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笑 《华夏星火》2014,(4):44-45
目前粮食安全面临严重形势,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中毒事故、土壤污染时有发生。在全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寻找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生物农药已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中国农药产业也要适应形势,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林业特色资源是保障国家绿色发展的战略资源,是香料、医药、日化、食品、饲料、农药、材料等行业的重要原料.我国林业特色资源丰富,加强林业特色资源高效利用,对于增加优质林产品有效供给、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明确提出要"重点研究开发主要农产品和农林特产资源精深及清洁生态型加工技术与设备".特色资源的开发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特产资源的综合利用,遵循着循环经济的发展构想,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化学防治的原则是:必须安全用药,对症用药,适期用药,合理用药,禁用或限制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农药,以较少的防治成本换取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化学农药的长期广泛使用大大地促进了农林业的保收、增收,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威胁着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迎来了环境友好农药—植物农药的大好发展机遇。本文浅议了植物农药的特点、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城市在能源消费中居于主要地位,实现城市能源系统的清洁低碳转型对我国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社会-技术制度理论、转型情景设计以及驱动路径、转型政策协同机制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实践下,针对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路径以及动力来源多样化特征,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中国各行业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异质性结构,并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外部知识源化对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影响机理的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行业环境规制异质效应下外部知识源化驱动高质量结构转型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整体水平较低,行业异质性显著。外部知识源化对于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显著推动了外部知识源化对高质量结构转型的作用,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突破“临界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部知识源化的高质量结构转型效应,即外部知识源化与高质量结构转型呈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创建绿色工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必然选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企业要肩负起这样的社会责任,实现清洁、高效的发展。绿色工厂既有传统技术的合理运用,常规工艺的优化,也有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文章重点介绍了锌冶炼厂评价绿色工厂涉及的主要内容及步骤。  相似文献   

8.
中国30个制造行业环境友好状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了制造业环境友好的内涵,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制造行业环境友好状况的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制造行业环境友好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综合运用聚类分析、Kruskal-WallisH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各行业环境友好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制造行业改善环境友好状况的对策建议,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某些行业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界定了制造业环境友好的内涵,通过因子分析构建了制造行业环境友好状况的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制造行业环境友好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综合运用聚类分析、Kruskal-Wallis H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各行业环境友好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制造行业改善环境友好状况的对策建议,结合实证研究结果针对某些行业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0.
吴玫玫  张燕锋  林逢春 《资源科学》2010,32(11):2100-2106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其科学内涵、框架与相应的评价体系尚待深入探讨。环境友好型社会包括人对环境友好和环境对人友好两个维度,人对环境友好是指人类生产生活应保持在区域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而环境对人友好是指环境可以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足够且良好的环境资源和服务。本文基于社会结构视角,对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系统分析,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科学内涵出发,将环境视作与人并列的内在因素统筹考虑,尝试引入"人对环境友好度"和"环境对人友好度"作为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的一级指标,初步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分级标准,提出采用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数表征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1.
