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22年,联合国提出将在2024年9月公布最终的《全球数字契约》“,防止互联网分裂”是契约关注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的新探讨。本文以该话题为出发点,从技术与实践双重维度进行辨析,明确全球探讨中所提的互联网“分裂”所指及其叙事逻辑。其次,通过全球主流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定位“探讨互联网分裂”这一行为在互联网治理模式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并未分裂,而是在治理层面上呈现出治理权力的“聚拢”趋势。通过对“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模式的实际适用性问题”和“主权国家互联网治理实践”两方面的探讨,总结出聚拢概念及其体现的“本地治理、全球链接”这一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最终提出,在观念变革层面以网络地缘为路径对互联网治理层级再分类,在实践探索层面通过价值构建、文化引领、权威重塑三个方面,探索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为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要强化网络治理,必须构建科学、严谨的网络治理模式,为此,必须明晰网络治理主体及各自责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必须建立、健全网络治理体系,包括网络治理的法律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运作机制.当下,关于网络治理的研究日渐增多,但是关于网络治理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拟从网络治理主体与责任、网络治理体系层面探究网络治理模式构建.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互联网技术持续革新,全球"数字鸿沟"不断拉大,现有互联网治理体系难以持续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大变量"。本研究以习近平有关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观点和理论主张为研究对象,发现习近平全球互联网治理观主要以"网络主权论"和"网络命运共同体"系列理论组成,以"四项原则"和"五点主张"为主要内容,以国际对话沟通机制和全球互联网大会为具体举措。习近平全球互联网治理观为全球互联网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贡献了"中国方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有利条件,是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美国网络信息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力量给政府的社会管理和信息控制的旧模式带来了挑战,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分析网络管理的实践情况十分必要。美国在互联网信息管理理念与实践方面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本文将回顾其管理的发展历程,全面探究其模式特征及弊端,以求对我国的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群聚传播模式成为现代性的加速逻辑在互联网时代的具体呈现,信息传播技术超越工业制造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立足于网络社会传播变革的本质特征,《互联网群聚传播》聚焦互联网传播中多类型的极端多元主体,从传统的身体聚集转向互联网的注意力聚合,围绕常态化的社会集合行为,对信息现代性张力带来的传播逻辑及社会变革进行深度剖析。该书作者首创“群聚传播”概念,通过分析主体关系偏向、网络行为与心理、传播特性和信息生产四个维度,揭示当下互联网传播的底层逻辑与风险社会治理的核心,旨在减少社会秩序、社会管理乃至社会发展进程的不确定因素,拓展中国互联网治理的新视野,重塑信息社会的现代性价值。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发展早期就有学者关注到了互联网技术对网络空间治理的影响.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公共政策和法律层面的网络空间治理,并对网络空间治理模式产生了分歧,尤其是"互联网自由"和"政府管制或法律规制"方面的争议.弥尔顿·L·穆勒的《网络与国家》提出政府-国家主义、网络-国家主义、政府-全球主义、网络-全球主义四种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用实名跟帖的形式,在互联网的公共论坛进行"网络发言",作为政务公开制度中的一种创新模式受到高度赞誉和推崇.对这种"政府网络发言"机制的建构,有必要从身份认定的技术和机制、网络回复的时机、网络发言主体的资质确定、网络政府文书的设计,以及绩效评估等五个研究视角,深入探讨互联网模式下政府网络发言可能面临的制度要求和困境...  相似文献   

8.
郭全中  李黎 《传媒观察》2023,(7):104-111
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我国互联网治理走向深水区。网络综合治理这一概念,是融合网络治理与综合治理的中国特色产物,其根源来自互联网技术带来的社会结构、治理模式与群体心态的改变。基于现有的治理逻辑,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实践呈现出新的趋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整合体系与精准健全的挑战。本文从概念思想上承接治理思维的脉络,从生成逻辑上把握内在驱动力,从实践路径上厘清六大维度之间的关系与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9.
