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工膝关节置换是解决中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也是该疾病的终末治疗。手术技术随着患者接受程度和手术室、器械各种硬件设备的改进,技术方面几乎不存在问题。但对于膝关节置换,技术要求的一部分,关节功能恢复决定了膝关节手术的整体效果。随着快速康复理念的提出,患者要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这要求在无疼痛情况下增加肌肉力量、恢复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患者步态。除了必要的手术技术、假体设计外,对手术患者的教育显示出在快速康复中的重要优势,做到被动康复和主动康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尽可能短时间内恢复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虚拟现实逐渐被应用于脑卒中等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它通过构建高沉浸感、交互性强的“目标导向性”虚拟康复任务,实现了对上肢运动功能的评估。力触觉反馈技术可为患者提供同虚拟环境交互的力触觉,丰富了虚拟评估任务中的感觉输出;此外,力触觉反馈设备具有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优势,实现了对上肢运动功能更精准的量化评估。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应用于上肢功能评估的常用力触觉反馈设备及其结构特征,总结了4种典型的基于触力反馈设计的虚拟“导向性”评估任务,归纳了用于上肢运动功能评估的生物力学参数及其对应的上肢运动能力,并对该项技术存在的瓶颈及其进一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虚拟现实在手臂外骨骼康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宏  王小龙  张娟 《科技通报》2006,22(1):111-114
为了改善患者肢体康复医疗的条件,使患者在虚拟环境中获得视觉、听觉和力觉反馈.提出一套利用虚拟现实和外骨骼技术进行手臂康复医疗的方案,详细地介绍了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包括:手臂外骨骼设计、虚拟环境平台开发、运动控制设计和康复病案数据库的建立。基于虚拟现实手臂外骨骼康复系统,将运动治疗和心理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残疾患者提供一种有效的肢体功能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4.
简易下肢康复机器人是偏瘫患者一种常用的康复设备,具有一定的康复训练功能,通过训练和使用后,可以提高康复效果。但患者在家庭使用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过程中,由于无法接受医生的指导,加之受到构建成本的制约,无法时时检测患者的训练状态。针对以上问题,我院构建了基于下肢康复机器人的远程康复训练app,app具体由用户注册和登录模块等多个模块组成。通过各个模块的衔接,首先app提供了康复治疗师与患者沟通的媒介。另外在患者训练时,要求患者佩戴智能手环,并时时读取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呼吸频率等数据,以为训练强度的调整,提供准确参考。  相似文献   

5.
急性期是中风康复的关键阶段,中风急性期的康复治疗可以影响着患者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的衣食住行、生活质量,仅仅靠药物治疗是无法达到这种康复治疗效果的,而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中风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循序渐进,中风急性期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方法主要有康复护理和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等。康复护理和治疗包括语言锻炼和肢体锻炼。中风急性期患者经康复护理与治疗干预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速度快,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高,使患者缩短住院时间和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拮抗针法配合康复促进技术对中风患者肌张力增高的康复作用。[方法]对50例处于中风偏瘫痉挛期的患者进行四星期的拮抗针法配合康复促进技术的治疗,应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对患者进行肌张力的评分,观察肌张力降低的程度。[结果]拮抗针法配合康复促进技术改善患者肌张力的总有效率达92.0%。[结论]拮抗针法配合康复促进技术对中风偏瘫患者肌张力的增高有显著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釆用完全随机法分配,治疗组29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家庭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治疗结果进行肌张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治疗组的肌张力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平衡功能评定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对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因素,为预防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1例脑出血致右侧肢体偏瘫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入院3月前发生脑出血行保守治疗3月,致右侧肢体功能障碍无明显改善,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患者至西藏驻成办医院经过2月系统的康复治疗,患者偏瘫侧肢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脑卒中发病后尽早给予正确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有效的与病人进行沟通是偏瘫病人完全康复的关键为临床提高肢体康复训练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医疗康复机器人研究进展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对医疗健康手段和过程提出的精准、微创、高效及低成本等方面的更高需求,医疗康复机器人技术也获得了各国的极大关注,并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目前医疗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功能康复及辅助护理等方面,但随着重要技术的突破和进展,未来机器人技术有可能会应用到医疗健康的各个领域。医疗康复领域越来越倾向于人与机器自然、精准的交互,近年来,以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及人机交互为代表的技术突破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方法,将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协同工作,并将在医疗康复方面孕育出重大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突破。社会需求、技术革新和人机智能融合极大的促进了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医疗康复机器人涉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特殊领域,存在潜在的经济市场,已被多个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国也需进一步大力开展医疗康复机器人的研发,推动该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应对我国国民对健康服务的需求(医疗、康复及老龄化)。  相似文献   