方刚  高安 《科技管理研究》2023,(18):186-194
在数字经济浪潮下,技术和管理模式等知识的更替使得忘却学习被视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有效途径,但相关研究缺乏识别不同企业特征及其在数字化转型不同阶段所采取的忘却学习方式。因此,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理论与实践参考,基于忘却学习的视角,将行业数字化程度、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企业年龄作为企业类型划分依据,采用K-means算法将2017—2021年我国开展数字化转型的A股上市企业划分为行业和地区双赢型、行业优势型、地区优势型3类不同群组,将战略制定、转型实施、评估迭代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3个阶段,运用轻量级梯度提升机算法(LightGBM)获取不同类型企业在转型各阶段的学习方式并组合为其数字化转型的学习路径。结果显示:在开展数字化转型时,行业和地区双赢型企业优先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过时知识的抛弃,行业优势型企业全程注重外部知识的获取,地区优势型企业优先注重内部过时知识的抛弃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外部知识的获取;此外,数字化转型对行业追随者企业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计划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应当明确自身优劣势,并做好阶段性规划、选择适合的路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优势...  相似文献   

1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这一过程离不开企业及企业家微观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家作为社会思想变革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可以承担多方面的社会责任,从企业可持续发展、产业转型和升级、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等方面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期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广东要实现从"石油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分析广东发展低碳农业的机遇与现实需求的基础之上,从高抗、高碳汇优质农林植物品种培育,节粮型、高抗性动物新品种培育,农田生物多样性利用的技术与模式,现代农业节约型技术,畜禽动物低碳健康养殖技术,农产品低碳型保鲜、贮运与加工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型农药、兽药、肥料、饲料开发技术,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农业点、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控技术,农林业碳汇的计量和监测技术10个方面对广东省低碳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湖北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农户禀赋总量与分维水平,构建Probit模型探究农户禀赋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69.30%的受访农户倾向于选择直接补贴,30.70%的农户倾向于选择间接补贴;②农户禀赋总量水平显著影响农户的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意愿,分维水平中农户的人力禀赋、经济禀赋和社会禀赋对补贴方式的选择意愿均有显著影响;③影响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方式选择的因素有健康状况、技术易得情况、农业收入占比、职业经历、邻居技术支持和网络安装情况,此外不同地区农户的选择意愿呈现一定的差异。对此,本文提出农业补贴政策制定应避免"一刀切",以此来提高环境友好型技术补贴政策的精准化和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Ⅱ):方法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锋  吴玫玫  林逢春 《资源科学》2010,32(12):2377-2383
在前文建立的基于社会结构视角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分级标准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指标赋权法,以及区域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模糊综合指数评价方法。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践取得较大进展的上海市闵行区为案例区域,对2000年-2005年时期内该地区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进行回顾评价和动态变化趋势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闵行区人对环境友好度呈显著增加趋势,但环境对人友好度变化相对缓慢,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指数由"中等"级别提高至"良好"级别。分析了闵行区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环境对人友好和人对环境友好两个维度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闵行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同类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君  邱君降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75-184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部署,也是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过去十年,两化融合在推动我国企业提质增效、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全国31个省市、100余个细分行业、15万余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发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已经实现由“金字塔型”到“纺锤型”结构性升级,区域两化融合差距持续收窄并呈现“西快东稳”态势,重点行业纵向管控集成与横向产供销集成均实现突破性进展,不同类型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缩小态势,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带来企业业务效率大幅改善,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首届农药化学学术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届农药化学学术与发展战略研讨会认为,农药化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领域;新农药创制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协作的系统工程;先导结构和靶标分子的发现是农药创制的核心;农药研究的国际发展趋势是高效、低毒和对环境友好;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数字农业的结合是其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陈子韬  孟凡蓉  王焕 《科学学研究》2020,38(10):1782-1790
高技术产业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更好地发挥政府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作用,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0年至2016年中国大陆省级地区数据,采用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方法,分析和比较政府支持对高技术产业不同行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在不同行业中发挥作用存在差异,医药制造行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影响并不显著;(2)政府对高技术行业支持存在两面性,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政府支持与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且对于后者创新能力的长期培育有助于改善政府支持的作用。该研究揭示了在科技创新中政府支持的双重影响和行业差异,丰富了相关研究领域成果,并提出优化支持方式、调试支持力度、确立支持定位。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华夏星火》2014,(1):5-5
2013年农药制剂出口猛增 2013年1—10月,中国农药进出口主要呈现出数量和金额双增但增速减缓、出口量和金额季节性波动明显、出口产品结构性变化加剧、制剂出口量和金额剧增、出口优势区域明显、制剂出口区域变化巨大、出口生产企业集中度极高等十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炼油行业装置的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对于腐蚀最为严重的常减压蒸馏装置,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尤为重要。简述了常减压装置的腐蚀情况及防护手段,提出环境友好型缓蚀剂是今后防腐注剂的研发重点,并指出了工艺防腐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