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统作为陶渊明的“第一读者”,以选文的方式确认了陶渊明作品“文”的属性,并通过选文的价值判断行为确立了陶渊明的文学经典地位;萧统撰写的《陶渊明集序》与《陶渊明传》在文学史上第一次对陶渊明进行了较为全面、准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受庄子思想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境界,这一直是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纵观近十年关于陶渊明与庄子思想的讨论,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自然和谐,逍遥自适的人生态度;向死而生,浓重的生命意识;崇尚躬耕,对上古社会的向往;诗言情,对“诗言志”的反叛。  相似文献   

3.
中国生态学者鲁枢元立足生态实践,发掘中国古典资源,在《陶渊明的幽灵》中建构了代表整体性原则的陶渊明式生态精神,并阐述了陶渊明在忘怀、孤往、回归与沉醉的调适中实现自然、身体、心灵与语言整体统一的过程。而在《天地之中说聊斋》中,鲁枢元又通过对代表平等性原则的蒲松龄式生态精神的诠释,警示正在过度破坏生态的现代社会终将遭受自然的复仇,告诫人类以平等意识善待同类与自然界的其他种类。陶渊明式与蒲松龄式生态精神的确立在丰富生态理论的同时,又为之注入了诗性思维与东方特色。  相似文献   

4.
有元一代,诗风朴素、自然,不尚采,与陶诗风格正相契合。与前代相比,明人对陶渊明的认识、评价更加深入、细微,更多对具体作品的具体评论。由于陶渊明的事迹日益深入人心,明代出现了许多以陶渊明为题材的绘画、戏剧作品。清人直接继承了明人对陶诗艺术价值的评价,一致标举、备加赞赏陶诗的真朴、自然,言简意丰。近代以降,内忧外患,但人们对陶渊明的尊崇却不因此稍减。王国维认为,陶渊明是与屈原、杜甫、苏轼相并列的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情有独钟,其出版于l923年的《陶渊明》一书,是现代陶渊明研究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伟大诗人,陶渊明始终是一面不倒的旗帜,与后代诗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陶渊明田园诗的有力继承,王绩和陶渊明有许多近似之处。孟浩然一生仰慕陶渊明。与陶渊明的田园诗相比,王维的田园诗更多画意和牧歌情调,在情绪上也更为幽寂。陶诗高妙、玄远的思让白居易羡慕不已;作为对中国化产生巨大影响、相隔千年的两位伟大诗人,苏轼和陶渊明有许多相近、相通之处。陶渊明执关注现实的精神,在范成大这里得到了深化。陶渊明已经深入到了后代诗人的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6.
生态问题已成为当代生活中一个!日趋重要的话题,随着当代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已获得了大家的普遍认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如何能实现这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呢?或许魏晋时期陶渊明的生态观能让我们得到不少启示。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与自然形成亲密、和谐关系的诗人。陶渊明笔下的自然,不单是指作为物质实体的大自然,亦是指人的精神状态,一种不受外界拘束、自然而然的状态。在生活中,陶渊明对自然生态的热爱与向往,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是孟浩然最心仪的人物,因而两人在生活道路、为人作风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许多惊人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际有异、接受教育与影响的差别,两人之间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从孟浩然服膺陶渊明及对陶诗的传承,可见陶渊明影响的深远。  相似文献   

8.
个体存在的本体论──论陶渊明饮酒戴建业关键词古代文学;陶渊明;酒;本体1自称“性嗜酒”的陶渊明,把酒抬高到了和自己生命同等的地位:“在世无所须,唯酒与长年”《读山海经》之五)。生前他以,家贫不能常得酒”而烦恼,还断言自己死后也会因在世“饮酒不得足而”...  相似文献   