10.
《科学生活》2011,(3):16-17
世界各国的乳腺癌发病率都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开始趋向年轻化,我国也不例外。随着诊断和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下降趋势。乳腺癌成为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此术后患者的功能锻炼、心理康复和饮食调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肢体残障人数的增加,智能康复成为研究热点.为了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其行动需要不断的被监控和校正.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智能康复系统的关键技术--人体运动跟踪技术,阐述了三类跟踪方法--非视觉跟踪、视觉跟踪和机器人辅助跟踪的主要原理、教术特点和研究现状,并时跟踪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梁淑艳 《大众科技》2021,23(8):92-95
快速康复外科是指在择期手术患者中通过建立标准化术后康复流程及多学科团队支持,帮助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一种多模式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胃肠手术患者综合康复水平,保障患者预后生存质量.以控制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患者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是目前快速康复外科在临床护理中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康复外科护理方面的规范及指南,因此快速康复外科临床护理效果改善仍需进一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水平,文章简要分析快速康复外科在胃肠手术的护理进展,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帮助.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的纠正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疗及康复手段,而改良森田疗法注重面对现实,以目的 、行为准则,各项作业疗法利于患者的全面康复,能增强患者的能动性、提高患者自信心、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更好地回归家庭和社会.文章就改良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实施特点、康复目标、实施内容、康复效果等方面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是常见而严重的运动损伤之一,损伤后造成膝关节的功能性不稳及后遗病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需手术治疗重建韧带恢复其功能。节镜下重建ACL技术成熟且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笔者对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技术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入选接受择期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对照组(30例)和快速康复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快速康复组采用新型围手术期处理方案,主要措施包括缩短患者术前禁食时间、术前口服含碳水化合物的液体、术前不常规灌肠、术中维持患者体温、控制补液量、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拔除引流管、下床活动和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等。结果:与传统对照组相比,FTS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静脉输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减少,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技术治疗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可加快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6.
正在医学康复领域里,对如严重神经或肌肉伤残患者来说,直接用大脑来控制装置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对那些思维正常但有运动障碍的人提供有效帮助是现在康复医学面临的一个新难题。20世纪70年代,随着人们对神经系统功能认识的提高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种涉及神经科学、信号检测、信号处理、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脑—机接口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结合了神经科学、微电子和计算机信  相似文献   

17.
在文献资料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户外有氧运动、户外环境中的负氧离子、自然景观等多重因素能够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起到综合治疗的作用,并能帮助癌症患者减少癌症不适症状和并发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结果提示有氧运动可以成功地帮助众多不同性质种类的癌症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8.
康复护理是在总的康复医疗计划实施过程中,为达到躯体、精神、社会和职业的全面康复,紧密配合康复医师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对康复对象进行的除基础护理以外的功能促进护理,预防继发性残疾,减轻残疾的影响,使患者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和重返社会。护理专业以往没有开设康复护理课程,由于缺乏康复理论的教育和实践,护生毕业后在临床护理中康复干预的意识不强,忽视病人的康复指导。我校于2008年将康复护理列为专业选修课,文章现将康复护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作总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被确诊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一对一的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6周时的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干预之前,两组的Fug1-Meyer评分、Barthe L指数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的Fug1-Meyer评分、Barthe L指数显著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有着显著的优化作用,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让科技创新服务民生需求,改善市民健康水平,北京市于2010年启动实施了“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提高了首都重大疾病防治整体水平,产生了一批科技惠民成果。其中,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开展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全病程规范化治疗和康复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对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诊治和康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在国内率先建立和推广全病程综合、规范化治疗及康复的关键技术,首次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治疗规范和临床路径,研发和建立了中医疗法和脑调控治疗技术在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诊治中的应用,研发了社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康复技术模块,对减少患者肇事肇祸、自伤自杀等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