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周婕 《文教资料》2008,(4):166-167
我国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长期以来还是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不能很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制约了高校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我国高校教师激励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高校激励机制改革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议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珺 《教学研究》2006,(6):496-498
教师是高等学校发展的主体,是高校最核心的资源和竞争力的源泉.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激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入手,着眼于如何建立完善的高校教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对高校教师的管理要以激励措施为主、约束措施为辅.目前高校对教师激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与建立激励机制的理念,以及具体实施激励措施的过程中有没有充分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关.因此,建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承认差异并满足不同人们的不同需要.激励机制的内容要突出成长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教师激励是转型期高校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当前,高校教师激励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激励主体的自身建设尚需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的可持续性欠佳以及纯量化式的管理存在一定缺陷等.未来激励机制的设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差异性,激励机制要突出成长性,给教师以充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是高校办学的中坚力量,对高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校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激励机制存在较多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瓶颈分析,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旨在提升高校教师的积极性,进而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6.
深入地研究了绩效工资背景下高校教师的有效激励机制。首先,分析了高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在激励教师上的意义;其次,讨论了高校绩效工资制度实施原则;然后,剖析了高校教师绩效工资的激励机制;接着,提出了高校绩效工资教师激励的应对策略;最后,探讨了绩效工资制度激励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7.
激励是高校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影响高校教师激励效能的制约因素,提出构建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教师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有效整合,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建立和健全新时期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人本主义理念为主线,结合有关需求激励原理,从高校教师的独特需求出发,简述了高校教师的需求特点,分析了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及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的重要部分.据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特点,探讨其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激励的基本原则及激励机制,以促进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实现青年教师和高校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高校教师的激励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利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教师五个层次需要的特点和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对高校教师学习动机和工作动机以及动机激励因素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影响绩效的因素,针对这些因素设计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模型。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高校教师专业化包涵着内在相关的四层涵义:教育专业化、态度专业、学科专业化、专业化的阶段性。理工科为主高校中的人文社科专业教师的专业化进程面临着独特困境:他们承担课程的种类太杂,影响了学术水平的提高;学校的激励机制、评价体系对他们相对不公;校级人文社科学术氛围淡薄。为此,这类学校应该大力发展外聘教师制度,完善教师收入分配制度,并且在制订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制度时要充分考虑人文社科专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对教师的科研活动一般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过分强调物质激励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思想,产生重科研而轻教学的思想。科研活动的精神激励对高校教师具有职业激励意义,有利于形成稳定的专业研究兴趣,有利于促进教师晋升职称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师积累巨大的精神财富。坚持教师科研活动中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是人类需要层次论的体现,是实现多种激励作用效果的需要,是实现大学三大职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地方高校发展先天不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为了更好地推动地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对地方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建设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已有的教师专业化研究中,职业适应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小学教师,对高校教师的研究尚不多见。对高校初任教师职业适应开展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初入职场的高校教师所面临的特有的适应问题,丰富高等教育领域有关初任教师的理论,利于深入开展初任教师培训、管理和激励体制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开放大学作为我国的新型大学,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历史使命.本文根据科研的特点,从科研对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科学思维方法和治学态度的转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进行初步科研的能力以及教师的学术品位、良好形象和在学生中的良好声望等方面作用,探讨了开放大学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充分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制定激励性制度来引导和规范教师的行为选择。教师激励机制的构建包括以实施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建立长效培养培训制度、规范教师岗位聘任制为重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制定胜任目标,设计激励性工作,完善教师评价与绩效评估制度;推进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民主治校、民主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客观现实呼唤对高职教师有效激励机制进行探索,文章以现代激励理论的视角,通过理论回顾与现实分析.构建了高职教师激励的整体思路,并就高职特色教师激励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食堂是高校后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餐饮的主要场所。在食堂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造性地建设多功能文化食堂,不仅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餐饮需求,而且挖掘发挥出食堂的多重文化功能。建设多功能文化食堂,需要大力推进机制变革,建立健全食堂的经营机制、准入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达到多功能文化食堂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20.
Models of learning to teach recognize the import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y and school settings. The roles that educators in each setting 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effective beginning teachers are not discrete. Rather they complement and support one another. Building upon existing literature, and utilizing recent data, this paper challenges teacher educators to consider how pre‐service teacher core beliefs and perceptions affect the dynamics of learning to teach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eacher identity. To facilitate these, it is argued that a consultative mentoring model that acknowledges individuality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growth of teacher identity than the more traditional supervision model that focuses mainly on socialization. Reflective practice is promoted as crucial and its developmen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all teacher educators—both at university and in the schoo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