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体育教练员胜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体育教练员胜任力各项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教练员胜任力评价模型一级指标包含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工作绩效等,二级指标包括知识获取能力等10项.  相似文献   

2.
体育专业毕业生择业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2002届沈阳体育学院毕业生的择业过程进行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认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断攀升,对毕业生的专项技术要求较高,比较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重视英语、计算机水平;探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毕业生自身、学校、社会的薄弱环节,为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分配,已由计划分配逐步发腱到用人单位择优录用。毕业生的分配也开始进入激烈竞争的时期。这就可能出现适者生存发展,不适者将被淘汰的局面。这两年,很多用人单位都要进行面试或试教之后才择优录用。这说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实际职业工作能力,而不是分数。在当前开放改革时代,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用人单位需要毕业生到位服务后,就要显示出良好的工作效益。近几年来,我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也表明工作能力强的毕业生最受欢迎,高分低能者受冷落。这就要求我们高师体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专业上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本运动技术和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职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篮球专业素质水平,对97级运动系普修课进行了对比教学实验,在加强思想教育、注重启发分层教学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等教改新思路指导下,对提高专业素质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评价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层次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确定了由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以及31项三级指标构成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使之具体化和具有可操作性,为科学评价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学效果以及改善普通高校体育课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一流大学体育工作是一流大学不可缺少的标志,在中国各高校创建一流大学的过程中,高校体育理应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一流高校体育工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高校体育工作确立标准、指明方向。基于成果评价的思想,通过特尔菲法筛选出了一流高校体育工作的教工体育效果、学生体育效果、体育科研效果、竞技体育效果四个一级评价指标及其二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单位的政治思想和工作表现,征求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校组织毕业生跟踪调查组于今年六月六日至七月四日对林芝、山南、那曲、昌都、日喀则五地市体校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行程五千六百公里。调查组所到之处受到各地市教体委、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领导及毕业生的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调查采用了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看材料、开座谈会和个别走访等方法,掌握了翔实的第一手材料,认识了社会,认识了学生,也认识了自己,为我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育体制,实现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适应基层需要的实用性人才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客观评价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效提高学生体质。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测试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法,对我校2010级大专护理180名学生4项体质健康指标分两组别三个阶段的测试评价方式进行测评。运用SPSS16.0中一般线性模型(general linear model , GLM)的repeated measures过程对4项体质健康指标重复测量数据的均值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4项体质健康指标重复测量数据的均值高于对照组,说明了阶段性地评价,学生体质明显提高,效果优于终结性评价。构建与实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形成性评价机制方案,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主动参与锻炼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进行筛选,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管理及培训考核与评价5个一级指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等14个二级指标和职业道德培训、知识培训、执教能力等44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0.
动物医学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从目前辽宁省动物防疫站、各县市兽医站、宠物医院、养殖生产企业等用人单位反馈信息表明:目前各农林高等院校培养的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生产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到岗后不能短期内胜任工作,必须经过长期培训、到生产现场磨砺才能开展工作。同样,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在动物生产、诊疗的实践操作能力也较弱,这直接影响我们学校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及形象,因此通过对现有的生产实习进行改革,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兽医专业人才,这对提高我校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下降。应从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政府实施相应配套措施等方面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黑龙江省部分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体育教师工作能力及如何反映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等项内容进行调研、分析,提出能客观、科学反映体育教师工作能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供中学体育工作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由产品的消费者来评判,高校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应由用人单位来评价。本着科学性、导向性、适度性和可操作性原则,面对素质教育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新要求,构建符合用人单位意愿的“体育教育专业专科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1、根据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如何使学生建立做教师的概念,多年来一直认识不统一,对如何培养智能型而又具备师范性特点学生的问题也未能很好解决。 2、近几年毕业生中暴露出来不少问题,作教师的专业思想不巩固,教学能力较差,缺乏教学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评价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我们通过查阅有关评估教师素质的资料,走访了兰州市部分小学,与主管体育的领导、部分省市的专家面谈,调查了有关专家及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共53名,进行了三轮调查问卷,最后确定了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7项的教师业务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一、指标体系内容小学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内涵应包括知识素质(占20%)、能力素质(占62%)、职业态度(占18%)等。确立的二级指标10项为:文化修养、本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合格人才的保障,论述了社会需求、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关系,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流向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以及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现实需求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儿童静态平衡能力量化评分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儿童静态平衡能力的量化评价指标。建立量化评分标准,为技能主导类难度项群静态平衡能力的选材提供量化评价依据。使用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研究所生产的平衡测力台、计算机及配套软件。对140位8岁男生进行36项指标的测试。运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法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后,归结出评价静态平衡能力的7个因子,确立了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该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价结构。在运用单项指标评分公式和评分结构得出所有被测试者静态平衡能力的综合得分后,建立了5个等级的8岁男童静态平衡能力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才交流会,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法,搜集、归纳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毕业生的评价要求,寻找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和社会需要的差距,提出解决办法.充分尊重市场、积极融入市场,改革体育课程设置,用科学发展观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增设体育专业课程,强化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我国陈腐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种封闭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教育当然需要传授知识,把人类已经获得的知识传授给新的一代,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和其它教育单位一样,在体育系教学中也存在着上述弊病。即只重视灌输式或注入式地传授知识和技术,忽视了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技能的培养,从而造成高分低能的反常现象。教学实习时这个缺陷是所有问题中最为严重的。甚至许多毕业生走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操作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谢坚  许健 《体育与科学》2001,22(3):51-53
本文在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新构想和操作方案。新的操作方案取消现行每学期进行体育课考试的制度,而将大学两年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作通盘考虑,学期进行过程性学习评价和学期考核,对运动能力和生理指标等内容进行测定,只评不考,第4学期由学生任选一个项目进行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