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要求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就业的制度。2000年3月,劳动保障部颁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明确提出了上述要求,并指出技术工种范围由劳动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同时还规定,用工单位违反规定要求招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对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取得职业资…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鉴定。”这条规定使得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和建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法可依。法律保障在职业技能鉴定中体现为:劳动行政部门依法颁布职业分类、职业标准、鉴定规范,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劳动者依法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职业资格的认证;依法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上岗、从业和执业的有效证件。从这条规定中,我们不难看出:制定职…  相似文献   

3.
在全社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我国党和政府近年来的一再要求,并写进了《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成为全民族的意志。劳动和杜会保障部发布2000年1号令作出《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提出:“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复杂以及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并从2000年…  相似文献   

4.
《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在全社会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2000年劳动保障部颁布了《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的规定》,明确对90个技术工种(职业)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就业准人制度,要求凡初次就业的劳动者,只要从事国家规定的技术工种(职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上岗;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用。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1996年颁发的《教育法》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工商局等六部门《关于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要求严格实行就业准入控制,对未经劳动预备制培训或虽经培训但未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2000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也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从事技术工种的劳动者,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录取,并指出“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到技术工作岗位就业”。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体现了国家意志。它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来针对市场经济发展、教育科技进步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和劳动力相对过剩就业压力逐步加大的现状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职业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在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好生存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我国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步于1993年,并于1995年、1996年分两批颁布了劳动者就业上岗前必须培训的技术工种目录,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又对原规定必须持证就业上岗的技术工种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公布了实行就业准入的66个职业目录。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  相似文献   

7.
职业资格证书标志着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水平。与学历证书不同,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相关。职业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2000年3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明确提出“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及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证书后,才能到技术工岗位就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可提高劳动者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笔者对慧翔职专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  相似文献   

8.
电工是国家首批实行《从事技术工种劳动就业者上岗前必须培训的规定》的50个技术工种目录中的行业之一。即从事电气作业的技术工人,在从事本行业工作上岗前,必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制定并颁发的《特种行业人员操作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和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证书》。电气专业的学生,在取得职业学校毕业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的同时,还必须取得上述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未经劳动预备学习或已经劳动预备制培训学习,但未取得相应证书的人员,职业介绍机构不得介绍就业,用人单位不得招收录用。 因此…  相似文献   

9.
《规定》明确提出国家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录用;……  相似文献   

10.
认真把关 严格准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国家劳动保障部《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青岛市2000年8月份颁布实施了《青岛市劳动用工管理条例》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市政府办公厅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报告》 ,决定从2001年1月1日起对新招国家规定90个准入控制技术工种的劳动者 ,必须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上岗 ,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使这项制度有效实施 ,青岛市从就业的源头抓起 ,认真把好“三关”。一是招用简章审查关。《青岛市招用简章审查管理办法》规定 ,用人单位向社会公开招工 ,各职业介绍机构要严格审…  相似文献   

11.
《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律条款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它是由考试考核机构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客观的测量和评价。职业技能鉴定是一种特殊的考试形式,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平、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它对规范教育培训,促进就业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而建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行7年来 ,覆盖面逐渐扩大 ,权威性不断增强。“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通行证”已成为广大劳动者的就业新观念。据悉 ,目前全国已有2000万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是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 ,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 ,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 ,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我国技术性职业(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 ,分为初级技能、中级技能、高级技…  相似文献   

14.
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劳动行政部门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实施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重要举  相似文献   

15.
最近 ,一些地区举报有不法人员到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推销、贩卖伪造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空白本)。为了维护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声誉 ,加强管理 ,保证其合法性、严肃性 ,进一步维护劳动力市场的正常秩序 ,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权益 ,2001年8月2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资格证书管理的紧急通知》(劳社培就司函)。现就有关问题摘录如下 :一、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对申请人专业(工种)学识、技术、能力的认可 ,是求职、任职、独立开业和单位录用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技工学校、职业学校(院)、就业训练中心和其他各类职业培训机构要按照其毕(结)业生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到技术工种岗位就业的规定,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教学改革力度,真正建立起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劳动者职业能力开发为重心的职业资格培训体系。“十五”期间,应通过努力使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覆盖国民经济的主要职业(工种),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中,职业资格证书的覆盖面比目前提高一倍,从事技术职业(工种)的新增劳动力在就业时都要普遍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面落实持证上岗的要求,力争使高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达到获证人员总数的20%以上。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2月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10号发布《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将《规定》中有关职业培训的部分摘录下来,供读者遵循。《规定》要求,“劳动者就业前,应当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前应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用人单位招用国家规定须持证上岗的技术工种人员,应按照《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执行。职业介绍机构工作人员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制度。《规定》提出,“推荐需要培训的失业人员和特殊服务对象参加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培训。在服务场所公开发布当地岗位空缺信息、…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就业准入?所谓就业准入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并向社会发布。国家对实行就业准入有什么具体规定?职业介绍机构要在显著位置公告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范围;各地印制的求职登记表中要有登记职业资格证书的栏目;用人单位招聘广告栏中也应有相应职业资格要求。职业介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国家规定实…  相似文献   

19.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有什么作用?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有哪几…  相似文献   

20.
1993年中共十四界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劳动法》,确立了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指出: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所以.依据我国劳动法,我们实行的是国家职业资格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