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了解2008北京奥运会对大学生体育思想及体育行为的影响。结论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安徽省大学生体育思想的影响是积极有利的:但有76.6%的大学生认为2008北京奥运会对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不大,其因素主要有:对奥林匹克运动缺乏全面、系统的了解,学校没有良好的奥林匹克文化氛围,体育教师引导不够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方法得出结论:安徽省大学生对奥运会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关注程度较高,达86.3%;2008北京奥运会对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一般,影响最大的是:德育方面和体育方面。专家认为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安排奥林匹克课程教育等;大学生认为主要原因是:对奥林匹克运动了解不多,教学相关内容太少等。91.5%的安徽大学生愿意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但是受时间、地理、学业、经济、就业等问题的影响只有5.8%的大学生回答申请加入(准备申请)志愿者队伍。  相似文献   

3.
高校实施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以奥林匹克庆典为主要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道德全面发展的国际运动。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及发展时,其教育价值地位相当显赫。随着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奥运会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巨大的反响,尤其对大学生影响更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圣火在"鸟巢"缓缓熄灭,2008北京奥运会在世人的惊叹、赞美、欢呼声中完美谢幕,中国代表团以51金共100枚奖牌高居奖牌榜首位。但比赛只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方面,如何以奥林匹克的精神、文化影响、感染青年一代,让更多人加入到奥林匹克运动的行列中就需要奥林匹克教育。在奥运会筹办  相似文献   

5.
国际奥委会洛桑通气会后,北京奥申委进入实战阶段,全力以赴投入“资格赛”。日前,北京奥申委进一步阐述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理由、申办奥运会带给北京的有利影响及北京面临的挑战。 有利条件 从精神层面来说,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举办奥运会,最能体现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12亿中国人民的参与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最有力的支持和奥林匹克精神的最大弘扬。 同时北京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人文高度发达的北京举办奥运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基本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概念不仅体现出奥林匹克运动深远的历史文化传承,也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贡献。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理论分析,从有形与无形、国内与国际、体育与超体育三个视角构建了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分类体系,进一步阐述了北京奥运会文化遗产的功能与价值、传承与保护等基本问题,并在操作层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学术解读,阐释了政治不能凌驾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上、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处于主动、强势地位和消极政治因素的影响严重危害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等观点,指出了消极政治因素影响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根源和形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奥林匹克非政治化原则等应对策略,旨在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试论“人文奥运”理念与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及其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101-103,110
伴随着我国积极准备举办北京2008年奥运会进程,以弘扬奥林匹克理想为核心和以"人文奥运"为主要理念的奥运热潮正在中国各地掀起。青年大学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使他们成为品德、心智和体质全面发展的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使青年人在体育运动中走向完善,这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所追求的核心价值。为此,高校奥林匹克运动教育应以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奥林匹克的思想教育和奥林匹克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从而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在我国高校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北京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讨论北京奥运会主题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2009年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引文索引数据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引文索引数据进行关键词共现、引文共引、期刊共引等客观分析,发现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关键词共现分析结果显示,"奥运会"关键词的高频次出现说明奥运会是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核心,"北京奥运会"是我国学者非常关注的热点.引文共引分析显示,我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领域主要包含5个聚类群.  相似文献   

11.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需要,奥运会与举办地大学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奥运会可以有效利用当地大学的物质资源(场馆和公共设施)与人力资源(大学生),高校和充当志愿者的大学生也可以从中获利。奥运会利用大学资源开源节流,缩小规模、扶持教育;高校获得奥运资金改善硬件设施,营造富有奥林匹克教育意义的校园文化,大学生也可以在为奥运服务的过程中,锻炼自己,适应社会。然而,如果没有使大学生很好的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当奥运会触犯大众利益时,大学生很可能会做出过激举动。百年奥运,中华圆梦。如何借鉴它国经验教训,合理利用北京当地高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使08奥运与北京当地大学和谐发展,实现双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书元 《体育与科学》2007,28(6):32-33,20
本文以奥运会和校园体育环境为视角,就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高校体育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对体育设施建设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对群体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影响,对学生体育意识和高校竞技体育的影响等,期望对以奥运会为契机,建设良好的高校体育环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如何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正是追求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奥林匹克教育对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的作用,进一步提出如何在高校开展奥林匹克运动,以期达到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奥林匹克和青年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浙、沪大学学生关于亚特兰大奥运会反响的调查,本文发现:奥运期间,大学生普遍收看(听)了奥运节目,对中国代表团的成绩非常关注。他们对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区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还比较肤浅,对奥林匹克的态度也不太明朗,这主要是因为奥林匹克自身的矛盾性、“二元结构”文化环境所形成的心理紊乱以及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这样一种外来文化的一知半解。本文建议:一是在大学中加强奥林匹克教育,二是充分利用大众宣传媒介的宣传和引导,加强对大学生奥运心态的正确导引。  相似文献   

15.
论奥运会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4,25(4):23-2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第二手分析、归纳法和演绎法等方法,利用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和奥林匹克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对奥运会的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剖析,目的在于从新的视角审视当今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从更深层次认识奥运会对当今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揭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奥运会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特征的前提是“稀缺性”的客观存在,表现在文化的经济化、经济的文化化和文化一经济一体化等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论奥运会的全球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杰 《体育与科学》2006,27(2):50-54
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从奥运会的举办地点、设项、参赛国家、参赛运动员、组织机构、观众和新闻记者等7个方面的历史事实出发,论述了奥运会的全球化进程,全面、系统、深入地从新的视角审视了奥运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目的是从更深层次认识奥运会对当今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揭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17.
《奥林匹克2020议程》的颁布标志着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步入到了深化改革阶段。在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改革背景下,国际奥委会从顶层设计出发制定了相关纲领性文件,在明确发展方向、确定发展目标与任务的同时为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从组织层面来看,国际奥委会从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方面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实践,并通过示范作用倡导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国家或地区奥委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深化改革下,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奥运会为着眼点,通过广泛建立战略合作、制定系列工作指南来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并强调充分发挥奥运遗产在领域、地域、时间三个维度的作用来实现奥运会与城市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此阶段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实践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高度契合,奥林匹克运动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过程中发挥出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科学技术革命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运用比较研究法 ,论述了历史上 3次科学技术革命对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尤其就第 3次科技革命 (现代科技革命 )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产生的影响 ,从竞技体育训练理论和方法、奥运设施的改进、奥运信息传播现代化和奥运产业化的形成等主要的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得出结论 :第 1、第 2次科技革命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诞生与发展的土壤 ,第 3次科学技术革命才真正实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质的飞跃 ,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更快、更高、更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9.
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参考了历届奥运会女子大、小项目、女运动员人数以及女性参赛情况,回顾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艰难历程,阐述女性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的地位和取得的诸多成就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指出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种种困难与挫折,需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同时,预示出女性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