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体育教学拓展延伸的原则 (一)追求“体育性”是拓展与延伸的前提 这是体育教学的首要原则。毛振明教授指出:“体育教师要牢记体育课的学科性质,要使我们的每一堂都上得像体育课,要使体育课完成体育学科被赋予的任务和使命,不能让体育课走偏走样。”近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教师为了凸显体育教学的“新颖性”和所谓的“拓展与延伸”而丢弃课程的本来性质。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红 《体育与科学》1989,(4):47-47,45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近几年来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高度重视,他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设想、实验和主张,诸如“体质教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竞技体育”、“技能教育”、“全面教育”等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这些都为体育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实践当中,一些体育课堂出现“收”或“放”不得当的现象.这种现象引发了对新课改下学校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把握收放的“度”的思考.我认为,无论是收还是放,都有各自的优点,最关键是把握好“度”.  相似文献   

4.
朱土甘 《体育师友》2009,32(4):17-18
精讲多练是一种教学策略,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富有活力和朝气,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要根据教材的要求、学生的特点、课的预设、学生的掌握情况等进行组织落实,既要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更要追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正确采取精讲多练的手段,不流于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打造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5.
顾红梅 《体育教学》2002,(2):33-33,34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引”、“探”、“练”、“伸”的关系,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动性是十分重要的。一、引“引”即引入,是授课前的准备,体育技术系统性很强,后继学习的技术往往是前期所学知识的发展或深入。认知心理学的同化论认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处于较高抽象概括水平  相似文献   

6.
浅谈体育教学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自主学习”越来越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关注,并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这完全符合课标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可以说“自主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时尚”,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温度”,相对于过去单调、沉闷、机械,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在某些教师那里,课堂的活力也就仅仅体现在这些表面的热闹上。我曾听过许多课改观摩课、公开课、研讨课,每次都能感受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抨然心动。究其原因,目前课堂教学在“自主学习”方面出现了不少误区,对运动技能精彩、深刻的讲授被视为不尊重学生,对运动技能深入的拓展被当做竞技运动的产物;宁要肤浅的合作、讨论,也不要片刻宁静自我体验。为了全面贯彻课标精神,使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有“深度”,本人谈点初浅的认识,旨在使课堂教学走出“自主学习”的误区。  相似文献   

7.
教学行为规范与教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创新,对体育教学实践意义很大。但在实施体育教学创新的过程中,许多体育教师又感到了一些新的困惑。困惑之一:原有的课堂规范还要不要执行;困惑之二:在沿用了多年习以为常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后,实行体育教学创新从何处着手;困惑三:在教学中,体育教师们常常自问,我这样做是不是体育教学创新,它是否与教育行政部为所规定的教学规范相悖等等。为了使体育教学实行创新有一个更大空间,让一些模糊不清的问题变得清晰,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才能,教学实践中剖析体育教学行为规范与体育教学创新各自…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比较重视教案的预设,即对未来发生的教学程序和行为进行准备和设计,于是,在备课中就有了预案的概念,有了对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成竹在胸的“运筹帷幄”。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实践中的推广实施,体育教师越来越重视生成性体育课堂教学的构建。那么,在新课程中的体育课堂教学中,究竟是要“预选”,还是要“生成”呢?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解决许多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但在运用中应充分考虑体育的学科特点,不可育目追求课堂现代化,忽视教学的目标、目的及体育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与发展,只有合理利用才可提高教学效率,推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师的动作语言,是指体育教师在授课时的身体姿态和行为动作,它由表情、眼神、手势、动作、体态、仪表等方面的因素构成。体育教师的良好动作语言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用于体育课堂教学,有时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达到师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大大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新课程理念如一夜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许多教师自此以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好的做法,有的甚至全盘否定传统体育教学,致使新的体育课堂教学顾“此”失“彼”,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体育教学严肃、紧张有余,而活泼、快乐不足,学生在体育课上多受到的是训练和教育,而缺少的是必要的人关怀和乐趣。尽管大家为改变这种状况做了许多努力,但体育教学始终未能摆脱教师和学生都能感受到的那种枯燥乏味,师生都处在一种尴尬、无奈的境地。因此,改革开放后“快乐体育”思想一经传播,立刻引起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很快就付诸于教学实践,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传统的体育教学只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表演”,教师也习惯于发号施令,力图将全体学生都统一到自己设置的规范中去,其结果是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被忽略了。缺乏主体的热情和主体的参与,体育教学就难以渗入科学理念。为此,体育教师首先要完成由“演员”到“编导”的角色转变,真正把学生作为主角推到前台,促使他们敞开心扉,尽情发挥。将其所长、所求、所苦、所乐都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然后教师再通过引导和培育,展其所长…  相似文献   

14.
特色体育舞“龙”作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悠久的历史,它集健身、娱乐为一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笔者结合本地区春节期间舞“龙”的风俗习惯,吸取舞“龙”本身的健身效果好、趣味性强、易于开展,适于集体参与、共同协调配合等特点,把舞“龙”引入课堂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投入锻炼的浓厚兴趣,又解决了学校器材短缺的弊端。一、搜集民间舞“龙”的有关资料,提练整理、归纳舞“龙”的基本动作和路线,创编适用于课堂教学的整套动作结合舞“龙”的特点,归纳总结出:身体重心的屈蹲,左右摆动,上下起伏…  相似文献   

15.
反思体育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式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理念,开放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所长选择自己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及发展自我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许多教师未能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追求学生一时的兴趣和虚而空的热闹场面,忽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功效,忽视了该如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出现课堂教学“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的形式主义。下面抛砖引玉,和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而且还要兼顾整体学生,所以,许多教师对体育差生的教学一筹莫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课前预见——课堂发现——课后自练”的转化差生的办法,效果明显。 1、课前预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安排,预见  相似文献   

17.
传统体育教学常规与体育新课程教学之辨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思了传统体育教学常规,即对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都作出了全面而严格的规范,不仅束缚了体育教师教学个性的追求和创造力的发挥,而且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论述了体育新课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体育教学常规。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出现了“体育差生”一词,或者说称谓,且沿用至今而无人提出异议。笔者查阅了众多的文献也难以追溯这一称谓的起源。倒是发现有多种相类似的提法,诸如“厌学体育学生”、“体育学习困难生”、“体育行为差生”等等。综合起来,这些学生无非是在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等方面不符合老师的标准而被鉴定为体育学习方面的差生。这是一种定性的评价,也是一种等级的划分。但造成  相似文献   

19.
通过案例的描述,以课堂教学失误为线索,反思课堂症结,找出问题的化解策略,归纳了体育课堂不乐的要素。分析当今体育课堂失去乐趣的成因,从中吸取教训,力求教学实践创新,初创"乐练赛"体育教学理念,为体育课堂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幸福体育课程模式是为了学生健康而幸福人生奠基,作为幸福体育课程模式主阵地的体育课堂,应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幸福。本文从幸福体育课程模式的价值追求到推进幸福体育、追求幸福课堂,最后聚焦“乐动会”,探索幸福课堂的塑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