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金瓶梅》所涉及的众多节日中,唯有元宵节在依托民俗文化与文学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生发,成为全书鲜明的节日意象。作者以元宵节意象暗示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并展示了这一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意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特点,从意象的选择、性状与意蕴出发,研究李贺诗歌的意象特征,作一次从微观分析到宏观研究的尝试。通过对意象的系统分析,得出“冷艳’是李贺诗歌基本风格的结论。“冷艳”诗风的形成,源于李贺对传统“女性化”象喻的改造与丰富,展示了他对诗歌艺术与生命意义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3.
意象论     
意象论褚兢近年来,国内论述“意象”的论文不在少数,而涉及到“意象”的就更其为多,我以为,在意象研究方面颇有创见、有建树的文章中,陈良运先生的《中国诗学体系论·立象篇》①可谓独占鳌头。其文溯源探流,钩沉发微,多言人所未见,令人受益颇深,毋庸违言,笔者写...  相似文献   

4.
意象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意象问题是哲学、心理学、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一个理论难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主要阐释审美意象论.对古今中外有关意象的经典言论加以辨析,提出意象为“意中之象”的命题,并对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象论作了阐发.最后对审美意象的本质、结构、形态和功能等作一概括.  相似文献   

5.
“章台柳”的典故出自韩翃和柳氏的爱情故事,其后“章台柳”成为中国文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常常作为娼妓的代名词。“章台柳”意象是“章台”和“柳”两个意象的组合。它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另一方面也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诗与艺术是共通的.特别是现代诗,由于漠视音韵而强调意象,这就与视觉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罗门在其诗论中,曾多次谈到诗歌与绘画、雕塑、电影的关系,认为诗歌与各种视觉艺术在意象的组合、错位、变形等手法的运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他说过:“由于诗人在诗中透过语言文字,能使无形的‘意’,变成有形的‘象’,诗人便也因此被看做是以文字来绘画的艺术家.”(罗门:《诗与视觉艺术创作世界的关联性》)诗歌意象,是传统诗歌与现代诗歌共同拥有的构成意境的基本元素,不同的是传统诗歌的意象组合方式有明晰的线索,而现代诗歌由于强调要“从目视的有限的外在现象世界,进入灵视的无限的内在心象世界”(罗门语),因而其意象组合方式便不似传统诗歌那样具有明晰性和直观性,而更多地以跳跃和抽象的形式来体现.为了实现从目视的三维空间向灵视的多维空间的穿越,现代诗人  相似文献   

7.
8.
9.
美的概念生成于人类问世之后,审美是借对象联系主体的意象世界。美是生命意象的符号显现;审美是生命意象的符号体验。同时,还涉及审美想象、审美特征及文化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论意象批评     
意象批评,是一种以意象为喻的文学批评方式。文章以丰富翔实的诗话文献资料,从审美语言学的学术文化视点上,全面论述了意象批评的学术渊源、批评特征、批评方法及其文化思考,不啻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关于意象批评的集大成之论,其中许多诗话文献资料皆为首次披露,于审美语言学研究颇有补益。  相似文献   

11.
论诗歌意象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其意象理论也成熟得很早。我今天选择这样一个论题,确实是在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然而,目前对意象的理论认识还有不尽完善之处,甚至有悖离的地方。“五四”以后的三十年代是学术史上最繁忙的一个时期,对意象理论的挖掘也很热闹,有名家梅光迪、梁实秋、艾青、朱光潜等。其中,朱光潜的《诗歌的境界——情趣与意象》最有概括性。他指出:意象是一个外来语,是“image”的译名。意象只是一个客观的物象,不包含主体情感的经验。当时,理论界默认了。然而,朱先生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他的声名和威望却就这样成了一种负重,一种罪过。他直接影响到80年代一个编写《诗歌辞典》的  相似文献   

12.
意象翻译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象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透彻把握并着意予以再现的任务之一 ,其本质特征的哲理性、表现特征的象征性等均是译者必须直面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3.
明代李攀龙诗追求格高调古,配合这一诗风,他善于选择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空间辽阔感的古雅意象造境;同时,其诗歌中还常出现微末不名的“风尘”意象。通过对李诗意象群类的比较,以及对李诗使用“风尘”意象不同义项的分析,我们认为,李诗的“风尘”意象是具有时代文化底蕴的意象。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学批评有它独特的现代价值,前辈学术大师已做出很好的榜样,如《宋诗选注》中钱锺书利用意象批评执简驭繁、由博返约、精当传神地反映出宋诗特征。意象批评法应有其现代价值,藉此方法,可使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回归批评本体。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意象与动态顺应论的内涵来看,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翻译与动态顺应论高度契合。在结合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翻译实例,探讨了动态顺应在菊花意象翻译中的应用。研究指出译者在翻译菊花文化所表达的隐逸与道德象征意义时为顺应目的语的语言和环境,将原文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6.
戏曲秉承我国传统文艺美学的精神,重视意象创造,具有独特的美学神韵。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创造了以牡丹亭为主体的意象系列,本文将对作品中柳意象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与人物形象塑造及剧情建构的独特作用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舞台效果营造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举例分析英诗语言的特征——意象,阐明了在英诗学习过程中,只有从意象着手,弄清其功能和作用,才能领悟诗人的意图,达到欣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山水诗以较为丰富的意象构成至情至性的山水诗境。除奇山异水的主体意象外,谢灵运还创造了飞舟、窗等相关审美意象,组成一个较为丰富的意象群,真切地传递出审美思潮变异的信息。谢诗既有因象见意的自然,也有以意炼象的精关,是对诗歌文学潜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美的杰出代表,他的意象创造,是一个连锁式的艺术审美过程。义山诗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尤以象征性意象的创造最具特色。李商隐的意象创造顾及了“意”与“象”两个方面:即要将深邃丰厚的主观之“意”,出色地客观化,也要将赏心悦目的客观之“象”,出色地主观化。艺术直觉的心灵化表现和艺术视角的新颖化选择,使李商隐的意象创造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0.
本在弄清意象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学意象的三种存在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存在于创作主体的本体意象具有主观的直觉性、独特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有待于借助某种符号系统化和物态化。语言字是学意象的承载符号,作家将构思成熟的意象群借助字转化戍意象符号,使之有了与读交流的可能。意象符号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包容性,同时又具有局限性和难以穷尽性,它离不开语言技巧和一定的结构,创意和语符组构显示出个性色彩。意象符号只有通过读才能显示其存在价值。读凭借想象和审美悟性,使本意象符号还原,并再造出多种多样的再生意象,从而使学欣赏活动无可穷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