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出交联壳聚糖,并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8-羟基喹啉作偶合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吸附后的亚硝酸根离子的浓度,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的用量、吸附时间、亚硝酸根离子的初始浓度、吸附温度和溶液pH值都对交联壳聚糖吸附亚硝酸根离子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满足实验所得的最佳吸附条件时,吸附率可达92.5%;而在相同条件下,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率却只有10%左右。壳聚糖交联壳聚糖对亚硝酸根离子的吸附机理,既有固体表面的物理吸附,也有溶液中离子之间的静电吸附,即质子化的阳离子CCTS-NH3+与阴离子NO2-的静电引力吸附。  相似文献   

2.
以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合成了聚乙二醇交联壳聚糖.用红外光谱(FI-IR)对交联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交联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H为6、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40℃、吸附剂用量为30 mg时,交联壳聚糖对溶液中Pb2+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在交联壳聚糖上的铅离子可用1 mol/L的稀HCl洗脱.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该法对Pb2+的检出限为0.72μg/mL(3σ,n=8),相对标准偏差为2.1%(n=5,ρ=5μg/mL),线性范围为0-20.00μg/mL,加标回收率在97.8%-102.6%之间.该方法用于奶制品中铅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以木麻黄叶状枝粉末作为生物吸附剂,研究其对重金属离子Cr(Ⅵ)的吸附性能和吸附规律,并探讨了溶液酸度、振荡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3g、pH值为1、Cr(Ⅵ)初始浓度小于100mg/L、吸附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相应的吸附容量和吸附率可达3.98mg/g和99.9%,残余的Cr(Ⅵ)浓度小于0.5mg/L,达国家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18918-2002;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木麻黄吸附剂对Cr(Ⅵ)吸附效果的主次因素顺序为pH值〉吸附振荡时间〉吸附剂用量〉吸附液浓度.  相似文献   

4.
果胶和壳聚糖在适当的体系下能复合成聚电介质复合物PEC,并采用Fe3O4修饰制备了一种吸附剂-Fe3O4-PEC复合磁性微球,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差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探究了以下四种因素对Fe3O4-PEC复合磁性微球吸附溶液中Cu^2+量的影响: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Cu^2+的浓度和溶液的pH.结果表明,PEC复合磁性微球的有效吸附时间为1.5h;考虑到单位吸附量和去除率的影响,PEC复合磁性微球的最佳用量为50mg;铜离子的最佳初始浓度为100μg/mL;溶液的pH在5.72左右时,吸附量最佳,达到20.33mg/g。  相似文献   

5.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壳聚糖微球。利用空壳状壳聚糖微球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结合其表面氨基易于配位的特点,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吸附Pb^2+的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Pb^2+的初步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Pb^2+初始浓度,pH值,壳聚糖用量,时间对饱和吸附量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下,pH=4.8时,此时吸附容量约为283 mg(Pb^2+)/g(CS)。吸附达到平衡大约需要45min。结果表明:此微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平衡时间快,是一类很值得开发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6.
利用低温炭化法来制备柚子皮活性炭吸附剂。探讨了吸附剂用量、温度、pH值、Cr(Ⅵ)初始浓度、吸附时间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柚子皮吸附剂吸附处理Cr(Ⅵ)的最佳工艺条件是:吸附剂用量10g/L,温度40℃,pH=4,吸附时间10h,Cr(Ⅵ)初始浓度为100mg/L时,Cr(Ⅵ)的去除率能达到98%以上。柚子皮吸附剂对Cr(Ⅵ)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线来描述。  相似文献   

7.
以甲醛作为交联剂,通过悬浮交联法制备出单分散性壳聚糖微球。利用空壳状壳聚糖微球具有比表面大的特点,结合其表面氨基易于配位的特点,通过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仪等仪器对其吸附Pb^2+的前后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其吸附Pb^2+的初步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Pb^2+初始浓度,pH值,壳聚糖用量,时间对饱和吸附量影响。实验发现在室温下,pH=4.8时,此时吸附容量约为283 mg(Pb^2+)/g(CS)。吸附达到平衡大约需要45min。结果表明:此微球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而且平衡时间快,是一类很值得开发的新型吸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和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的制备条件,进一步研究了新制的吸附剂一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性能,研究了时间、pH、温度和Sc^3+的浓度等因素对材料吸附Sc^3+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固化单宁微球对Sc^3+的吸附在8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pH低于6.50时,Sc^3+的平衡吸附量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下,在HAc—NaAc介质中,当Sc^3+的质量浓度为50mg/L,pH为6.39时,吸附容量达到886μg/g.  相似文献   

9.
将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用于对镱的吸附,探讨了吸附时间、温度、pH、镱的浓度对镱的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时间为9h,pH为5.00,镱的初始浓度为30mg/L,温度为45℃时,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对镱的吸附率达到39.41%.  相似文献   