9.
在陶渊明的夫妻关系方面,史书可能有道听途说或杜撰之嫌;受传统文化强势的影响,历代一些评论家也往往乐于因袭或盲从旧说,从而促成了陶渊明“夫妻同志”的佳话;而实际上陶渊明在与其妻翟氏的关系上是深有遗恨的。研究陶渊明,要避免传统文化强势的误导,因此,对于史料,首先要考察甄别其真伪当否。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田园诗派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成为中国田园诗创作的第一座里程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贡献甚大。本文认为,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平淡自然的独特风格;“似癯实腴”的“田家语”;“气象混沌,难以句摘”浑融的意境。陶渊明田园诗艺术风格的形成,主要受到三方面影响:独特的生活经历以及个性、心境;儒、道两家思想,特别是老庄哲学;时代风气。  相似文献   

11.
赵婧 《九江师专学报》2006,25(4):11-13,16
本文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分析陶渊明的人格结构,认为陶渊明的本我是“性本爱丘山”的闲适淡如;自我是挣扎在理想与现实、仕与隐、贫与富等苦闷中的“履运增慨然”;超我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刹那间濒临顶峰的审美体验与“纵浪大化中”的释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影响深远,是因为他没有囿于自我,而是在努力实践人格最高层次的部分——超我。  相似文献   

12.
关于陶渊明的思想,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认为属于儒家,有的认为属于道家;有的认为非佛家莫属;也有采用综合观点,认为外儒内道或外道内儒的。本文结合具体文本研究认为,陶渊明的思想成分较为复杂,主导思想还是儒家思想,并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突破,使儒家思想在陶渊明身上得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中国文学史继承了传统诗文批评对陶渊明的叙述与评价,相关的评述基本都从传统论著中继承而来。文学革命思潮兴起后,对陶渊明的叙述与评价发生了新变,陶渊明成为了白话文学、平民文学的代表,对陶渊明的评述有了新角度、新理论。文学史中的陶渊明评述对中国传统诗文批评有继承又有突破,文学革命思潮影响下的陶渊明评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外来理论为陶渊明的评述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对王给的田园山水诗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有异有同。由于人生经历、性格修养等方面的原因,陶渊明的田园诗多元描写田园风光,风格是真率自然、语淡味浓;而王维的田园山水诗则以隐居山林的闲情逸致为主要描写对象,诗风清新逸致,诗中有画。但王维对陶渊明的学习,以及他们在政治上受挫后都逃往自然的生活,使得他们的诗歌在内容上都以自然为主要描写对象,语言朴素明畅,意境独特。  相似文献   

15.
对陶渊明现存的三篇辞赋进行探讨,认为这些作品对于我们把握归隐的深层原因和了解他作品的不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陶渊明的归隐,既有他向往大自然、厌弃黑暗官场的原因,更与他政治理想破灭后,恪守“忧道不忧贫”的理念有关;在表现手法上,陶渊明的辞赋继承了屈骚之思和《楚辞》注重辞章采的传统,形成了与他的诗歌颇不相同的华丽 绵密、郁勃含蓄的另一种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诗篇,创立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流派。但是历代文学评论家均以为陶诗没有反映现实,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本文以为:陶渊明的归隐虽然含有消极成分,但其反抗现实的积极意义却是非常明显的;陶渊明归隐之后的田园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凋零破败的惨况和农民困顿不堪的生活境遇;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包含着他对劳动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友情。  相似文献   

18.
宋代诗学批评对陶渊明极为称扬,最早多方面地对其予以了论评,主要表现在:一、针对陶为人襟怀情性,是否悟道,因何归隐展开了析;二、对陶作诗态度,诗作用语及诗歌审美特征,风格等论题进行了论评,它较为完整地建构出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论的视野,导引了后世诗学批评陶渊明之论,奠定了后世陶学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既有比较丰富的音乐理论知识(他对五音之中的商音体味尤为精到),又有一定的音乐表现技巧;不仅擅长歌咏,而且擅长弹琴,对琴情有独钟。陶渊明的音乐理论和对琴的爱好,具有深层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宋词中有三种情况:直接用到陶渊明形象的本事意象、化用陶渊明诗文的话语意象和由陶渊明演生而采的文化意象,又可以分为归隐、饮酒、赏菊等三个主意象群。宋词中陶渊明意象的运用既与宋人对陶渊明的接受有关.也与词体观念的演变有关。词人在用到陶渊明意象时,或单用,或合用,有继承,有改造,丰富了宋词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