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论期刊编辑的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版权又叫著作权,它是指作者对特定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品享有的人格权和财产权。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共同构成知识产权的三大支柱。著作权法是国家为保护作者对所创作的作品享有专有权利,调整、规范作者、传播者、社会公众三者利益关系而制定的法律。我国颁布的《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实施国际著作权条例的规定》等法律、法规都属于著作权法的范畴。著作权法的主要内容涉及著作权的主体、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内容、著作权归属、著作权的保护期、著作权的期限、著作权的管理方式、侵权的追…  相似文献   

2.
魏美荣 《出版参考》2015,(18):62-63
近年来,市场上的出版物琳琅满目,除了大量的个人作品集以外,还有大量的汇编作品,也即主编作品.随着主编作品的增多,涉及“主编权”的知识产权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对于主编权的性质和地位,学术界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主编只是将作品整理汇编,所以主编不能等同于作者,而只能享有部分的著作权;第二种观点认为主编在汇编作品时,已经按照自己独特的策划构思,按照自己的思路对作品进行了编排,主编作品凝聚着主编的创造性劳动,所以主编应该享有完全的著作权;第三种观点认为主编在汇编作品时,并没有付出任何创造性劳动,只是将现有的作品进行了简单集中处理,所以主编不享有任何著作权.由于《著作权法》没有对主编权做出相应的规定,主编作品的著作权纠纷难以适用现行法律加以调解.主编作品如何准确定位,主编对其所汇编的作品应该享有怎样的权利,主编作品是否享有著作权,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一、电视节目制作全流程版权管理体系的概念和必要性(一)基本概念1.版权版权即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类型。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当这种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著作权法规定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时,其作者享有该作品的版权。我国著作权法在第三条和第十条中明确规定了作品范围和著作权内容。同时,传播者在传播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劳动也受著作权法保护,即享有邻接  相似文献   

4.
“出版权”的几种含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版著作权作者的民事权利 作为民事权利,出版权属于著作权.出版权是作者(或其他原始版权人)行使著作权的起点,也是作者实现著作权的途径.著作权中的出版权包括哪些内容,我国著作权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世界各国版权法中规定不一.伯尔尼公约第3条(3)款及及其他一些条款中,规定"已出版"的作品,系指经作者同意而已经出版的作品;就作品的性质而言,无论它的复制本是以什么方式制成的,只要其份数能满足公众的合理需要,就应视为"出版".伯尔尼公约对"已出版"的界定,实际上包括了作者行使其发表权、复制权和最低限度的发行权.  相似文献   

5.
"主编"一词并非著作权法法律用语,也不是著作权法上明确规定的作品创作行为,但以主编身份署名的作品在我国却十分盛行,尤其是在专业出版领域,大部分参考书都采用主编和多个作者撰写的方式编著.由于著作权法并没有把以主编身份署名的作品作为一个单独的作品种类进行相应的规定,因此人们在"主编是否享有著作权"、"享有什么著作权"等问题的认识上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产生各种纠纷,如著作权归属纠纷、署名纠纷、报酬分配纠纷等等.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报道: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在新闻报道工作中,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基层报道员的群体智慧,建立了报道员统稿汇稿制度,坚持利用每周三、周六晚上2个小时进行统稿汇稿。在统稿汇稿中,宣传干事都要集中各基层单位报道员搜集的新闻线索,让大家围绕线索展开讨论,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采取交任务、压担子、教方法的措施指定报道员采写、合写,并规定完成时限,在下次的汇稿时间进行交流、定稿。此举措,既锻炼了报道员的采写能力,又提高了稿件的上稿率。截至目前,基层报道员已有40余篇稿件见诸报端。武警某部坚持统稿汇稿…  相似文献   

7.
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死亡或终止之后,其所拥有的保护期尚未结束的著作权(或邻接权)中的财产权如果无人继承、遗赠或承受,属于本文所谓"无主著作财产权".  相似文献   

8.
关于科技期刊著作权的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加强 ,科技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已成为相关人士讨论的热点。从已发表的作品看 ,很多人都认为 ,作品的著作权全部属于作者。其实 ,当作者向科技期刊编辑部投稿时 ,就意味着作者将其作品著作权中的一部分暂时地非专有地许可期刊使用。很多人强调 ,《著作权法》规定的“著作权属于作者 ,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的“除外”主要是指职务作品。因而造成了“一方面承认科技期刊编辑部享有著作权 ,另一方面又没有明确科技期刊编辑部有哪些著作权”的问题 ,甚至出现了编辑部的权利被侵害反而成了被告的怪现象。1 科技期刊的著…  相似文献   

9.
王辉 《中国出版》2012,(5):67-69
通常所说的版权,也就是著作权,其主要内容是指作者对特定的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作者及其他版权人对文学、艺术、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权以及全面支配该作品并享受其利益的财产权。网络版权,从严格意义上讲,并没有这个法律术语,一般是指著作权当中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指作者及其他版权人在互联网中对其作品享有的权利。[1]当版权人的  相似文献   

