化共同形成对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及相应法治活动的空间。第二,立法机制的分权性,体现为高等教育立法活动是以分立与制衡法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三,立法内容的实用性,这反映出实用主义法哲学对高等教育法治活动效力的深层影响。高等教育的法治化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勃兴与创新,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借鉴性思考。即在法制化进程中注意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判例法制度,注重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立法的适度分权,增强高等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变化性。  相似文献   

13.
美国社区大学教育体系具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社会功能。依据作者在美国密苏里州社区大学访问讲学的所见、所闻,及相关的资料,简单介绍美国社区大学体系的性质,讨论美国社区大学教育体系的优越之处及对我国在建设和发展高等教育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建国初期宗教觉醒运动、启蒙运动及自然神论对高等教育中道德教育发展的影响,并从道德教育目标、耶鲁报告、道德哲学等方面阐述其发展历程。同时,基于对美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发展的公民宗教维度和知识维度的特征分析,试图厘清意识形态视域下美国高等教育形成期道德教育的发展路径,以深入了解美国大学及其道德教育的变迁史。  相似文献   

15.
论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质量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而是一个多维的、多样化的概念。在高等教育质的发展和量的发展的对立统一中,我们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以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另外,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提高质量比发展数量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远程教育特别是远程高等教育。美国远程高等教育已成为其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电脑、网络技术运用得最普及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了解和研究美国远程高等教育开展的情况和特点,对于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实施,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在此进程中,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也由此出现一些问题,并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对此,必须通过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完善高教质量评估体系、加强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正确制定高校发展规划等途径来保障高等教育质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发源地,经过三次通识教育运动,逐渐奠定和形成了美国高校推行通识教育的坚实基础和传统。社区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承担者,也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社区学院推行通识教育是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突出特色之一,其实施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中心,重视基础学科和实用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的法律保障及强有力的师资队伍。其对我国的启示是:树立正确的通识教育理念,理顺通识教育管理体制,创建多元化的通识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9.
美国是当今世界网络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其质量保障问题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美国政府从颁布法律法令、审核认证机构、提供财政拨款等方面对网络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进行监督和引导,同时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全国范围的实证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美国网络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准确、方法得当,既给予了高等院校充分的发展自主权,又保证了网络教育的质量,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高等教育盘点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和“预警作用”的大事。这些事件传递着一条重要的信息:2006年是中国高等教育进行重大调整的一年,其核心和焦点是提高教育质量。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强调,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这也表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认识正在由“目标理论”向“预警理论”回归,高等教育大众化实践则开始走向理性和相对成熟,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协调发展日益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和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