10.
采用L-丙氨酸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制备了改性壳聚糖,并研究了改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Sr2+的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80 min,吸附温度50℃,吸附剂用量0.1 g,p H值为10时,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吸附的的吸附率可达31.800%,吸附量为11.925 mg/g;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高浓度Sr2+的吸附量最大可以达到30.650 mg·g-1,吸附率最高可达83.3%;等温吸附结果表明,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微球对Sr2+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L-丙氨酸改性壳聚糖对Sr2+的吸附过程与准二级动力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柚子皮吸附剂对铅离子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柚子皮对废水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利用柚皮制作金属离子吸附剂.对影响吸附性能的吸附剂粒度、投料比、吸附时间、pH值、流动状态等因素进行吸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柚皮吸附剂粒度为60目。投料比为0.2g/100mL溶液,pH=7,吸附时间为6h,流速为0.21mL/s时,吸附重金属铅的能力最强,吸附率达到76.54%,其吸附容量为38.27mg/g。  相似文献   

12.
采用废弃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进行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在25℃下,用粒径为2-3mm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55%。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22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随着体系温度的升高,花生壳对Cr(Ⅵ)的吸附量增加,同时对吸附等温线及其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Freundlich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利用酸性甲醛溶液将废弃花生壳改性,研究了改性花生壳对Cr(Ⅵ)浓度为50mg/L的模拟水样的静态吸附实验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r(Ⅵ)浓度为50mg/L的50mL模拟水样,当温度为25℃用粒径为2-3mm改性花生壳吸附剂用量为1.0g、介质pH值为1.0、吸附时间为300min处理废水时,Cr(Ⅵ)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9.71%。吸附后的水中Cr(Ⅵ)浓度为0.144mg/L,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改性花生壳比普通花生壳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4.
以小麦秸秆为原料。通过复合物理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用所得活性炭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用量、pH值、初始浓度、温度与吸附时间对酸性铬蓝K的吸附容量与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铬蓝K在浓度50g/m^3、pH为2.02、温度320K、吸附剂用量0.1g与吸附时间40min时去除率达到99.9%.  相似文献   

15.
改性膨润土处理实验室含铬废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膨润土与90%脱乙酰度壳聚糖的0.5%醋酸溶液按1:1.2质量比混合,制成负载壳聚糖改性膨润土吸附剂,用于处理实验室含铬废液.最佳工艺条件是:壳聚糖与膨润土质量比为0.04,吸附剂用量为40.0 g/L,废水中Cr(Ⅵ)质量浓度不大于50 mg/L,pH值为4~6,吸附平衡时间为40 min,Cr(Ⅵ)去除率为81%.与活性炭吸附法相比,膨润土-壳聚糖复合吸附剂吸附平衡时间短(约为1/2),且成本仅为活性炭吸附法的1/6.  相似文献   

16.
竹炭-有机复合吸附剂对Cu~(2+)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了竹炭及其改性体粒径、用量、吸附时间、温度及铜离子(Cu2+)初始浓度等因素对Cu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竹炭及其改性体对Cu2+吸附率随粒径减小而增大,用量增加而增大;Cu2+初始浓度增大,吸附率减小;对Cu2+吸附平衡约2h;最佳吸附温度为20—40℃,pH为3—4。改性体2效果最佳,30—50目粒径时去除率达99%以上,当溶液浓度为1.26g/L时,其比吸附量最大,为95.8mg/g。  相似文献   

17.
合成巯基纤维素(SC)对含铜(Ⅱ)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柚子皮纤维素、硫代乙醇酸为基本原料,制备巯基纤维素(SC)新型吸附剂,用其对含Cu2 的溶液进行了静态吸附研究。本文探讨了Cu2 初始浓度、pH值、吸附时间、反应温度、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6.5、Cu2 浓度为100mg/L和吸附剂为0.2g时,常温条件下吸附2h后Cu2 去除率和吸附容量分别达到98.03%和24.5068mg/g,吸附反应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氯化钡改性的方法制备氯化钡改性膨润土。研究了振荡时间、废液的pH值、改性膨润土的用量、吸附温度、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对改性膨润土吸附性能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最佳吸附条件。建立了等温吸附模型,考察改性膨润土的再生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25℃,吸附剂用量为0.5g,吸附时间为20min,亚甲基蓝的浓度为70mg/L,溶液的pH值为7时,钡基改性膨润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率达到93.25%,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热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新型吸附材料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CCMKGM)微球的制备条件,研究了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微球材料对Sc^3+的吸附特性,分别考察了时间、pH、温度、Sc^3+的浓度对微球材料吸附Sc^3+的影响;同时测定了微球材料的洗脱与再生性能.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微球吸附Sc^3+有明显的影响,Sc^3+的平衡吸附量随pH和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0℃下,HAc-NaAc介质中,Sc^3+质量浓度为400mg/L,pH为6.40时,吸附容量达到92.9mg/g,CCMKGM对Sc^3+的吸附在9h左右基本达到平衡.再生CCMKGM效果与原CCMKGM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拟康宁木霉粉末对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发现,40min后吸附过程达到平衡,pH适宜范围为4~5,且在Cr(Ⅵ)初始浓度为2mg/L、吸附剂用量为2.5g/L、pH为4.5的最佳条件下,Cr(Ⅵ)吸附率达到80.37%.运用SEM、XRD和FTIR对拟康宁木霉粉末的吸附过程进行表征,发现拟康宁木霉粉末表面粗糙、孔隙多,吸附Cr(Ⅵ)的过程中—OH和—PO4与Cr(Ⅵ)发生了络合反应,具有络合反应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