10.
一、著作权的法律特征著作权亦称版权,是指法律赋予作者因创作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著作权所依据的前提是:一个人的任何财产都不如脑力劳动的产品那样为他自己所特有。著作权是从法律上肯定作者对其作品所拥有的所有权。著作权人有权得到保护,使其作品不为他人所擅自使用,并有权分享社会因使用其作品所得的任何收入。  相似文献   

11.
姚明 《中国档案》2023,(4):66-68
<正>“批注本”简单地说,就是留有批注的出版物,即无论评点式文字所在的位置,都将其统称为“批注”,不细致区分眉批、题头批、夹批、旁批、文末批而分别命名,批注本是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的实践产物,金圣叹点评《水浒传》、毛宗岗点评《三国演义》、张竹坡点评《金瓶梅》、脂砚斋点评《红楼梦》,都是标志这种批评方法迈向极盛时期的经典案例。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倡导著作权第一人,一贯主张包括翻译者在内的著作者应该获得相应的著作权益,并进行了实践。梁启超在主编《新民从报》之时,便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稿酬标准,梁启超在编辑实践中注重作者稿酬的发放,体现了先进的著作权思想。  相似文献   

13.
在作者与出版社就某一作品的出版为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而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一般都有作者对作品的著作权担保的内容。著作权担保的法律特征是什么?它的法律依据及效力是什么?探讨这些问题,对于进一步明确出版社与作者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发生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纠纷后,如何划分民事责任,从而正确开展著作权保护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一、著作权保护的法律特征著作权担保是指作者和出版社为确保出版合同的全面履行、根据法律规定经双方商定,由作者对出版社作出一定允诺的法律形式。其内容主要有三点:(1)作者保证自己是某作品的合法著作权人,即保证自己的权利主体资格合法;(2)保证授予出版社  相似文献   

14.
张扬 《今传媒》2013,(2):131-132
从统稿的内涵出发,结合实践,详细介绍了加强科技期刊编辑后统稿工作的必要性。鉴此,提出了统稿工作的重点,并通过采取合适的方法提高统稿内容质量,使期刊成为高品质期刊。  相似文献   

15.
王泽 《新闻窗》2013,(5):80-80
著作权又称版权,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所享有的权利。它包括人身权利(具体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财产权利两部分。而现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给著作权带来了新的冲击,原有著作权法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现代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在数字化时代,传统著作权法所保的作者的人身权、财产权和邻近权需要作出新的具体的规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采用与作者签订合同的方式受让著作权,目的是进一步厘清著作权关系,在使期刊社的利益得到切实保障的同时,又不对作者权利构成侵害。笔者于2006年5月通过网下和网上两种途径对中华医学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2家学术团体所办期刊与《化学通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等学术期刊的共25种著作权转让合同样本进行了收集、整理、分析。1.作品的名称和作者作品名称属于合同标的条款,是著作权转让合同的基本内容。无作品名称,会导致合同的无的放矢;作品名称不准确,会…  相似文献   

17.
论编辑著作权的存在与证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作权亦称版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所说的“编辑著作权”,不是指编辑人员从事著述活动而形成的著作权。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扳属于作者”的规定,编辑人员以作者身份从事著述,与其他作者并无两样.他们对自己创作的作品(文艺作品或学术论著)无疑也享有著作权。这不在本文论述之列。  相似文献   

18.
作者在发表作品时,通常与出版商就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签订转让协议(版权转让协议),作者由此对其作品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丧失行使权。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机构知识库建设中主要的著作权疑虑源于已发表作品的作者轻易放弃了著作权中财产权的行使权。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机构知识库存缴和发布的作品均为公共资金资助作品。由公共资金资助的作品存缴和发布到机构知识库符合著作权相关法律保障公共利益的宗旨,出版商无权剥夺这些作品的公众获取权。  相似文献   

19.
刘佳 《编辑之友》2018,(3):86-89
编辑权并非法定专有权利,但编辑权的行使与著作权存在着交叉关系.在著作权语境下,编辑修改权、专有出版权与版式设计权三种邻接权同属于编辑权.另外,编辑可根据作者的授权获得著作权,或依编辑权行使过程中形成的独创性表达享有著作权.数字出版时代,编辑与读者的身份不再固定,而是可互相转化,提供存储功能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开始承担编辑角色.当网络用户上传的内容涉及著作权侵权时,网络服务提供商行使编辑权的行为无疑会影响“避风港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著作权及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科技论文著作权取得的必要性、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的法律问题。科技期刊通过作者的授权取得科技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对于保护科技期刊的著作权是没有必要的。只有通过著作权的转让,从作者处取得科技论文部分著作权的所有权,才能使科技期刊的整体著作权和单篇作品的著作权统一起来。在签署著作权转让协议时,必须注意征得全部作者的同意,明确转让权利的种类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