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袁正明  苏春梅 《编辑学报》2002,14(6):451-453
针对目前中国人姓名书写、拼写、著录方式混乱的问题,阐明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面对中国人名姓前名后书写顺序受到的挑战、汉语拼音拼写中国人名的规定受到的冲击、国家现行的有关中国人名拼写的规范及综合标准存在的不足,为维护国家的尊严,结束目前中国人名书写、拼写、著录方式的混乱局面,应尽快制定<中国人名书写及汉语拼音拼写规则>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陈浩元 《编辑学报》2012,24(3):248-248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一直比较混乱,常见的是将“杨为民”拼写为“Yangwei—mim”。有人还为这种拼写法辩解,称是为便于外国人分清中国人的名和姓;然而,依据2011年10月31日发布的GB/T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将“杨为民”拼写为“Yangwei—mim”是错误的。标准规定:“正式的汉语人名由姓和名2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出版的中文科技期刊中蒙古、维吾尔、藏族等少数民族作者人名英译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存在不少问题:少数民族人名按民族语读音拼写;中文人名中加间隔点的其英文人名中也加间隔点;只有名没有姓的也按姓和名分开拼写来表达等,提出了正确译写少数民族人名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2012年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248种医药、卫生类期刊为研究对象,依据GB/T 28039—2011《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调查中国作者人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情况。结果发现,作者人名汉语拼音字母的拼写比较混乱,只有很少的期刊符合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防止人名地名的拼写错误刘洪涛于富群笔者在编辑工作实践中,经常发现一些作者在汉语拼音人名地名拼写中出现一些不该出现的错误,直接影响了汉语拼音使用的规范性和严肃性。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按照汉语拼音拼写中国人名及地名,不但使我国国内有了统一的拼写...  相似文献   

6.
话语     
《青年记者》2008,(3):4
“按照国家标准,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文人名的时候,是姓在前.名在后。现在很多人在自己的名片上,包括我们的运动员衣服上的名字.都是把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其实如果把姓放在后面.严格意义上来讲.把中国人的人名给改了,特别是把姓给改了。”  相似文献   

7.
提高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名著录准确性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参考文献中外国人姓名著录的错误,认为:编辑在工作中应注重平时积累,了解并掌握外国人名的结构特点、常用的姓和名以及特殊形式的姓;此外,还可有效利用网络工具,通过搜索引擎和高校、研究所的门户网站进行各种方式的查询,准确分辨姓与名。  相似文献   

8.
朱利 《档案管理》2003,(5):46-46
1不同姓氏的卡片排序先按人名专题卡片中人名姓氏音序排列卡片的顺序。具体是按照姓氏汉语拼音左边第一个字母在《汉语拼音方案·字母表》上的先后顺序排列,字母在前则姓氏也排在前。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比较第二个字母的前后顺序;第二个字母也相同就比较第三个字母,依次类推。如果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全同,则依据汉语拼音四声“阴平(-)、阳平(/)上升(v)、去声(、)”的顺序排列,直至姓氏排列完成。如“安(ān)”姓排在“毕(bì)”姓的前面,“诸(zhū)”姓排列在“竺(zhù)”姓前面。2同姓氏内人名的卡片排序即同一个姓氏内人名卡片的排序…  相似文献   

9.
曹会聪  陈培颖 《编辑学报》2014,26(5):435-437
调查美国汤森路透科技信息集团2013年公布的《期刊引证报告》中135种国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主办的SCI英文学术期刊中国人名拼写情况,分析人名拼写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规范人名拼写形式的建议,旨在为期刊管理部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我国科技文献的对外交流和各类人员出国机会越来越频繁。人的姓名在各种对外交流中总是必须涉及的问题之一,如出国人员办护照,自然科学论文的外文稿(主要是英文)等,都存在签名或署名的问题。以前,我国人的汉语姓名拼写一般用拉丁字母按韦氏音标拼写,姓和名的前后顺序也不统一,比较混乱。这主要是当时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拼写方案,受外国人姓名拼写或各地方言的影响较大,因而,可以想象,汉语姓名的拼写形式自然是杂乱无章的。1974年5月,国务院  相似文献   

11.
国外汉学家译著责任者检索字段的著录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指示符取值不一致、款目要素的认定有分歧、姓名原文的选取界定不严格。汉学家中国名有多种合成方式,与普通外国责任者的汉译姓差异较大,著录时需加以区分。应采取认真查阅在编文献、选择权威工具书或者参照国会图书馆规范记录等多种途径,使人名的著录更加准确、规范。  相似文献   

12.
文摘古籍普查工作已开展有年,但僧人姓氏著录上还存在误区,僧人责任者冠以"释"姓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意对僧人"释"姓来历以及外来僧人的姓氏情况作简单的考证与说明,提出古籍普查著录应尊重历史,僧人"释"姓的著录有其一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的人名、地名拼写必须使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们国家的标准,也作为国际标准,它是拼写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有问必答     
《编辑学报》2012,(3):239+268+286+299
答长期以来,很多科技期刊将"吕"拼写为"Lv"或"Lu",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拼写应为"Lü"。在有些场合,姓要求用大写字母拼写时,"吕"应拼写为"L"。按照GB/T 28039—2011的6.2:"根据技术处  相似文献   

15.
我国除汉族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位于西北和西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科技期刊,由于投稿作者多为少数民族,加上没有标准和规范规定;所以汉文版期刊中少数民族语人名的英译一直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姓和名顺序不统一、大小写不统一、采用中英文结合及方言的译法等.本文主要针对蒙古族人名英译问题进行探讨,以与同人讨论. 蒙古族作者人名英译常见的几种形式如下: 1)人名按民族语读音拼写,首字母大写,其余全部连写.如“哈斯朝鲁”译为“O.Hascholu”[1].  相似文献   

16.
郝远 《编辑学报》2016,28(4):396-396
答正文中西文著者姓的字母没有全大写的要求。依据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在参考文献表中,对用西文或汉语拼音字母书写的个人著者,要求"其姓全部著录,字母全大写",但在正文中没有这样的规则。由标准给出的示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中刊名人名地名汉语拼音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鑫  李维 《编辑学报》2002,14(4):262-263
从100种科技期刊的刊名、人名、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情况的调查结果看出,有的期刊能按国家标准拼写,有的期刊没有达到标准要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资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编辑之友》2008,(2):2-3
声音 中国的人名、地名拼写必须使用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们国家的标准,也作为国际标准,它是拼写中文人名、地名唯一的、排他的标准。 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2008年1月27日表示。  相似文献   

19.
《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有"云与中大夫赵王谋图不轨"一语,中华书局标点本"赵王"标人名线(1809页)。中华书局《后汉书人名索引》亦以"赵王"为人名(200页)。按此中大夫只一出,笔者以为,其人非姓赵名王,而为姓赵名王谋。一则封王很多之世,不可能以"王"为名而为"赵王",况后汉赵王已甚多。再则"图不轨"即可,其义已明,不必  相似文献   

20.
参考文献中外国人的名与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伟 《编辑学报》2002,14(Z1):25-26
例举了一些典型的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姓名,分析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名基本结构和特点.指出了参考文献的人名著录格式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