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科技风》2021,(17)
设计初步作为建筑类设计专业重要的入门课程担负了学生专业启蒙教育的第一步。空间建构,通过模型的方式进行设计研究得到了国内外高校和设计师的普遍认可。在设计初步课程中围绕空间建构进行教学组织,将制图表达技能同空间思维意识培养融合到空间模型建构中是课程实践的思路。通过递进式教学组织安排和围绕空间建构的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实现了学生在充满兴趣的探索中掌握本课程的知识点。  相似文献   

2.
正对概念图的界定一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强调构建概念图的动态过程即"Concept Mapping",另一方面则指构建概念图的结果,必须是一张完整的图即"Concept Map"。但是一般把二者不加以严格的区分,尤其是在教学中,既注重构图的思路、过程,又要求学生能够构建出完整的图形,然后对整个图形的建构意义加以记忆。历史概念图的学习就是要将历史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结构化、可视化,建构历史知识网络。而构建的过程就要求学生从概念  相似文献   

3.
正中学生物知识点多而细。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运用比较法把书中的知识点进行横向的、纵向的、内外的的方法进行比较,对学生掌握和巩固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帮助。下面不妨从几个方面谈谈比较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一、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的比较这种比较方法在生物课堂里运用得最多。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可知道它们之间的作用正好相反:在时间上,光合作用发生在白天,而呼吸作用主要发生在夜晚;在物质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13)
在实施中发现,注重图形思维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引入,把图形当做掌握知识的基础,以此来开展小组讨论图形学习,会让学生从图形中更清晰地理清思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如此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思维导图的制作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理清知识思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学一种方式,是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广应用的趋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课件,把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信息,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演示,把以往口述难以讲清的知识点,借助多媒体技术,生动正、形象地反映出来,很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能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中职生的特点,在计算机专业3ds Max课程教学中采用案例驱动法,对于每个知识点都结合典型案例来进行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上掌握相关知识点。从简单实用的基本案例任务入手,使中职学生掌握学习3ds Max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在实际课程教学中应注意教学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家税收》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这些知识点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区别,造成学生容易混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复杂知识简单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基本的数学常识和逻辑思维。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倾向于使用讲授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尤其在知识点较多的情况下,学生容易陷入思维混乱。一、师生对话模式师生对话模式,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之一是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的学习方向,通过师生对话模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尽快理解相关知识点,对构建学生知识框架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为临床上诊断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繁杂且系统性不强,同类病原微生物间不易区分、记忆,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很容易出现混淆知识点的现象。因此,如何将碎片化的、大同小异的知识点转变成系统化、差异化的知识,使学生掌握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知识体系,是每一位微免教师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课程导入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0.
李带好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S):179-179,148
由于〈国家税收〉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多,这些知识点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相似,但实际操作起来有很大的区别,造成学生容易混淆。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归纳、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复杂知识简单化,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吕硕 《科技风》2023,(12):117-119
为了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将核心概念的进阶教学与SOLO分类理论相互融合,通过将核心概念教学与SOLO水平层级进行阶梯式融合,形成教学的目标导向,辅助进阶式教学。进而为课程标准的实施提供实证依据,将教学过程、核心概念、评价方式三方面结合和贯通,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使学生能够将核心概念逐一突破,优化学生掌握知识、建构知识网络的途径,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建构体验,丰富学习思路,以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生物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性强、抽象、微观、知识点庞杂的特点。同时,生物教学配套的演示教具不足,更加重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使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接受、机械记忆。自制教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以上不足。本文以基因工程教具的开发与应用为例,重点阐述如何利用教具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论述自制教具开发的重要意义、对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具使用过程中的教学建议等。[1]生物学科知识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性较强的特点,知识点庞杂,需要不断积累,  相似文献   

13.
平面图形面积求法是一元微分积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曲线构成的较为复杂的图形更是难点(对学生来说).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题分析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较好方法之一.(1)分割图形、化整为零.教育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谨慎处理问题,做到难题个个击破,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结合图形特点,选定恰当的积分变量;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逐步解决,归纳解题步骤,达到化繁为简、巧解目的.  相似文献   

14.
韩艳 《科教文汇》2011,(27):122-125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大变革时期.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方式下,究竟如何上好物理课的单元复习课.激发学生复习课的浓厚兴趣,提高单元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使单元复习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实现呢?我从2008秋季开始进行“单元知识网络建构”的单元复习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2009年秋季开始进行“单元知识网络建构的评价”实验研究,通过两年的教学尝试,逐渐形成了单元复习课建构单元知识网络的基本教学模式:课堂上通过忆、找、连、说、议五环节,构建单元知识框架:课后将框架中各板块知识点细化,形成单元知识网络;教学中以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在教学中既要充分认识它的先进性作用,又不能盲目迷信,要根据课程特点正解、合理地选用信息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渐完整课件,使生物教学真正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摸索一条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概念是生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基础,是构建生物知识体系的重要环节,因而初中生物教师在进行生物概念教学时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能力.本文旨在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8)
学科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能将复杂的知识条理化,将思维形象化。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知识点多、杂,不易记忆,学习难度大,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学科思维导图法,可帮助学生快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同时可提高逻辑思维及反思能力等,发展心智,减负增效,提升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课程特点为知识点多、重要公式多、构造要求多、工程图片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势,可以把大量的文字、图形等信息的输入工作从课堂上写板书移到了课前,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王积芳 《科教文汇》2007,(2X):71-72
平面图形面积求法是一元微分积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特别是由两条或两条以上曲线构成的较为复杂的图形更是难点(对学生来说)。通过对此类问题的解题分析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学生数理逻辑能力的较好方法之一。(1)分割图形、化整为零。教育学生在学习与工作中谨慎处理问题,做到难题个个击破,让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变得更加得心应手;(2)结合图形特点,选定恰当的积分变量;并通过实例具体分析、逐步解决,归纳解题步骤,达到化繁为简、巧解目的。  相似文献   

20.
生物是一门理论知识全部来自于对现实生物世界的观察与实验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是及其重要部分。新课标下,对高中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本体为教学主体教学目标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之外,要着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而生物实验教学则是锻炼学生实验能力与学习能力的重要课程。于是不仅能在实验中提高他们的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