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的有效性与所采取的治理模式紧密相关。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利益诉求趋复杂、文化交流趋活跃、阶层分化趋常态等新特征,传统社会治理中科层制的由上而下的单向度管理模式难以应对,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治理模式势在必行。网络意识形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网络社会意识形态治理需要政党组织、政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和基层组织相互配合,多方面、全方位整合治理主体体系。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政府与网民双向互动的治理模式;坚持单向管理与双向互动协同原则;注重政府监管与注重社会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互联网的技术形式在经历20多年的发展下,社会功能和用户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进步使"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网络舆论呈现爆炸性、多元化、多变性等特征,社会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强,对政府的网络治理构成严峻挑战。美国在互联网治理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在不断探索与发展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管理模式。本文将从美国网络空间治理现状、面临的挑战与特朗普政府颁布的《国家安全战略》分析美国网络治理现状与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互联网发展30年以来,网民从单纯的上网用户,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体,到今天已经成为互联网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民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网民。考察30年中国网民发展历程,就是考察中国民众的变化过程、中国社会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过程。本文基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以年代为阶段划分,从网民群体的视角,深入互联网的每个阶段,梳理每一年代网民的特点和标志性事件,分析各个阶段网民的群体画像,结合法律、科技、社会等多个视角洞察中国网民的演变。即:1990年代互联网资本热潮激荡下,先驱网民绽放理想与激情;2000年代网民逐渐成为互联网主体,开启大众化进程,弥合性别鸿沟;2010年代移动互联网爆发,迎来全民上网时代;2020年代大规模同时在线,引爆智能物联新阶段。本文认为,中国互联网的过去和未来,为人民,更靠人民。无论是互联网的发展、数字时代的国际传播拓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抑或网络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网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将是真正决定性的力量。这无疑是中国互联网30年发展最重要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受众养成了网络消费习惯,网络直播营销这种新的营销模式也成为社会热点。以网络平台为媒介构建社会化营销模式,进行网络直播营销,将营销、品牌、用户和社会连贯起来,也成为许多企业的优先选择。为此,基于互联网思维,分析了网络直播营销现状及特点、网络直播营销模式及策划要点,提出了网络直播营销策略,希望能为网络直播营销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产网络综艺发展走向快车道,节目内容本土化、原创化,节目制作专业化、精良化,用户定位精准化、垂直化,逐步发展成与网络电视剧、网络电影三足鼎立的视频内容,也成为在互联网文化治理中不可忽略的研究对象。本文在分析梳理2010年以来网络综艺相关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归纳出网络综艺文化治理的三种模式:管制、限制和自治的互补与渐进,台综对网综的收编与改造,智性活动和主导性文化产品的输出。并在结合综艺节目发展实践和发展趋势上对综艺节目文化治理提出三条优化路径即技术导向的网络综艺预警制度、构建现代互联网文化市场体系、寻求创新性发展范式。并认为网络综艺节目在未来有望发展成具有“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文化产品,具有作为文化治理对象和治理工具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网络视频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经历了由边缘突破到跨入主流的发展历程.网络视频已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互联网应用业务之一. “互联网+”重构着网络视频产业的生态格局,众筹、付费、跨界、上市、广告、自制与版权输出已成为网络视频产业重要的发展模式,网络视频产业这些发展模式对整个行业及新媒体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作为应对全球公共行政领域“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叠加显现而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治理更多地体现工具理性的特征,既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文化领域.通过对国外主要文化治理模式的分析比较可知,文化治理的基石是“文化观”,文化治理的关键是政府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当前,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已经上升为我们国家的战略部署,成为政府的重点任务,受到业界的极大关注,也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尝试从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立的制度逻辑入手,从互联网领导管理、正能量传播、网络内容治理、社会协同治理、网络法治和技术治网等六个方面,研究分析了秩序与平衡在网络治理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尤可可  宋梦茜 《传媒》2021,(8):93-96
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政治、经济、军事等传统国家安全问题与信息化、智能化等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融为一体,传统单一国家主体的治理模式显然不再适用于当下国际环境.互联网诞生的50余年来,互联网治理模式经历了技术治理、联合国治理、国家中心治理模式的变迁,其有着三重制度动力:网络安全问题是其产生的原生动力;地缘政治斗争是其演进的核心动力;网络空间博弈是其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认为互联网治理超越了民族国家的范畴,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这与全球史观"文明互动"的内涵具有一致性,因此,如何加强网络空间的共同治理已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人类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在“去中心化”“众声喧哗”的网络虚拟空间内凸显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中之重。“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传播模式、信息架构、传播环境三个方面尝试把握新型传播形态的脉搏,以不同以往的模式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医疗信息传播具有实时性、参与性、普及性、全球性、多样性等特点,也具有其特殊性。互联网医疗信息传播存在规范度和安全度不高、监管和服务力度不足、标准和法律制度待完善等问题。根据治理的有关理论,结合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实际,应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加强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综合应用行政、法律、技术和社会参与等多种政策工具,探索形成新的协同治理模式,规范互联网医疗信息的传播,为互联网医疗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孟超 《新闻记者》2023,(6):46-56
本文通过对政府和互联网平台的网络内容规范进行话语分析,发现“道德主义话语”和“网络社群话语”是中国互联网治理中两种典型的规范话语。互联网主管部门的话语中隐含互联网是独立于真实世界的“场所/空间”的隐喻,主张自上而下“清理污染”的治理行动。网络平台的社群话语设定了推崇社区氛围和原真性的规范框架,确认了社区自治和用户内化社区成员身份对于维护网络秩序的作用。本文认为,两种话语在不同程度上界定了网络用户的主体性,但都强调某种理想的网络空间秩序,可能遮蔽网络世界与现实生活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