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清岩 《吉林教育》2008,(15):77-78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主体性教育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而提出来的。目前,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侧重于对主体性内涵及其特征的界定上,实验研究则侧重于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的构建及课堂教学如何体现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上。尽管学生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验研究不十分完善,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内在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改善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主体性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人自觉能动的活动而获得和创设的.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从主体性教育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师生之间应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营造一种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6.
张彬 《双语学习》2007,(8M):72-73
主体性教学是指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的教学。就我国目前实际情况看,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大多是在教师严格控制下学生被动完成教师一个个指令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课上的自主权要比学生自主权大得多。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核心就是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的模式,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构建师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新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刘继中 《河南教育》2010,(7):113-11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既是客体,更是主体。主体性体现了自动学习行为、自觉学习行为和自主学习行为。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明确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主体性的条件有助于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产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行为,形成创新创业的能力,确保学生主体性得到最大化认同的前提下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需要通过更新学习观念、转变学习方式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中学生成为主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主体性教育与合作性学习是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使其具有主体性、合作性是社会发展与学生适应当代社会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合作性学习是需要培养与引导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0.
学生主体性,即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育教学过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从学校的管理层面出发,对学生主体性的管理模式进行探讨,还是一个新的重要课题。一、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的基本作用主体性管理模式主要指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它是对教育教学主体模式的延伸和补充。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不仅涵盖课堂教学,还应该从教育的各个方面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或者说,只有全方位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是完整意义上的学生主体性。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主体教育的发展应从主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冲突点来寻找主体教育的生长点。立足于教学实践,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的三个问题是:应该使学生从学习主体转变为生存主体;应该使学生从被塑造的主体性转变为本真的主体性:应该使单纯的学生主体转变为师生协商主体。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是相对于客体性教育的教育主张,目的是克服后者在实践中无视学生的主体性,置学生于被动的地位而不顾的弊端。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关键点是课堂教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如何让小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小学体育课教学中往往把主体性教育的定义、关系、作用等阐述得很清晰,但很少涉及在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缺失方面内容,笔者认为通过剖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来探讨主体性教育,可以为小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代远程教育学生主体性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学生主体特征、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等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因素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了加强学生主体性教育应重视学生自身教育、教师的导学作用及学生问的交互学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主体性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创新人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应当贯穿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但课堂教学无疑是主要阵地和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尽管在理论上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如何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地转化为教学行为,真正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单靠一种行…  相似文献   

15.
远程教育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障碍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教育模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加强,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和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重要变化:由课堂教学的主宰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认知力发展的帮助者,由教学信息资源的垄断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导航者,由个体劳动行为变为群体劳动行为。为此,必须深入研究远程教育下的独特教学规律,分析影响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因素以及远程教育模式的现实性问题,以探索强化学生主体性教育的实施对策,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主体性教育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从教学论层面纵深到本体论;从义务论、能力论意义上的教育系统主体性回归到权利论等几个转变。为深化研究,须进一步从当前的知识状况,个体的自我意识及自主权等角度出发,夯实主体性教育理论研究的哲学、心理学、尤其是法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是历史与时代呼唤的结果;主体性教育思想必须注意对教育主体与教育主体性的全面认识;学生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的归宿;主体间性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发展人的活动,课堂教学作为教育的主要渠道,应确立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观,把学生主体性发展放在一切发展之首。互动式教学策略正是从学校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通过创设互动式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开展互动式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学习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罗满娣 《成才之路》2010,(16):60-61
在教学、评课中我们经常会谈到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可见在当前,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主体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如何在课堂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